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书法临习完的纸张如何处理?

老鐘


答,练习书法少不了要浪费很多的纸,我在临习的过程中,把我临习过的纸里面挑一些比较好的留存下来,过一段时间把近期临习同样的帖进行对比,找出以前和现在的差距和不足,在进行完善思考再进行临习。提高自己的临习水准,尽量的和原帖做的一样。

学习书法临帖是非常费纸的,有一段时间我练习大字的时候,每天基本上都是一刀纸。写过的纸一大堆一大堆一大捆一大捆的卖废品。

所以学习书法要深入的去思考,因为学习书法最终是一种理念的改变,我们多思考了下笔才会到位,这样我们也是可以省去很多的纸。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练完小字练大字。废纸多了也能送到废品收购站去了。




书法镜子老宋


练习书法,个别人,一般的情况下,练习的纸,都自己存着,保管着,等待书法练好成熟那时刻,在拿出来,看看自己当初开始写的是什么样字的,可以做比较了。

就拿我来说吧,我一个事多的人,有时无聊,就拿出笔来练练,还不短的练习毛笔,但是,我没有老师指导和指导,就凭字帖练习,到现在也没成就,也写不好,也学不会,别看我无事的练习,练习的时间可是不短了,就是没进步,我可是服我自己了,没办法,练习的毛笔字纸也不少了,开始还留着这些练习了毛笔字的纸,可是练来练去没进步,就扔掉了。

看我写的字东倒西歪的,没有力度没有味道,没有一点样子,我写的毛笔字拿出来亮相,那可是丑到家里,

没不过事的,我没有文化,有不是知识分子,不值得被别人笑话,呵呵,献丑了,谢谢,


石雕齐哥


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吧:

我开始学书法时大概是小学三年级。作为80后的少年,家又在乡下,那时候家里穷,父母又没念过什么书大字不识几个,偶然的情况下在家里发现几本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医书,觉得上面的字挺有意思(都是繁体字),于是就开始临摹。那会儿家里还没有毛笔,只有软笔,也沒有专门的纸张,所以就用学校发的作业本和钢笔用的墨水用来书写临摹。虽然父母那一辈人因时代变迁经历过“粮食关”、“文革”等,但一直很重视读书,不允许我们这些晚辈不爱惜书本知识,哪怕是已经写过了字的纸张也不允许随地丢弃,所以只能收集起来存放着。后面我自己又用压岁钱买了毛笔墨汁又去古玩书画市场买了几本印刷的字帖。九几年时“供销社”卖的毛笔一元钱一支,墨汁一元五毛钱一瓶,和现在的物价沒法比,那时候对于自己买学习用品父母也是大力支持。最开始摹临的是家里的医书,后面摹临颜真卿的楷书,后面又摹临柳体、隶书、魏碑、行书、草书,一直持续到考上大学。家里面堆了一大堆摩临书法的纸张,每次翻看都会看到一种进步,从最开始的稚嫩到成熟成形演变成自己的风格,这是一种坚持和成长的过程。每看一次都有一种感慨,这就是自己的成长经历。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经历都不同,想法也不同,希望我的经历对大家有用!


评说古今


五年之前我还有着存稿的习惯,不是为了囤书升值,就是留个印记,留个念想,记录自己的书学经历。过个一年两年的时间,拿出来看,与现在的习作对比,可以“明得失”,也可以“找信心”、“鼓干劲”。

现在手机相机都有了,拍照记录更方便了,对一些重复的雷同的,或者自己都看不过去的习作手稿,我一般是直接粉碎,或者付之一炬。喜欢书法的人,书写量是很大的,一个月一盒笔,一千张纸,随便写写也就这个量,不及时处理,房子不够大,没地方搁置。而对大部分的习作手稿,仍旧先拍照,然后打捆封存。留到老年时,还可以打开来看,我想到那时,一定会有一些稿纸能够唤醒年轻时的印记,这是一种精神财产。

书圏里有专门研究书法名人信札手稿的人,也有专门从事旧稿收购的投资家,因为谁也不能预料在这故纸堆里,将来会不会蹦出个传世珍品。书圣王羲之现存的书法经典遗迹之中,有不少就是当时随意的手稿,因此,从艺术流传的维度讲,有些旧手稿本身也是承载艺术能量的。不管自己将来是否出名,既然喜欢这东西,我个人建议,有条件的书友,尽量不是把它保存起来。

闲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抱庸詩書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练书法的人都会有这个问题,家里墙角常年堆着厚厚的临习过的废宣纸,有人付之一炬,有人论斤售卖,有人永久收藏。

中央电视台有一次介绍一位福建书法家,名字我不记得了,只记得他把自己三十年写过字的废旧宣纸全部整理好,一摞一摞就像是农民的麦草垛一样,他说可能有十几万张。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作学习体会,给大家提供几个处理办法,您不妨一试。

