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輸入型恐慌下跌”,不防用長期眼光看待短期波動

現實生活最怕屋漏偏風連陰雨,投資市場最怕灰犀牛疊加黑天鵝。2020年初疫情爆發,如今新冠已在全球擴散,在此全球戰疫之際,OPEC與俄羅斯石油減產談判失敗,導致股市、石油大幅下跌。


繼上週五倫敦原油期貨大跌8.5%,至45.98美元/桶後,今早開盤後原油期貨繼續大跌,最低跌至31.02美元/桶。高盛預計,未來原油價格可能下跌至20美元/桶。全球股市也是一片哀嚎。


面對“輸入型恐慌下跌”,不防用長期眼光看待短期波動

數據來源於:新浪 截止日期:2020年3月7日

今日,受上週海外股市大跌影響,A股三大指數也出現大幅下跌,其中上證綜指跌幅達3.01%,跌破3000點報收2943.29,而深證成指和創業板分別下跌4.09%和4.55%,行業板塊全部下跌,投資者倍感恐慌。


讀懂危機,“危”中有“機”


然而,相對普通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專業機構和投資大咖對此次危機的解讀卻樂觀的多。

專業人士指出,A股受外圍市場影響“暴跌”的情況並不鮮見,而回頭看,多數成為好行業好企業買入的機遇。

摩根士丹利認為,經濟會在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開始“強勁”反彈。經濟學家分析,疫情對經濟帶來的影響是短期、外部衝擊,而不是經濟過熱導致的結構性問題。當前,隨著各國逆週期調節力度增加,以及國際貨幣和財政政策不斷出臺,這些措施將刺激經濟回暖。

不僅如此,摩根士丹利對中國股市十分樂觀。3月1日,摩根士丹利調高了中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的股市評級,其中對中國股市的評級從持有上升到增持,並且認為中國股市是全球避風港。

覆盤全球重要指數近一個月走勢來看,我國市場指數在全球行情中有一定優勢:


面對“輸入型恐慌下跌”,不防用長期眼光看待短期波動

數據來源於:Wind 截止日期:2020年3月9日


另外,巴菲特對於未來的預計也非常樂觀,他認為疫情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已經被誇大了,如果股市因此會調反而是非常好的買入時機。


從我國曆次危機來看,危時總會有機。比如,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卻使我國進行了國企改革和住房改革;面對“狼來了”的恐慌,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反而促進了經濟增長;中美貿易摩擦,卻使得金融汽車開放、知識產權保護、營商環境改善。


當前,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估值層面來看,A股都面臨著機遇:

政策上,全球貨幣寬鬆趨勢明確,美聯儲“預防式”降息,其他主要經濟體也都趨於寬鬆。同時國內貨幣、財政、產業政策將持續發力,短期降準預期較高。

估值上,目前上證綜指位於近十年中位數以下偏低位置,標普500處於85%的估值分位,估值較美股而言有明顯優勢。此外,A股在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有較大估值擴張空間。

由此來看,數次危難後必有機遇,那麼此次投資者的機遇在哪裡?


啟動“新基建”正當時


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新基建將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向。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也指出,將會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


任澤平認為,新基建主要包括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傳統基建以及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領域。


如果涉及到細分行業,應為5G 基建、工業互聯網、特高壓、 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七大領域。


任澤平認為,我國不僅要發展新基建,而且要在其他方面創新。


首先,要建設新地區,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只有60.6%,而發達國家有80%,因此我國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其次,要發展新的主題,放開市場準入標準。從今年的政策調整來看,我國在金融領域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進行了相關調整,未來其他領域也應會逐步開放。任澤平認為,未來在投資方式上也應進行創新推動PPP模式,並引入私人資本。

如此看來,我國可能不僅在新的產業上展開佈局,而且會擴大布局領域,引入更多活水。從中央政治局會議來看,國家正沿著這一方向前進。那麼,作為普通投資者,你該如何抓住機遇?


經濟新方向,投資多選擇


從經濟導向來看,未來多領域將會受益。那麼投資者有哪些方向可以選擇呢?

從上面的介紹不難看出,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的各領域都將受益。特別是5G,最近利好太多了!

  • 上週五,工信部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指出要發展基於5G的平臺經濟,帶動5G終端設備等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 三大電信運營商也表示,前兩月我國5G網絡建設80%如期推進,今年5G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目標不變。

在指數投資日益成為主流的當今,無論是看好哪個賽道,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交易的ETF都成為了投資者十分青睞的選擇。本舵主為各位朋友都整理好了:

5GETF(基金代碼:515050)今年以來漲幅23.71%,是市場上第一隻5GETF。

AI智能(基金代碼:515070)今年以來漲幅25.69%。

新汽車(基金代碼:515030)今年2月20日成立,已經吸引市場上眾多投資者關注。

面對恐慌性下跌,我們沒必要驚慌失措,不妨用更長期的眼光看待短期的波動。每一次涅槃,都會帶來新生。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