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專職的農夫嗎?在家務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心閱讀


『農產品長時期處於低價位,農業相對來說還是沒有什麼效益的行業,所以絕大部分農民都選擇了外出務工謀生,家裡基本上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一些人已經將土地流轉出去,一些由老人來耕種,年輕勞動力只在農忙時節回老家幫幫忙。是否農村還有完全以務農為主業而沒有外出的年輕人呢?』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可以獲取頭條號原生態鄉村的更多優質內容!」



這種專職的農夫應該還是有的,如果農民也界定一個男60歲退休、女55歲退休的概念的話,探討這個專職農夫應該是指上述年齡段以下的年輕人才有意義,畢竟對於農村來說,老人一般都在家並承擔了主要的農事活動!

我瞭解了一下目前農村的情況,年輕的農夫仍然有部分是在農村專職務農的。這主要是以下幾種情況:

家有老人需要贍養不便出門的。有時家裡有老人行動不便已經要兒子精心護理的,就只得留在老家務農,有的還乾脆承包一些其他人不願意種的田,變成了種田大戶。

有超過一定年紀又沒有能夠成家的。這樣的男人情況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加之在心理上難免也會有些問題,比如自信心。所以他們沒有信心到外面闖,又或者外出也沒有適合自己的活。他們一般就會選擇窩在家裡種幾畝地,就這樣平平淡淡地把日子過下去。

有相當農業種養經驗,能夠在農業搞到效益的。一般這樣的農民頭腦活泛,並不僅僅只種幾畝地而已,有的還承包了魚塘,建立了豬場、養雞場、養牛場或養羊場等,有的還在農業的基礎上搞起了休閒農業,他們將農業的產業佈局的很好,也就能實實在在創造效益,能在農村專職務農發家致富!

有被當地農業企業常年聘請的。目前隨著土地流轉加快,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農業公司,需要僱用勞動力來從事農業生產或機械操作,而就近的農民具有相當經驗,當然是不二人選,所以就會有一些人成為了當地農業企業的專職農夫!



不論哪種形式的專職農夫,他們能夠慢節奏安逸地守在家裡,同時做到贍養老人,撫養孩子,陪伴親人,共享天倫之樂,這種連詩人都讚美的田園生活是任何金錢都買不到的!

我有個堂叔,應該是這種專職農夫,他從來沒有出去掙過錢,只種了六畝雙季水稻和幾塊菜土,家裡喂些雞鴨,農忙季節看他累得可憐!但是除了像“雙搶”這樣特殊的時段,平時的他也總是在村裡晃盪著,和別人打打麻將,有時坐在家裡吹吹嗩吶,拉拉二胡,沒看見他發過什麼愁,不緊不慢地過著他的日子!



人生苦短,歲月如梭,有時如果能夠不為金錢或生活所累,即使務農在體力上會辛苦,但能夠獲得一個健康的體魄和愉悅的心情,也必將是人生幸事!


原生態鄉村


我親身體驗過的農夫生活,就是到了農忙季節會定期的出去給那些忙不過來的人家打工幫忙,賺些養家餬口的費用。在我小的時候,還有專門從事這項工作的這個農民,到了農忙時節,他就會結隊一起的出去找活幹。也都是乾的辛苦活,十分的勞累。這些農活不只是那些莊稼,還有一些木匠、泥瓦匠等等。如今天看來,這簡直就是一群匠人,他們憑手藝吃飯,只是活躍在農村這樣的一個舞臺裡,沒有被更多的人關注。

如今的農村已經遠遠好於從前,就拿我們北方(山東)這裡的農村來講,以前的時候我們這裡是種小麥玉米居多,一到了秋收、過麥(mei)時節,家家戶戶都忙得不行。那時候機械化還遠,沒有那麼發達。往往秋收、過麥,這兩個時節都要佔用一個月的時間。而如今全部都是機械化,有專門兒開收割機,播種機,耕地機有這樣一群人。一到了秋收、過麥(mei)這兩個時節,他們都會出來打工。通過機器機械化的手段,很短的時間就會收割完畢,大大的節省了勞工,而這樣一群人也就是新時代的“農夫”吧。

