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認知天性》的編碼與檢索,提升認知度與學習力的21條筆記

1.與反覆閱讀這種複習方法相比,回想事實、概念或事件會更有效。這種方法被稱為檢索式練習。

瞭解《認知天性》的編碼與檢索,提升認知度與學習力的21條筆記

2.細化就是理解新知識的過程,細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語言把新知識表達出來,把它和已知聯繫起來。越是能把新知識和已知關聯起來,越是能詮釋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識。

3.從新知識中提取關鍵概念,並把這些概念組織成一個心智模型,同時把這種模型和已知聯繫起來。能做到這些,就能更好地掌握複雜的知識。心智模型是外部現實在心理上的一種表現。

4.當事關重大時,當抽象的事務被形象化時,當事情和個人息息相關時,你就會把學到的東西記得更牢。

5.在初次閱讀過後,隔一段時間再閱讀是有意義的;但是連續多次閱讀只是空耗時間,好處少得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浪費了時間,錯過了耗時更少且更有效的方法。

6.我們不把考試看作衡量學習成果的標尺,而是把它看成從記憶中檢索學問的一種練習,並非“考試”,我們就可以為自己創造另外一種可能:把考試當成一種學習工具。

7.今天我們從實證研究中得知,練習檢索可以將知識學得更紮實,效果要遠好於重複接觸最初的資料。這就是測驗效應,也被稱作檢索——練習效應。

8.2010年,《紐約時報》報道過一項科學研究:讓學生閱讀課本里的一段文字,然後選一部分人進行考試,讓他們回憶閱讀過的內容。一週之後再考察他們的記憶情況,結果發現接受考試的學生比沒接受考試的學生多記住了50%的信息。

9.多次檢索練習的效果一般都要好於只檢索一次,尤其是有間隔地進行測驗。後來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10.只有當頭腦被迫工作時,才會將所學的東西記得更牢靠。在檢索所學時付出的努力越大——只要真正做到了這一點——檢索就會越好地強化你的所學。

瞭解《認知天性》的編碼與檢索,提升認知度與學習力的21條筆記

11.只需在一堂課上加入一次測驗(檢索練習),就能極大地改善學生期末考試的分數。而且,課堂測驗進行得越頻繁,收效就越大。

12.只有當練習被分散安排在有間隔的培訓裡的時候,才更為有效。集中練習可以快速收效,這一點往往表現得很明顯,但隨後而至的快速遺忘卻不被人們注意。有間隔的練習,穿插安排其他的學習內容,加上多樣化的練習,會讓你把學到的東西掌握得更牢固,記憶得更長久,而且更為實用。

13.與集中練習相比,穿插練習與多樣化練習的一個顯著優點是,它們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學習如何評估背景,以及辨識問題間的差異,從一系列可選的答案中選擇並應用正確的解決方案。

14.大腦鞏固新知識的方式和寫文章的過程非常相似。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初稿會非常乾癟、不嚴密。你在下筆的時候才明白自己想表達什麼。幾次修改過後,文章有了些起色,無關的觀點也被刪除了。先不管這篇半成品,讓它發酵一下。等你一兩天後重新拿起這篇文章的時候,你想表達的東西在頭腦中更明確了。

15.你能把一個概念理解得非常通透,說明它在你的生活中有實際用途,或是它有重要的情感價值,而且它和你記憶中的其他知識建立了關聯。

16.所見所聞可以喚醒很多回憶,哪怕是許久不曾想起的陳年舊事。

17.檢索練習是強化所學的一種方法。心理學家發現,這種方法的難易程度和它的效果間存在著一種奇怪的反比關係。知識或技能越容易被檢索,就越不容易被記住。相反,你在檢索知識或技能上花費的努力越多,檢索練習就越能深化這種記憶。

瞭解《認知天性》的編碼與檢索,提升認知度與學習力的21條筆記

18.這種矛盾便是學習中“合意困難”概念的核心。檢索(或者說,實際上是重新學習)某件事物所耗費的努力越多,你學得就越紮實。換言之,關於一件事情你忘記的越多,重新學習就更為有效,能更好地形成永久性的知識。

19.針對法國六年級學生開展的研究獲得了廣泛認可。巴黎一所高等研究院受到啟發,開展了一次名為“錯誤節”的活動,旨在教導法國學齡兒童,犯錯是學習中有建設性意義的一部分,它並不代表失敗,而是代表努力。

20.愛迪生把失敗稱為靈感的源泉。據稱,他曾這樣說:“我沒有失敗。我只是發現了10 000種不適用的方法。”在他看來,在失敗面前堅持不懈才是成功的關鍵。

21.學習的過程至少可以分成三步:最開始是對短期工作記憶中信息的編碼。這時信息還沒有被鞏固成長期記憶中堅實的知識表徵。鞏固會辨識並穩定記憶線索,賦予其含義,把它們與過去的經驗以及長期記憶中已經存儲下來的其他知識聯繫起來。檢索會更新所學的東西,並讓你做到學以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