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

钟勇180607335


在我的理解里,心理阳光至少意味着这几点:

  1. 身体健康,不挑食;

  2. 好奇心强,热爱生活;

  3. 性格开朗大方,或者温和坚定;

  4. 做事积极主动,勇于承担;

  5. 善于沟通,抗挫折能力强;

  6. 有主见,能坚持自己的立场。


以下就我认为的几点,提出我认为可行的培养办法,并非金科玉律,仅供家长参考:

第一 身体健康,不挑食

所谓身心互相作用,好的身体是基础。

挑食其实反应的是一种偏狭的个性,毕竟有了挑剔,就限制了更多的选择,不是吗?

能带着他爱上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最好能克服挑食的习惯,就完美了。

第二 好奇心强,热爱生活

心理阳光,意味着对世界充满好奇,感激自己的生命,感恩一切的赐予。

探索,扩大了生活的外延,拓宽了孩子的世界,这样的孩子更热爱生活。

鼓励并配合孩子的探索,不光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更要好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

第三 性格开朗大方,或者温和坚定

性格有外向和内向之分,开朗大方是外向的阳光,温和坚定是内向的阳光。

不要试图更改孩子的性格类型,但要帮助他们内化一些重要的品质,比如真诚、善良、正直、勇敢等,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成为美好的他自己。

第四 做事积极主动,勇于承担

心理阳光,意味着不推诿责任,不抱怨外界,积极主动,勇于承担。

要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去锻炼,给他们足够的资源去达成结果,在他们尝试失败时,帮助他们正确归因——明白失败的是某些事情,某些因素,或者不够努力,绝不是人的失败。

第五 善于沟通,抗挫折能力强

心理阳光,意味着不存在太强的阴暗面,能够坦然面对得失,善于表达自己的愤怒和委屈,能够应对人生中的挫折。

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并给予正确的回应。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仪式感,多一些促膝交谈,在孩子发展的重要阶段,给足大人应有的关怀。

要创造很多机会,让孩子承担他的年纪可以承担的事情,并感受失败,从中得到应对挫折的体验,在大人的羽翼下学习应对挫折的方式,走好今后的人生路。

第六 有主见,能坚持自己的立场

心理阳光,意味着他在做他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能捍卫自己的主权。

不要试图控制孩子,不要总是干预孩子的决定,家长的建议即便再好再科学,都不能强加于孩子身上。因为我们代替不了他们去走人生路,于是,所有的强加都是在人为侵入他们的世界,影响他们的路径。

过于控制的家长,教出来的孩子或者懦弱,或者和家长一样爱控制,这都不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唯有爱和自由,能够带来喜悦和光明。


以上是笔者对心理阳光的个人看法,我也是努力这样做的,孩子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柔弱,需要事事指教;也并非我们想的那么强大,总能应对挫折;总之,不同的孩子,都可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成为最好的他们自己。


素秋慈


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父母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不要随便答应和满足孩子的要求。

第二,要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放手让他去做,不要过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说话,替孩子做决定。

第三,父母不能把自己生活的不愉快对孩子随便发火,惩罚孩子。

第四,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勾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要和孩子交朋友。

第五,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第六,引导小孩正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让他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懂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

第七,要让孩子懂得爱和感恩,让孩子尊重他人,让孩子知道这世上没有谁应该和必须对你付出。

第八,不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多给孩子一点鼓励和支持,允许孩子失败,允许孩子犯错误。



专聊花君


美国思想家艾默生说过:“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所以,要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父母的引导最重要,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1、宽容

小孩子难免做错事,家长耐心的给孩子讲清道理即可,不要过多的责骂,甚至动手打孩子。家长的宽容,孩子可以感受到,孩子也会学会宽容的对待别人。

2、陪伴

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对家长无话不谈,像朋友一样,因为家长在孩子的一些重要阶段都会陪在身边,当孩子面对什么困惑的时候,父母能够及时进行疏导。举个例子,我上学的时候学习比较好,有同学哪个题目不会,会让我帮忙讲解一下,可是,那个时候,学习很紧张,时间都很宝贵,所以,要不要每次都给同学讲题,成为那时候我的困扰。我回家告诉妈妈,妈妈说:“你既然会做这个题目,就应该帮助那些不会做的同学,你给别人讲一遍,就相当于自己又复习了一遍。”我妈妈一直在我身边告诉我:帮助别人的同时,就是在帮自己。