如今隨著技術的發展,在我們當地對於種植傳統糧食麵積越來越少。更多的人開始種植溫室蔬菜,就是那種反季節蔬菜。溫室大棚在冬天種植西葫蘆,基本上一個家庭,就可以種植一個100米左右的大棚。一年的經濟作物收入遠高於糧食收入,現在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蔬菜種植。但畢竟這是一個有技術門檻的行業。雖然也算是農民,也算是在家務農,但是每天都要在大棚裡,悉心照顧蔬菜,要定期的施肥打藥,看著他們一天天的生長。等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還要定期的採摘也非常的勞累。

久而久之這樣種植蔬菜的農民越來越多,也形成了當地的蔬菜市場,家家戶戶都會在凌晨很早就把自己採摘的蔬菜賣到市場裡。但畢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西葫蘆結果的時候每天都會有收入。與種植莊稼糧食作物來講,收入相對高一些,對於整個家庭的開銷也是主要的收入來源。

如今再家務農,農民收入生活也高一些,很多的農民在農閒的時候都會去學駕照,然後也開始買車,然後整個農村的生活面貌也在逐漸的發生改變。比起很多外出務工打工的一些農民工來講,在家種植蔬菜,雖然勞累一些,但畢竟收入穩定。作為農民來講,如果在農村的生活,那隻能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吃的苦多,耕種的土地多,然後自己的農民的一家日子才會越來越幸福。


養蜂能手


現在還有專職農夫嗎?有!

在家務農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辛苦又自由,收入不穩定!


我老家斜對面的鄰居是一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夫婦,他們夫妻就是在我們村子和附近相鄰的幾個村子包了六百畝的田地,專職在家種地。


他們家裡有犁地播種機,收割機,每到收種莊稼的時候,我都能看到他們夫妻是開著農機日夜不停,兩人互相倒班的搶收搶種。

去年收玉米的時候我回老家,那段時間經常看到凌晨一兩點的時候,他們夫妻還在忙著打玉米,機器的轟鳴聲吵的人無法休息。


雖然現在有農機他們種地省力不少,但是他們還是要高價請人幫忙,卻請不到幾個人,畢竟農忙的時候真的是花錢也難請的到人。

所以那個把月他們夫妻是累的又黑又瘦,十分辛苦。


雖然農忙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但是平時除草防蟲害打農藥也都是辛苦的活計。


而他們一年到頭忙下來,除去了每畝五百塊錢租金、工人工資和種子化肥等那些東西,如果風調雨順的話,一年一畝地他們也就是賺個三百塊錢左右,一年就是二十萬左右。如果遇到去年的大雨淹田地的情況,那他們就是半季度白忙活了。


所以當農民真不容易,當一個專職農夫更是不容易。如果你親自體驗一下,你絕對終身難忘。



貧農希蒂


感謝豫東小農的提問,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問題,大家好我是椒鄉帽子哥。

作者在這裡說到現在有職業的農夫嗎?我可以明確的回答:有!因為我就是一個專職的農夫。本人自2013年12月份退伍以來,因為學問不高,工作又不好找。就去了工地幹了兩三年,在2016年的時候和父親大人經過一番談話,決定在家以種地為職業,很快我和父親的思想達到一致!

在2016年11月份的時候在我們當地的大力支持,在我們當地政府的指導下,我父親成立了我們自己的合作社:柘城縣康柘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土地流轉了1000餘畝!



主要種植農作物有:西瓜.辣椒.小麥等農作物!其中我合作社辣椒分別在17年和18年連續兩年獲得了全縣辣椒種植大戶的第一名!種植的西瓜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等一些大城市!並先後帶領附近300餘名群眾在我合作社參加勞動,並得到我們當地政府的高度支持!




經過這兩年的種地心得總結,自己感覺種地沒有什麼丟人之處!反而讓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以上不足之處望大家多多指教!喜歡椒鄉帽子哥的可以關注我一下,謝謝!🙏


椒鄉豫弟


現在還有專職的農夫嗎?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首先我就是農村的,我姨夫他就是專職的農夫,他沒有出去打工常年就在家裡種田種地,早年我們的田地都是他給我們種的,只是現在年齡大了種的田地沒有以前那麼多了。

