中國的酒文化,絕對不是把同桌灌醉,尤其是對女生

“一切都在這杯酒中。”

這就是酒文化,不僅體現在酒桌之上,而且還高度濃縮了一部中華文明史。酒文化,也是國粹,是一種另類的國粹。幾千年來,滲透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如影相隨伴著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不可阻擋。

《周禮》、《禮記》等古籍都有詳細規定飲酒的禮儀,古語云:酒以禮成,不繼以淫。而現如今的飲酒文化貌似變成了把同桌灌醉為目的的盲流拼酒……

中國的酒文化,絕對不是把同桌灌醉,尤其是對女生

在咱們這個神奇的國度,人們家裡有點事兒不找其他理由,而是找你“喝酒”。由此衍生出結婚酒、滿月酒,週歲酒,祝壽酒,喪葬酒,喬遷酒,謝師酒,接風酒,送行酒、開業酒等等等等。

俗話說,無酒不成席,沒有酒的飯局,即便是山珍海味也只能叫吃飯,拿我個人舉例,不喝酒的情況下,平均一頓飯5分鐘吃完,如果喝酒再遇上2-3個能喝能侃的主兒,造上一天也不無可能。

假如你不喝酒,可以想象的是,在所有的飯局上,你就只能坐冷板凳。眼看他人推杯換盞、勾肩搭背、悄悄耳語。像是無話不談的朋友或是親密無間的兄弟。殊不知人家可能還是第一次見面。這就是酒的魅力,酒的文化。它可以讓你在酒桌飯局上談定百萬生意,也可以讓你在茫茫人海中結識人生伴侶,更可以讓你墮落萬丈紅塵,從此紙醉金迷。這都是你的選擇!

中國的酒文化,絕對不是把同桌灌醉,尤其是對女生

然而,許多人根本不懂“酒”,古語云:酒以禮成,不繼以淫。大意是喝酒表達敬意完成禮儀就可以了,不能沒有節制放縱無度,好酒宜半醉人生宜半醒,重在把握這個度。

一次在上海和著名肝膽專家吳孟超教授吃飯,席間見他老人家酒興豪爽,遂膽切地問了一句:“您老平常勸誡大家不要飲酒,少飲酒,為何您自己卻在飲酒呢?”吳老聞之,哈哈大笑:“工作歸工作,生活歸生活,有的時候不必分得那麼清楚。”噢,恍然大悟,醍醐灌頂,原來奧妙在這裡。

喝酒應該是一種遠超口腹之慾的享樂,是人類擺脫溫飽問題後的精神追求,是太平盛世下的文化符號。是一種禮儀,一種氣氛。一種情趣,一種心境。一種灑脫的生活態度,一種初次相識化解尷尬的神奇飲品。而不應該是你把我灌醉,我把你灌醉,好勇鬥狠似的盲流拼酒。

中國的酒文化,絕對不是把同桌灌醉,尤其是對女生

2020年了,無論你是喝酒還是不喝酒,喜歡它的人永遠喜歡,厭惡它的人永遠厭惡,我只希望大家少一些偏見,多瞭解一些酒的歷史淵源。下次喝酒時明白自己為什麼喝酒,也許你會品出不一樣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