1、在临习完的宣纸中选择最佳作品上墙悬挂,自我欣赏一段时间

虽然是临习,自然也是用了心思的,其中不乏精品,不妨把这些精品上墙悬挂,自己每天看上一会儿,看着看着,你就会发现问题,要么会发现笔误,要么发现单个字结体不合理,要么觉得整体作品没有深度、做作、甚至很难看。

有一次我创作了一幅草书作品,内容是毛主席《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自己觉得相当满意,挂上墙欣赏了一两天,终于发现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上写成了下。大吃一惊,赶紧取下来扔到一边去了。

这一点启功先生有过转门论述,也是他的经验之谈。几年前我给一位朋友送过一幅作品《教师节有感》,当时装裱完了以后感觉很大气,都有点舍不得给了。可是后来去他家做客,经常看到挂在客厅的那副作品,见一次,就觉得丑一点,越看越丑,甚至想让他取下来了,回想起来,当时他决定把作品挂上他家客厅墙其实是给了我多大的面子呢。

2、二次使用,甚至多次使用。

用过的宣纸并不是不能再用。对于已经有一定初步创作能力的人来说,很难把作品创作一次就满意完成,往往要折腾几遍甚至十几遍,许多大书画家也概莫如此,据说范曾先生当年就因此还被人诟病“流水线作业”,其实这就叫“佳作偶成”。

我们为了减少浪费,可以在用过的宣纸上先试创作一两遍,找找感觉,安排一下章法布局。尤其是草书,在用过的宣纸上可以不受约束,汪洋恣意,甚是痛快。而且,草书试创作会提前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字数限制、字眼设置选择、天高地宽、某些不常用汉字草书写法考证等等等等。

3、功效不错的厨房吸油纸

大家都知道宣纸吸水、吸墨能力很强,其实宣纸吸油能力更强,多次使用过后的宣纸完全可以在厨房擦拭油污,又干净好用,还不会掉墨色,您不妨一试。

限于篇幅,就介绍这么三点用途,供各位书法爱好者参考。我在这里必须声明一下,家里有矿的人其实就没有必要这样去做,谁还不愿意在白纸上面写黑字呢?随文附上我的几幅书法作品,还请大家品评一二,永书我先行谢过。


永书101


临习书法,可以说是非常费纸的,练习书法的花费成本之一,另外就是墨水和字帖,对于喜欢练字的人来说,自己的字写完一张字,就特别有成就感。对于临习完的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挂起来,或者贴到墙上,当然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因为每写一张,总感觉不好,如果立马扔掉,又感觉到特别遗憾,舍不得扔,写完的字就像自己身上掉下来的孩子,挂起来有好多好处,和现在写的不断对比,然后有利于以后提升

1.可以自己欣赏,自己好不容易写出的作品,挂在哪里,满足自己的小虚荣。2.可以和以后写的对比,发现自己的问题,有助于后面自己的提升,有利于提升书写者的信心。

二、放地上,全部一堆堆在一起,这种人也很多,就是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写,实战偏多一点,注重操作,一般比较踏实,临帖的比较认真,一张一张摆放整齐,然后积攒好多好多,我开始就积攒了好多,好几捆,最后没地方放了,然后卖掉了。

总之学习书法的人,自己写的作品一般不会随便乱扔,都会积累起来,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去卖的,因为这都是心血,都是自己点灯熬油积累出来的,临完的纸放在哪里也算是有个心理安慰。


姚若兮


我就丢一些留一些看似入眼的







贾平2


把写过的字留下来,挺有意义的,钢笔字如果写在笔记本上,可以直接把写满的笔记本手藏起来,我现在还留着27年前左右的字,如果是毛笔练习纸,写的有点感觉的字,可以留下来,如果感觉一般,就可以先写小字,然后再写大字。











元生之哲


堆积一起久久回头翻阅一下,以便总结提高,到最后应该是卖废品吧?[呲牙][呲牙][呲牙]应该是值个几毛钱的,还有什么更好的用处?我小孩写字那个差呀,要他们练字又不练,天天打游戏,硬叫他们练就在旁边不断打扰我,所以,存住估计也难以传承[呲牙][呲牙][呲牙]



王克兵49517


你对书法临习完细纸如何处理?

说实在的练书法挺费纸的,如果全部保存好很占空间,写了就扔又有不忍心认真的杰作,这几年我是这样做的:

1:每天练习完的纸别急到丢弃,整理好放到一边,练习完后对帖做个总结,挑出自己认为满意的出来挂墙上再琢磨对比一番,重新对帖练习,养成温故而知新。

2:一周或一个月整理可以反面重复利用完再丢弃腾出空间,做到节俭。

3:重复以上2点作法,然后把觉得自己最满意的保存起,拍照给书友交流方法、或老师指点迷津。因为每一个阶段的练习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以作交流用。

4:如果有多余空间可保存起来一起卖废纸处理掉,换钱卖瓶墨水也好。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