3、榜样

现在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我都是先从自身找原因。我记得董卿在接受《面对面》节目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金成妈妈jinchengmum


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是法国儿童教育学界共同认可的观点。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心理阳光,原理阴暗的孩子呢?对此,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深育儿界专家给父母提出的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建议。

1.训练孩子独处能力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情感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间里。

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即便他看不见您,他心理也会知道您在哪里。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达人需要去“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

2.满足孩子要有度

要认为的指定一些结限,不能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能够心情愉悦的另一个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既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充实快乐。

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一定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正确的做法是拖延一些。比如,孩子饿了,可以让他等上几分钟。不要屈从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绝一些要求会更有助于他获得精神的平静。

在家庭中接收这种“不如意的现实”的训练,会使孩子有满足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将来生活中的挫折

3.孩子发火的时候冷处理

孩子发火,有一个办法是转移注意力,想办法让他去自己房间发火。没有了观众,他自己慢慢的就会安静下来。

适当的惩罚,并贯彻到底。说“不”的策略:不要干巴巴的说不,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行。即便孩子听不懂,他也能懂的你对他的耐心和尊重。

家长之间要意见一致,不能一个说行,一个说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时可以给他做另一件事的自由。

4.正视他的缺陷

如果孩子和别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耳朵形状有问题,或者性格与行为很偏激,家长一定不要否认这些事实,而是积极的和他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者接受现实。

在这方面,去找专家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小孩子一般会把专家(比如医生)的话当回事

5.批评,对事不对人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比如,孩子弄坏了妈妈的首饰,这样说是对的:“你太坏了,你怎么能弄坏我的首饰呢?你诚心不让妈妈戴了!”

第一句明确告诉了孩子,他的错误在于他“动了不该动的东西”,并没否定孩子的人品。第二句话则为孩子定了性,使他沮丧,打击了他作好孩子的信心。

7.让孩子敞开心扉

与人沟通是能力,把心理的想法说出来更是一种能力,积极的及时的说出自己心理的话,会避免做出一些阴暗的事情,不及时控制,避免,他会更可怕的延续下去

快乐是一种能力,让他看到生活中好的,积极的一面,对不好的东西呢,你也能积极的去面对。

多说积极的话:“我们在一起真高兴,不是吗”“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不要难过,下次我们会做的更好。”

8. 必须懂得尊重他人

不管父母是什么身份,不管周围的人是什么身份,必须要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没有身份区别。

也许是爸爸的朋友,也许是妈妈的同事,也许是学校门口的看守员等等,这些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他的给予,他必须心存感激。


蘑菇音乐早教


家长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努力:

1.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勇敢无畏的个性。家长让孩子有独立的空间、机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有动手、做事能力。

2.经过劳动、做事,孩子才能够体会感受家长的辛苦,感恩父母,有一颗感恩之心。

才明白一些事情只有经过自己努力才能得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才能体验通过自己做事得来的劳动成果就是不一样。

劳动最光荣,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做事能力,碰到事情能够独自勇敢无畏的承担。

3.家长努力创造一个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有爱、和睦、宁静又不失教育的环境之中,身心健康愉快!

4.孩子做得好时,要给予鼓励支持,说:你真棒,并说出理由。让孩子知道做得好的原因。

5.孩子有错,家长及时指出错误,纠正过来。让孩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让孩子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

6.培养孩子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面对困难,不畏惧。跨过去,别畏畏缩缩。只有解决战胜它,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7.多给孩子精神上的指导支持关注,在物质上别给孩子太多的享受。也别太宠溺孩子,适当给些生活上的困难,让孩子有承受能力。

8.规范孩子,让他长得正。 家长要学会向孩子说“不”,要有规范,有批评。

没有挫折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没有经历挫折会变得脆弱异常,因此,要让孩子在生活中有禁区,他们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要让孩子懂得有些规则是无法动摇的,有些过失是要自己承担后果的。

家庭教育是需要家长期细心、爱心、耐心、智慧的引导教育,家长们要言传身教,才能够使自己的孩子健康䓛壮成长!