每次回去我問他種了一輩子的田地感想是什麼?他說有什麼感想哦,就是為了吃飯,為了生活。

種田地是很累的,春節一過完就要去弄田育秧苗,那段時間是很冷的,秧苗弄完又要弄玉米苗,玉米弄了又要種紅薯,反正一年到頭乾的東西還是很多的,但是在家務農有個好處就是自由,不像在外面工廠,工人就像是機器一樣轉動著,必須要按規定和標準來做事,很多在家裡務農習慣了的人出來外面工廠裡上班的話很多都是受不了的。

他們還是喜歡在家裡,像現在什麼都在用機器了,農民的活減輕了很多,農活做完後每天都大家都要在一起打下麻將呀,鬥小地主什麼的。

總體來說在家裡務農要找到一定的門路,這樣收入才比較理想,比外面打工都強,當然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是連家裡週轉都困難了,親戚辦事連一個紅包都給不 了的話,是很容易遭人看不起的。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多提意見


90後小李


我現在在家務農已經有三年了,說實在的在家務農肯定比出去外面務工的辛苦,農民的生活是不按作息時間的,種地基本還是趕時令的。

種少划不來,種多了又怕天公不作美,有時為了趕時令栽種,很多時候都是早出晚歸,但作為農民的日子自由,如果能在家賺到和出去打工一樣,辛苦一點也算不了什麼,但有時眼看自己種的東西快要成熟時,一場冰雹一場暴雨把莊稼全部颳倒。



到頭一年辛辛苦苦最後都泡湯了,所有做農民也辛苦,但出去打工我也曾經到廣東去過,在流水線上,哪些線長像老闆的看家狗一樣,沒完沒了,正是因為活在別人的嘴中,我一氣之下辭工回家種田了。

在家如果只種田和種植也收入不了多少錢,現在我在家又養豬又雞,這裡收入一點,哪裡賺一點,一年下來養雞能賺一兩萬,豬也能賣幾十頭,還能帶孩子差不多也能賺七八萬,辛苦是辛苦了,八月十五晚上小豬生仔,你們在吃月餅了我還在菜地打手電打豬草餵豬。



但這份辛苦值得,看到自己辛苦把豬、雞餵養了賣出去,花花綠綠的人民幣和到手說多高興有多高興,孩子還小,父母也老,他們生點小毛病我還能開車送他們去打針。

一家人在家,辛苦了沒有什麼,總不能都出去打工留下空房,賺錢雖然少但幸福。


說事鄉村


所謂專職農夫,我的理解就是一直從事農業種植,沒有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這樣的人在農村有很多,我父親就是其中之一。



父親年輕的時候,其實有過兩次短暫的外出務工經歷,一次在工地上幹了不到半個月,結果從腳手架上摔下來,腰摔傷了,回家養了很久才恢復過來。另一次是經人介紹去工廠上班,但也沒能堅持多久,領了一個月工資就回到家裡。

從此父親絕了外出打工的心思,專心在家務農。由於我們是山區耕種的土地不多,種植水稻只能夠自家吃,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出來賣錢。所以父親就想點子種植一點蔬菜。曾經種過西紅柿,但是卻因為當年西紅柿市場波動較大,價格賣不上去,也無人收購,後來整筐整筐的倒掉,那年賠了好幾千塊錢。



接著開始種植四季豆。雖然銷路是有的,但是也沒有掙到多少錢,因為四季度的病蟲害是很多的。一開始種植沒有經驗,虧了很多,到後來兩年才逐漸摸清了規律,才慢慢好轉。

除了種植蔬菜以外,父親在農閒之餘開始開墾荒山,種植桑樹和茶葉。我們家有一片自留山,距離我家有一個小時的路程。父親每天早上天麻麻亮的時候起床,匆匆吃幾口早飯,然後帶上乾糧,扛著鋤頭,拎著斧頭上山開荒。等到日落西沉的時候才回來。



如果有個開荒經歷的人應該知道開荒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首先要將山上的大樹砍倒的樹根挖起。再將各種低矮的灌木全部清理乾淨。緊接著開始將山中的碎石樹根挖出來,挑到一邊堆放。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開始開墾土地。開墾至少要開兩次以上。由於是坡地,還需要修壩,防止水土流失。

地開好之後,開始種植桑樹和茶樹。桑樹一般1~2年就可以短暫的開採。茶樹開展時間稍微長一些,至少要4年左右才能正式的開園採摘。附近開墾那片荒山,足足花了10年的時間,才初見成效。



