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内陆港建设系列报道:让家门口变为’出海口’

淄博内陆港建设系列报道:让家门口变为’出海口’

淄博内陆港建设系列报道:让家门口变为’出海口’

3月2日上午,淄博内陆港首趟“淄博至黄岛”五定班列满载货值1100万美元货物从淄博保税物流园区鸣笛开行。

3月2日,齐峰新材发往德国的两个集装箱出口表层纸,搭载淄博内陆港开通后的首趟“淄博至黄岛”五定班列,四个小时后抵达黄岛港。

“以往采用汽车运输,通常需要8个小时或者更多。”齐峰新材外运部负责人刘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在淄博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已经先期完成所有的通关手续,到达黄岛港后,只需登记核对就可直接通关。“黄岛港货物吞吐量巨大,以往在等待船期的同时,还要等候通关,港口货物堆放、装卸都需要额外付费。如今在家门口就实现快速出关,无忧通行的感觉太好了。”刘经理说。

“建设内陆港,是淄博人长久以来的一个梦,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淄博保税物流园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常金亭感慨万千。

早在2009年,淄博保税物流中心获批开建,2011年正式封关运营,并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2019年监管货值同比增长8.1%,一线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长63.3%。2011年,淄博市开行省内最早的淄博至黄海铁海联运班列。2018年成为山东省“齐鲁号”欧亚班列四个首发城市之一。

然而直到2020年3月2日,在市委、市政府改革开放赋能行动指引下,基于与山东港口集团的战略合作,淄博人渴慕已久的内陆港之梦才真正变成现实。

“真正将港口功能前移到淄博,在内陆港即可办完一切进出关手续,货物进了港就等于进了关,出港即是出关,这才是内陆港。”常金亭说。

便捷通关,降本增效,淄博内陆港3月2日一经启用,就吸引了业内很多外贸企业的特别关注。

鲁泰集团作为淄博市的老牌外贸企业,对内陆港的启用满怀期待。鲁泰集团进出口部负责人张兰表示,外向型经济一直是内陆城市的短板,淄博在这方面与港口城市比,有着先天的不足,内陆港在实际上弥补了这一短板,期间带来的物流成本的降低和通关效率的提升将为进出口企业发展增加新动能。

大桓九公司负责人张琛告诉记者,以往公司主要依靠单纯陆路运输,增加铁路运输的备选项后,出口企业多了运输渠道选择的空间。与此同时,海铁联运较海陆联运更具成本优势,降低了企业成本负担,将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金晶集团淄博地区生产基地以玻璃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作为“大进大出”的行业,产品运输和原燃料运输费用成为企业一个重要的成本。2019年金晶集团淄博地区仅出口运费就高达1275万元。

“集团位于淄博高新区,拥有铁路专运线,淄博内陆港的启用,无疑对公司原燃料和产品从青岛港的运输从汽运改为铁运、为降低运输成本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金晶科技铁路专运线是充分利用淄博内陆港的一个绝好条件,金晶愿意利用自己的铁路专运线为周边企业提供服务。”金晶集团负责人表示。

淄博保税物流园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内陆港启用后,通过内陆港通关的淄博市外贸企业物流成本保守估计可减少10%以上,还不包括运行效率提升和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后的潜在效益。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唐绍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陆港的设立对本区域进出口企业的最大益处是节省交易成本。所有进出口贸易都在本区完成,企业的效率提升了,在进出口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提下,微小的交易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都会对企业产生显著深远的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交汇处,G20青银高速、G205国道、淄东铁路、胶济铁路等公路铁路经过,处于港口腹地经济带的最佳区域内,同时进口以原油、铁矿石、铝矿砂、棉花为主,出口主要为塑料制品、服装、生物制品的资源型经济结构也决定了国际海铁联运的巨大需求。淄博与山东港口集团的牵手,除了圆了淄博人长久以来的“内陆港”之梦外,也必将碰撞出更多耀眼的火花。

地处内陆,远离江海,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实现与大海无缝对接,淄博的开放梦想,向海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