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现在的晚辈越来越自私了,不懂得感恩。你们觉得呢?

海魂1966


这就跟教育有关了,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了,但是很多家长的教育水平缺倒退了,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信孝等,抛到九天之外,满脑子就是市侩的功名利,社会的勾引斗角,教孩子如何在社会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抛之脑后,因此孩子对待人事都以父母的教的思想去思考问题;还有就是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整个家庭中就像是最大的那个,想要什么父母长辈都会想尽办法去满足,没有人跟他争抢,慢慢的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不会分享,所有东西自己得到了会觉得这都是自己应得的,得不到的东西自己就会想办法要求去得到,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自己为什么会得到自己想要的,谁为自己过的刚好点付出了多少,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的喜欢也跟生活的氛围习惯有关。






影事最前线


同感,我也是这样感觉的。想想我小时候,什么好吃的,都会想着给父母留着,有活也会一起帮忙,父母去田里干活会主动给做饭,等着他们回来吃饭。现在我的孩子就是得去告诉他们干啥才会干,不会主动去帮忙,也不会想到减轻父母的负担。


笔名xingyun草


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众人满嘴仁义道德,可惜只靠道德约束不了人性。

为什么要养孩子,是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为什么孩子不想养老人,是因为老人没有了希望。

老人靠什么让儿女尽心尽力,最好是靠财富,那些手里有几套房的老人,子女相当孝顺,管他们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实意,总之,表演的很到位。

记得小时候看到年轻人结婚住进了新房子,老年人住进破房子,那种一半砖头一般泥土堆砌而成的房子,我就问一个人老人这是为什么,这不是孩子不孝吗?老人说都是这样的。这个答案令人难以接受,直到有一天一个大胡子老先生说有个人不给父母治病,结果父母没有钱治疗就死了,我就问大胡子老先生为什么子女不给父母掏钱,大胡子老先生说治病很花钱,治好了也没啥用,多活三五年而已,老人不能挣钱了,孩子就觉得老年人没有价值了。我说那父母为什么要养孩子,他说因为父母觉得孩子有用,能给家庭带来希望。

多么简单的答案,老人没有用了,孩子有希望,你说仅靠道德可行吗,道德多半是嘴上说的,有点键盘侠的意思,实质上却是看重利益。

不仅是80年代如此,今天也是一样,孩子住高楼,开汽车,老人们住老破小,就是老人住的旧房子,面积还小。老人吃的穿的赶不上孩子吃的穿的。

以前讲究多子多福,家大业大,现在为什么生育率不高,就是因为养孩子太累,积累不到财富,晚年孩子孝顺还好,万一不孝,真是无比凄凉。如今生产力提高了,温饱问题也解决了,理论上应该多子多福,事实上却没有,自己不想看着孩子苦,孩子也不想过穷日子,都想享受人生。

所以孩子孝不孝,不能怪孩子的,多少年来都是如此,其实还是靠自己,我们干出一番事业来,孩子自然就客客气气,如果我们自己穷困潦倒,孩子未必就孝,也许大呼小叫。

总之,一定要自己精彩,孩子才会欣赏你,尊敬你,孝顺你,否则,有可能嫌弃你的。



一日荷花开TT


我感觉你说的比较有道理,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都会说一句话,儿女不孝,媳妇不听话。都是老大不小了,自己挣的钱不够用,还老是用老人家的养老金,退休金,自己不去拼,不去闯!

年轻人好吃懒做,真是响应国家的提前消费号召,有车有房,好吃懒做,也没办法,现在大多数人都这样。老一辈人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勤俭持家的优良作风,现在很少家庭能看得到了,。出口就是!懒得做,懒得去,懒得动弹,都没有想一想,你懒了你靠谁,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你会影响下一代,

像农村现在的农民都全到城里打工去了,还有几个人种田种田确实也真的不赚钱,所以一年的粮食有收成也好,没收成也罢,反正打工是能存点钱,还是能给儿女买房补一点的?