現在那邊山上長滿了桑樹和茶樹,每年養蠶和採茶的收入,供我們兄妹兩人讀書上學,加上家裡的各種生活開銷以及人情往來。我曾經很傻的問父親開荒不累嗎?父親說,累,但是不開放又能怎麼辦呢?你們的學費怎麼來呢?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父親曾經驕傲的跟別人說,兩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的所有開支,都是我從地裡刨出來的,沒有借別人一分錢。

在我們村子當地,所有人對我父親的評價,幾乎都是:真會做(做是方言,意思是非常勤勞能幹,一般人承受不了)。



我父親就是這樣一個專職的農民,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起早貪黑。父親說除了種地,他什麼都不會。即使現在年紀大了,家裡生活條件也有所改善,但他仍然放不下鋤頭。每當我們勸她少做一點。他都搖搖頭,只要能動,能幹一點是一點,管個花銷。


山九


現在還有專職的農夫嗎?在家務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很榮幸你能看到我的回答,我認為現在當然還有專職的農民,在家務農有快樂、有喜悅、有辛酸、有淚水,比如我本人,就是一個專職的農民,對於農村生活,感受至深,也感觸多多。

有人說,一個純粹的農村人到了60歲以後,會更加的艱難。我看這話不假,我如今也是50出頭了,也真的感受到農村人的生活是越來越具體。

1、年輕時的農村生活

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我從小就在土地上風裡來雨裡去的耕耘著農活。那時候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都不完善,交通網絡沒有現在這樣發達,更談不上通訊設施了,能夠接觸到電視還是我20歲以後的事情了。

那時候我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帶著早餐6點就出門,走過一座橋,越過一條溝,翻過一道小山坡,來到3公里外的田地裡,或淋菜、或除草、或點玉米、或翻土。。。

一直到下午3點左右才回家吃飯,飯後就在家清理一下與農活有關的傢伙什,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的農用物資。每天都是如此,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

記得那時候由於長期的肩挑背磨和缺衣少食,我從小肩上就有了厚厚的一道老繭,腰上磨出了兩個硬硬的肉疙瘩,手上佈滿了傷疤,腳上滿是凍瘡。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像我這樣,年輕時候對農村生活就有著如此強烈的體驗呢?

那時候的思想也很單純,頭腦裡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念想,彷彿做農活就是自己的天職,做不好農活就是愚蠢,就會被人恥笑。所以那時候我們的心思都是放在瞭如何做好莊稼上面,根本就沒有其它異樣的想法。


二、中年時候的農村生活

老實說,到了中年時候,感覺生活要好過了一些。雖然農活還是哪些農活,事情也還是哪些事情,但是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家裡有了更多的勞力;農村的基礎建設也比過去好了一些,泥石結的公路也多了起來,肩挑背磨的事情明顯少了很多。

我更多的是指揮孩子們幹活,教孩子們如何抓住節氣時令及時的播種,如何去收割和儲藏農作物產品,然後結合著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思考著如何增加經濟收入,來給孩子們娶媳婦成家立業。

不過中年人也有中年人的煩惱,比如家裡孩子多了,難免分配不均,引起兄弟之間不和睦;孩子成家立業了就要分家,多了一個媳婦的口舌,就會增加太多的爭吵和怨氣;作為全家的“掌門人”,我得處理好這些事情,不讓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影響到整個家庭的和睦團結,真的是很難喲,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呢!


三、現在的農村生活

現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農村生活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土地因為被徵收或者被荒蕪,農活已經沒有過去那樣多了;孩子的孩子們也會時常圍繞在爺爺奶奶身旁,要買這樣、要買那樣,有時候心裡感覺還是挺開心的!

不過不知道為何,雖然物質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吃穿住行”不再是困擾農村人生活的問題了,可是總是感覺在精神上、思想上沒有過去充實和幸福。

因為年齡在一天天增加,身體素質在一天天降低,身邊經常有親朋好友在離去,不知不覺間心裡就會冒出很多的感慨和擔憂。

一要擔憂孩子們是否都能盡孝;二要擔憂會不會成為孩子們的累贅;三要擔憂生大病時該不該打腫臉充胖子勉強去醫院接受治療等等,總之腦子裡就是沒有一刻的空閒。


綜上所述,作為一個專職的農村人,肯定是會經歷很多的艱辛和磨練,但是我認為,既然生活在了農村,那就只能正視現實,堅定生活的信心,苦多不怕,地多不愁,努力做好莊稼,耕耘好土地,才能讓生活越來越好,才能得到孩子們的尊重和愛戴!