碧波荡漾6101696516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阳光的孩子,一定是在一个阳光快乐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父母阳光,孩子绝大部分阳光。

首先一个阳光的家庭氛围很重要,另外可以带孩子多去户外运动,参加一些运动项目,比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等,通过运动培养孩子的乐观阳光气质。

其次培养孩子的内在品格,这与父母的日常引导分不开。

让孩子多参与生活,父母一定不要什么都包办。

如果孩子本身性格内敛秀气,只要身心健康,我觉得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每个孩子的花期、花语都不同。

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同时还需要我们能辨识孩子的花期,聆听孩子的花语。




石榴树妈妈


  1. 首先给他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让他在充满爱心的世界里成长,不知不觉中他也学会用爱心对待他人。从关心父母开始,懂得感恩。平时就给他灌输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有各自的责任。有四个人就如同四条腿的凳子一样,少了谁也不会平衡。这个道理从小就讲给他听,不能说他太小懂什么,等大了再说吧。恐不知那时已晚矣。心理学家认为小时候听过的道理,要比长大再听的道理,更加记忆深刻影响更深远。
  2. 平时注重多鼓励孩子去独立完成,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弄的失败了,也要再次勉力继续进行。让他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只要重新开始一切皆有机会获得成功。也是在培养他的毅志力。没有很好的毅志力怎么去面对今后的人生?
  3. 对他的优点成绩在不经意间进行表扬,培养他的自信心。比如他在里屋看书,大人在另外房间时,这是没当他的面,但是还得让他听到大人的讲话。其中一个大人就说,你看宝宝多爱学习,看起书来什么都顾不上了。他听了大人对他背后的赞扬,要比当面的效果更好。这也是经心理学认可的。

  4. 如果幼儿园或学校举办活动,就鼓励他积极参加。让他明白每个人都应在适当的时候,把自己的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这不是平时人们讲得显摆炫耀,当然了是要告诉他,高端做事,底调做人。通过参加有意义的大众活动,慢慢培养他的敢闯敢干,敢于面对一切的优良品质。
  5. 经常和他谈心交流,让他明白在家庭之中,大家都是平等对待的。道理不在乎是谁讲出来的,只要是对的那就值得肯定。在家庭里能敞开心扉的交谈,对每个人都是非常有益处的。它会让迷茫的心灵看到光明,让困难变得渺小,让畏缩的脚步走出声音,还能把郁闷的心情趋赶的无影无踪。
  6. 孩子就如同一颗幼苗,应该把充足的阳光,水份,营养都不可或缺的给他。家庭的沃土是决定了他的整体素养的关键。大人所注意的应是这片土地不能有污染,是纯净的土壤。那么所培养的孩子也一定是一个阳光,有责任感,懂得感恩,有道德修养,将来到社会也是一个有用的,受欢迎的人。乃国家栋之梁也。

赵建永jjam


如果把“阳光心理”理解为积极的个性特征,从心理学研究结果出发,可以三方面着手: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亲子关系质量和育儿环境。

首先,孟母为教育孩子,三次搬家,主要考虑的是育儿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其实也有与什么人在一起的影响因素。

想一想:小明有三位经常见面的好朋友:昨儿和马云吃了个饭,前天与巴菲特聊天,大前天与周杰伦一起打篮球,你觉得小明怎么样?

小强也有三位经常见面的好朋友,分别是 :杀人犯、抢劫犯、强奸犯,你觉得小强怎么养?

所以,排在第一位的是父母本身是什么样的人是必然的,这是孩子最信赖和成长中出现最多的人,父母自律,孩子就倾向于自律;父母经常阅读,孩子就倾向于养成阅读习惯;父母看问题总是积极的、乐观的,孩子就倾向于往好的方向想,成长为心理阳光孩子。

其次,亲子关系也很重要。孩子在学校喜欢哪门课的老师,哪门课的成就就不差,同样的,孩子与父母关系很好,父母的影响力就大,父母期望孩子学习好,他就倾向于努力学习;父母喜欢心理阳光的孩子,孩子也就通过亲子关系的影响,会成长为心理阳光的孩子。

再次,说回育儿环境。在暗无天日、每日争斗的地牢里教育出心理阳光的孩子,与在环境优美、相处和善的小区里教育出心理阳光的孩子,你觉得哪个成本更高呢?哪个更容易成功呢?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育儿环境也是父母的教育职责。

综上,在三个方面着力。


晓光谈心理


让孩子有一颗感恩,慈爱的心!


东方茉莉588477


父母的正确指导,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正确处理方法,还有和谐的家庭氛围,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