社会也变得比较厉害,一个年轻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千块,而退休老人的退休金在一二线城市也是五六千块,社会如此,你说这些人会怎么想?说一个现实的问题,大家不要反驳,这是赤裸裸的经济社会。

如果大家都能看到这一点,希望大家照顾好自己,身体健康,愿我们的中年老年人也能度过一个美好的夕阳生活!


妙手归财


不管什么时代,也不论什么地方,人都是有三教九流,有知足常乐的有贪得无厌的,有谦虚的有骄傲的,有乐于助人的有善于贪图小便宜的,当然就有懂得感恩的有恩将仇报的。

觉得现在的小孩子越来越自私了,不懂的感恩,这不能一概而论,部分人的行为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可能真有一部分这样的人存在,毕竟,人行为模式受家庭的影响最大,以前有的一些行为肯定会传承下来。

另外,也有可能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封建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人的自我慢慢地伸展出来,不再按照社会的统一模式去约束自己,现在的孩子讲究的是个性,或者说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我们这些老一辈小时候都是被教导:有好吃的好用的要懂的谦让,要学孔融让梨,人家帮了你要感恩,知道礼尚往来。

那时候物质匮乏呀,现在还要孔融让梨吗?不需要啦,有多少人经常家里买多了东西吃不完就仍掉了。要说感恩,现在的小孩子可能表达方式不一样了,口头上的谢谢不是比我们以前说的多吗!他们的感恩也不是一事一报,他会对你好,你有事的时候他会主动帮你,我觉得这就是感恩了!你认为呢?


夭夭惠


很高兴为你解答

你感觉现在的晚辈越来越自私,不懂感恩。能说出这句话的老人,你是个更自私的人。你对别人好点别人就当涌泉相报了吗?那这样一个人一生就光报恩都报不完就死了。而且你懂感恩那么你就不会有这种心思,一般你这种人都是大公无私的。其实大多数人只要有自己的儿女对自己好就当是儿女对自己的感恩了,并没有想自己的子女付出太多。自己的子女即是如此更不要说其他人了,这个问题明显说的也不是你子女。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比以前了,那个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只要不是一个忘本的人就请你不要觉得别人自私不懂感恩。很多时候真的估计不到多方面问题。而你是长辈就请你站在大家都是经历过生活洗礼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不是自私真的有时候很无力。不要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去看待这个问题。有点倚老卖老了。


佳佳天下1


你好!我认为你的感觉有点偏颇,不一定现在的晚辈都自私 ,只是极少数孩子自私,不懂感恩而已。

首先,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下长的,懂得真、善、美。

其次,现在的孩子比较有社会责任感,励志上进,有担当,各行各业都有娇娇者。比如,这次全国各地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许多孩子战斗在第一线,挥洒青春,热血奉献,作出了表率。还有好多公益活动,都有许多孩子参加,以实际行动宣传真善美。

第三,你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现在晚辈大部分是独生子,娇生惯养,所以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这只是个别家庭家孩子教育的失败,由于家长教育不当养成不良习惯,没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只是少数,不能以偏概全。



闲人心事


我觉得不能以我们同一辈分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年轻人的道德标准。时代在变化,有时候不是晚辈不尊重长辈,而是两个辈分之间存在已有的鸿沟,有效的沟通越来越少。沟通少的原因是因为长辈不了解现代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其实,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时代在进步,年轻人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及自我提升。我们长辈也要随着善于去改变,这样才能融入现代社会,与晚辈有更多的交集。通过现代的办法去引导晚辈,并让他懂得如何如感恩,去尊重一个人,那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并不是说,以前我们的教育形式就失去了意义,而是说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要善于去转变一下形式与晚辈去沟通,其本质是是自始至终没有改变的。



平凡气度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在你感慨晚辈自私的同时,是否也要检讨一下对他/她的教育是不是过于溺爱,“造就”了晚辈的自私自利。其实教育孩子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她/他能听懂你的话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他的教育,让其知道他只是家庭的一员,不要让他有太多的优越感,比如让他懂得大人的艰辛,让他参与家务的分工,让他吃东西时懂得分享等等,但我们中国的父母很难理性的做到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