大家說是這樣的嗎?你有什麼補充,歡迎寫在下面!最後也請各位條友為我這個老農民點個贊吧,老夫會記住各位的喲!


灑脫農人


農村務農的農民,有,是肯定有的。

當然,現在農村務農比著以前少了很多,而且基本上年紀都比較大了,專職種地的,更少,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也都是幹了一輩子農活的人,離不開土地了~

不過現在的農活跟以前是大不一樣了。

夏天傍晚,經常跟村裡的爺爺們坐一塊聽他們說說當年的事。聽他們說在以前,也沒多少作物,就是種植玉米、小麥、大豆和棉花,別的幾乎不種,家家戶戶忙活自己家的地。由於家裡窮,沒錢買什麼工具,就是鋤頭,鐮刀加鏟子。碰到小麥播種的季節,天不亮早早起床,乘著涼快猛幹,人工給地翻土,很是辛苦,慢慢有了牛車,後來才直接換成機器翻土,省了很大的功夫,但是糧食卻不如以前那麼珍貴了。也說不出發展了對他們好還是不好。

再後來,阿文就隨家人下過田地了,收玉米時,頂著大太陽在玉米地裡掰玉米,掰下來的曬乾,曬乾後打粒,玉米粒打下來再去曬玉米粒,最後才能收起來,那時候糧食珍貴,能換各種東西,所以曬玉米都得有人看著,不管天是熱還是涼,很辛苦。

到了現在,糧食便宜了,收益自然低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種地了,很多老人種了一輩子地,別的也不會,離不開土地了,只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

但是,有一部分年輕人,帶著自己學到的農業知識和經驗,又回到了農村,轉身一遍成了新型農民,他們規模化承包,帶動自己的鄉里鄉親重新走進了土地,種植新型品種,高產經濟作物,讓農村的農業之路越走越寬。

農業種植,很是辛苦,不管是不是新型農業還是舊農業,都要很大的付出,不少人因為種種原因血本未歸,做農業一定要吃的起苦,肯幹肯吃苦。


東籬園阿文


這個必須有!孃家哥哥高業畢業以後就留在了村子裡,務農至今。

三十多年來,他種莊稼、幹農活成了精,在不知不覺中就成為了村裡面的農業推廣技術員,村裡人買種子、施化肥、防止病蟲時有個疑難雜症的都愛找他諮詢,後來他開了一個農資服務店,方便村裡人購買,自己也多了一份收入。



我家兄妹四個,只有哥哥留在了村子裡。其他人都隨父親辦了農轉非,哥哥當年因為已超18歲無法辦理,只好一個人留了下來。後因為怯場高考失利,最終還是留在了村裡。為此,父母愧疚了好多年!

兩條進城之路被斬斷之後,哥哥死心塌地留在了村裡面結婚成家生孩子,成為了村裡邊高學歷農民。現在五十多歲的他在村子裡面可算是最年輕的農民,比他年輕的七零後、八零後以及他的兒子九零後們大都進城務工去了,留在村裡面的盡是些3869隊伍(婦女老人和兒童),哥哥一直以他的年輕和知識幫助和帶動著周圍農家人。



現在的哥哥,多次接受了縣裡面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有關知識培訓,還有各個農資廠家的專業培訓,種起地來,越來越專業,越來越遊刃有餘了。現在的哥哥,多次接受了縣裡面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有關知識培訓,還有各個農資廠家的專業培訓,種起地來,越來越專業,越來越遊刃有餘了。

今年開春,縣裡邊一個農業託管合作社找他合作,一起為我們村外出打工的農家人辦理土地託管業務,進行規模化種植,從推廣省農科院高新技術成果,使用農業機器人,以及在農資優惠供應和糧食收購高於市場價三個方面讓農家人增收得實惠。

可見,行行出狀元!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像哥哥這樣的新型職業農民、專業的農夫之路應該會越來越寬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