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並不只是“南瓜”這些異名俗名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長知識

南瓜的形狀千變萬化,長的短的圓的扁的粗糙的光滑的……不一而足,各地的異名俗名也非常多。

在植物學上,南瓜可以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定義。廣義的南瓜(Pumpkin)包括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西葫蘆(C. pepo)、筍瓜(C.maxima)及其栽培品種。在英文中,這幾種南瓜屬植物統稱為“pumpkin”,中文也可以非正式地稱為南瓜。但以植物學的標準,南瓜並不是誰都可以叫的。狹義的南瓜則指Cucurbita moschata這個物種。

南瓜於明代傳入我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得很清楚:“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有之矣。”囿於時代限制,李時珍並沒有將南瓜的老家回溯至美洲,但他能認識到南瓜是非常晚近才從南洋傳入我國東南沿海,再向北方擴散,實屬不易。

作為國內菜市場上的典型“南瓜”,它也被《中國植物誌》認定為我國唯一合法的“南瓜”物種。過去紅軍充飢的南瓜飯、如今的養生南瓜粥、烤著吃的南瓜餅,主要就用的這種南瓜。可能是國人太愛吃它們了,以至於這種南瓜在國外又多了一個“中國南瓜”(Chinese Pumpkin)的別名。

南瓜並不只是“南瓜”這些異名俗名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長知識

或許由於培育方法不同,加上水土各異,世界各地的南瓜也是各式各樣:有的南瓜長得像只小瓶子,底部寬,呈圓形,頂部卻不伸長。有的南瓜兩頭細短,中間膨大。有的南瓜下部膨大,向上漸漸變細。有一種產於中亞地區的南瓜,上部彎曲,表皮有顆粒狀物。還有的南瓜長得一點也不像瓜,而是如同一頂布帽子,且周邊有褶和溝;這種南瓜並不用來食用,而是作為一種裝飾品。

我們通常所吃的南瓜,其形態多為扁圓形,外皮為黃色或紅黃色,瓜肉多為紅色;另外,還有一種長條狀的南瓜,其底部稍粗,上部略細。以上兩種南瓜,在北京超市、菜場內均可見到。

南瓜並不只是“南瓜”這些異名俗名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長知識

然而在南瓜家族原產地北美洲以及後來的歐洲各國,人們心中標準的“南瓜”是另一種植物——Cucurbita pepo,直譯的話就是“瓠果南瓜”,瓠果是葫蘆科植物特有的果實結構。其果實看起來跟國內的南瓜差不多,也是顏色各異,形狀不同,口味也相近。不過在國內,這種南瓜被叫作西葫蘆。西葫蘆是南瓜屬植物的模式種,也就是說,當初確立南瓜屬的時候,是用西葫蘆作代表的。

南瓜並不只是“南瓜”這些異名俗名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長知識

除了西葫蘆,南瓜的“兄弟姐妹”還有不少,南瓜屬的植物總共有25種左右。

筍瓜,還被叫作印度南瓜,它也是南瓜屬中的一種,原產於印度,我國也有種植。筍瓜與我們常見的南瓜有所不同:它的瓜柄基部沒有膨大現象,或者即使有膨大,也不明顯。印度南瓜多呈橢圓形,外面無縱溝;它的葉片近全緣,邊緣有極細的齒;葉的上面無白斑;瓜形多為扁球形、壺形、葫蘆形、卵圓形或長圓形。印度南瓜也可作為蔬菜食用,北京人稱之為“攪瓜”“冬南瓜”“大瓜”。

南瓜並不只是“南瓜”這些異名俗名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長知識

筍瓜的學名是Cucurbita maxima Duch .ex Lam.。多數人乍聽之下,會覺得筍瓜這個名字非常陌生,但其實物在菜市場上絕不少見,市售“南瓜”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筍瓜。筍瓜在我國栽培悠久,導致舊版《中國植物誌》誤以為它“原產印度”,直到修訂後的Flora of China,才終於承認它起源於美洲。筍瓜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果實可以長到非常大。每年秋天,在各地舉行的種南瓜比賽中,那些幾百千克重的大南瓜,其實就是筍瓜。

南瓜並不只是“南瓜”這些異名俗名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長知識

其實,生活當中誰也不會對照著植物誌去買菜,分得太清楚於生活也並沒有多大意義。至於萬聖節雕刻南瓜燈所用的“南瓜”,多數都是西葫蘆和筍瓜,只有一小部分才是真正分類學意義上的南瓜。

千里迢迢從新大陸來到中國的南瓜,除了被開發成各種美食,還有藥用價值。南瓜是維生素的一個好來源,存在於南瓜的果實中,直觀體現在南瓜那黃澄澄的果皮上。

南瓜並不只是“南瓜”這些異名俗名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