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溪得名,因溪?因產?請你評判

關於貴溪縣名的由來,唐、宋、明、清各朝都有記載,我們由近而遠,看看記在哪裡,如何記載?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版的舊縣誌中有記載:“何言乎貴溪?或曰舊治須溪縈環如帶,縣以溪貴也;或曰溪產香草,溪以產貴也”。

贵溪得名,因溪?因产?请你评判

廣信府志書影

這裡,修志者記下當年的說法,是有的人說,不確定,似未深究。卻流傳最廣,成為當今縣名來歷的重要說法。

《天一閣藏明代方誌選刊續編·嘉靖廣信府志》卷之一地輿中“貴溪”條目為:“《統志》雲,縣在須溪口,故名。或曰洲產鬱金薌草,縮酒降神,制用惟貴,故名薌溪。”

贵溪得名,因溪?因产?请你评判

大明一統志書影

此處應是“溪以產貴”的源頭。貴溪縣名雅稱薌溪,說的很明白。因鬱金酒“制用惟貴”名為貴溪,可能當時已有此說。查找明朝天順五年御製序刊本《大明一統志》卷五十一廣信府中,說法簡明而單一,“以縣在須溪口,故名。”

贵溪得名,因溪?因产?请你评判

欽定四庫全書《太平寰宇記 》卷107中的記載

北宋初年,撫州宜黃人樂史撰寫了一部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樂史在書中提到貴溪的得名:“永泰元年(765年),就貴溪口,置貴溪縣。”

贵溪得名,因溪?因产?请你评判

光緒年間印製的《元和郡縣圖志》

最早的記載見諸唐憲宗元和八年(813),距離貴溪建縣48年,由時任宰相李吉甫牽頭撰寫的《元和郡縣圖志》完成,這是現存最早的古代總地誌。宰相編書,離不開地方郡縣提供資料。書中涉及貴溪縣僅四十字,得名來由:“在貴溪口,因以為名”。

贵溪得名,因溪?因产?请你评判

康熙版舊志書影

貴溪建縣後的兩百多年,縣衙門在須溪(羅塘河)匯入信江的河口岸邊。和現在須溪向左匯入信江不同,明代以前,南門洲是與西南岸相連的,須溪受阻沿老港向東,往信江上游流去,在上航渡口(今信江大橋南端)以西處匯入信江。此入河口即“貴溪口”。

贵溪得名,因溪?因产?请你评判

網絡截圖貴溪口

從《太平寰宇記》的記載來看,結合舊縣衙門所在位置,須溪可能曾名貴溪。以河流名為縣名比較常見,省內的如吉水、餘江等。可惜僅有孤證,不見其他書中記載,地方誌中更找不到。

貴溪縣境內的信江河段也可能曾名貴溪。建縣前,此地為弋陽所轄,離龜峰很近,此河段或許原名龜溪或貴溪。

建縣溪口、縣以溪貴、溪以產貴,貴溪得名的三個版本中,以記錄時間早晚、以資料可靠性來看,離貴溪建縣時間更近的“建縣溪口,縣以溪名”一說,應該更可靠、可信。

贵溪得名,因溪?因产?请你评判

貴溪盲人的專用通道,盲道= “忙”道?!

買!買!買!愛心市民紛紛訂購貧困戶的土產品

贵溪得名,因溪?因产?请你评判贵溪得名,因溪?因产?请你评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