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硬核“逆行員工”:51歲騎行70分鐘跨江上班


2月4日早上7點,51歲的甘良猛戴著口罩、騎著自行車出門了。空曠的武漢街頭,奮力騎行的他顯得形單影隻。

老甘家在武昌區洪山廣場附近,而單位在漢陽區,中間隔著長江大橋,上下班往返需要約2.5小時。

武漢“封城”後,一切似乎都停擺了。但武漢大型商超,如家樂福、武商、中商等仍然堅持每天開門營業,為市民帶來基本生活保障。

零售人衝上了保障民生的一線。正如網友所說:“誰能想到,有一天,平時最不起眼的超市人、外賣員,如今卻在黑暗中散發微光,驅散城市的陰霾。”

而甘良猛正是其中的一員。

家樂福硬核“逆行員工”:51歲騎行70分鐘跨江上班

孩子勸他休息 他反過來給孩子做工作

甘良猛是一名老零售人,1999年加入家樂福,如今是武漢家樂福鍾家村店蔬果區的負責人。

疫情發生以來,確診病例每日遞增,而且根據報道,老人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危險性也更大。加上甘良猛在家樂福工作,每天都要接觸大量人群,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因此,武漢“封城”後,甘良猛的兩個孩子多次勸說他申請休息;店長也表示,如果員工身體不舒服,可以回家休息,好好調養身體。

但甘良猛依然報了值班。

他還反過來給孩子做思想工作:“我們堅持在崗位上正常營業,消費者就不會恐慌。此刻保障民生物資的充足供應,就是對社會穩定、抗擊疫情的最大貢獻。”

家樂福硬核“逆行員工”:51歲騎行70分鐘跨江上班

“封城”第四天,家樂福得到了政府給予每家門店一輛班車的支持,但只能同區行駛。甘良猛屬於跨區上班,雖然店長和同事也會順路捎人,但一東一西,終究不方便,他想把資源讓給其他人。

於是,倔強的老甘找出了很久沒騎的自行車,開始每天2.5小時的騎行往返路。

家樂福硬核“逆行員工”:51歲騎行70分鐘跨江上班

我們也害怕 但責任告訴我不能退縮

這不是甘良猛第一次迎戰疫情。2003年那場非典,甘良猛也堅守在超市一線。“那時通訊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對於疫情的感受不是很直接,就記得思想上要藐視、行為上要重視。”

時隔17年,再次被疫情圍困,自己所處的武漢還是發源地,甘良猛說,這次的感覺明顯不同。

“說不怕是假的,但責任告訴我不能退縮。”

家樂福硬核“逆行員工”:51歲騎行70分鐘跨江上班

每天到店後,甘良猛先測體溫、洗手消毒,然後換上工裝、戴好口罩,接著就開始對所負責的蔬果區域及購物車、筐進行消毒,上架、清理、銷售、補貨,幹勁十足。

由於交通管制,門店營業時間調整為早10點到晚5點。雖然工作時間縮短、客流量減少,但客單量上去了,工作強度並不比以前小。

家樂福硬核“逆行員工”:51歲騎行70分鐘跨江上班

甘良猛說,儘管每天都很忙碌,但自己常常被感動。

比如說,疫情發生後,家樂福第一時間成立“家樂福病毒防護小組”,保障員工的安全,保障供應、穩定物價,力保消費者正常生活。

家樂福硬核“逆行員工”:51歲騎行70分鐘跨江上班

在武漢口罩稀缺的情況下,家樂福緊急協調口罩保障一線員工,員工每隔4小時就可以領取一個新口罩。另外,顧客進店時必須進行額溫檢測,這些都讓甘良猛倍感安心。

家樂福還專門成立了後勤小組,每天提供葷素搭配的飯菜、熱騰騰的水餃等。甘良猛說,吃飯時,大家都會自覺在座位之間空出一人的距離,利人利己。

另外,交通管制後,大家擔心後面會斷貨,一致決定把留給員工餐的蔬果都拿出來售賣,先保障消費者。沒想到初四,一大批蔬菜準時到達門店。“我們採購同事也非常給力。”

家樂福硬核“逆行員工”:51歲騎行70分鐘跨江上班

如今,甘良猛每天會準備三套衣服,一套工裝上班用,一套下班後路上穿,還有一套進家門前換上。進家門前,他也會對自己消毒。“幹好工作之外,也要對家人負責嘛。”

老甘說,自己喜歡看櫻花,期待疫情退散,大家能摘下口罩,共賞櫻花爛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