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水滸傳》主動揭竿而起、逼上梁山、該出手時就出手、力主招安的代表人物各是誰?

烏家墩子


小說《水滸傳》主動揭竿而起、逼上梁山、該出手時就出手、力主招安的代表人物分別是:晁蓋、林沖、武松、宋江。

一,晁蓋揭竿而起。

1、智取生辰綱。

小說《水滸傳》裡,晁蓋是山東省鄆城縣東溪村保正。為人仗義疏財,專愛結交天下好漢。

當時宋王朝衰頹、腐敗。宋微宗貪圖享受,蔡京等貪官汙吏窮奢極侈,對百姓橫徵暴斂,民不聊生。

因晁蓋義薄雲天,豪氣干雲。聞說大名府梁中書搜刮十萬貫珍珠寶貝,將進京給太師蔡京賀壽,公孫勝、劉唐、吳用等好漢紛紛來投。

晁蓋等認為,梁中書的十萬貫珍珠寶貝是“不義之財,取之無礙”。因而邀集了石碣村阮氏三雄,安樂村白勝等人,打聽得大名府梁中書派提轄楊志押送生辰綱,將從黃泥崗經過。

晁蓋等七人扮成販賣棗子的客商,白勝賣酒,酒中暗放蒙汗藥,在黃泥崗麻翻了楊志及其部下押送生辰綱的軍漢,晁蓋等人奪取了生辰綱。

2、殺官造反上梁山。

智取生辰綱以後,官府抓獲了白勝,白勝熬打不過,招出了實情。幸得宋江報信,朱仝、雷橫私放了晁蓋。

晁蓋等七人隱藏在蘆花蕩水泊中,州尹派觀察何濤率千餘官兵,百餘隻戰船,到蘆花蕩捕捉晁蓋等人,晁蓋等人毫不猶豫,盡數殺死官兵,割下何濤耳朵放他回去,報知晁蓋等英雄好漢的行徑。

正所謂: 爺爺生在天地間!殺賊殺官把命玩! 閻王大帝奈我何?觀音菩薩又怎般!

——主動殺官造反,反抗壓迫,揭竿而起。

小結:晁蓋是揭竿而起的代表人物。

二,林沖逼上梁山。

1、林沖的逆來順受。

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因太尉高俅的螟蛉之子高衙內看中了他的妻子,太尉高俅設計陷害林沖。

高俅派人賣“祖傳寶刀”給林沖,然後說自己也有一把寶刀,命林沖帶刀到殿帥府與他比照寶刀。林沖一進殿帥府白虎堂,就被高俅下令捉拿起來,林沖毫不反抗,被高俅以帶刀私入白虎堂的罪名,刺配滄州。

林沖一路被解差董超、薛霸棒打腳踢,用沸水燙腳。面對不堪忍受的凌辱和欺侮,憑林沖的本領,本來是能夠輕而易舉地殺死解差逃走的,但林沖始終逆來順受。

到了野豬林,董超、薛霸說是奉高太尉鈞旨,取林沖的性命,林沖閉目待死。被一路跟蹤的魯智深救下性命後,魯智深要殺瞭解差,讓林沖逃跑,林沖堅決不肯。無奈之下,魯智深只好送他們到滄州城外。

2、無路可走,逼上梁山。

直到陸謙奉高俅之命,帶人火燒草料場,要直接燒死林沖,並嫁禍林沖自己放火。陰謀詭計被林沖親耳聽到。

林沖在完全無路可走的境況下,才不得已殺了陸謙等人,“雪夜上梁山”。

——林沖真正的被逼上梁山。

小結:林沖是逼上梁山的代表人物。

三,武松該出手時就出手。

1、報仇雪恨,該出手時就出手。

武松打虎之後,成了陽穀縣都頭,哥哥武大郎正好從清河縣搬到陽穀縣,整日在大街上賣炊餅。

武松公務外出,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蓮經王婆撮合,與陽穀縣財大勢大的西門慶勾搭成奸。事情敗露被武大郎知道了,武大郎捉姦反被西門慶踢成重傷。王婆、西門慶和潘金蓮商定,用砒霜放在治傷的藥內,毒死武大郎。送金銀打點負責驗屍的團頭何九叔,謊稱武大郎心痛病發作身亡。

武松公務結束歸來,調查清楚情況,到知縣衙門首告,知縣受了西門慶的好處,也畏懼西門慶的武功和勢力,駁回了武松。

武松立即放棄對官府的幻想,強請武大郎的街坊四鄰,在家裡擺下酒席,迫使王婆說出事情經過,令街坊記錄清楚,然後當場殺了潘金蓮,再到獅子樓鬥殺西門慶,然後把西門慶和潘金蓮姦夫淫婦的首級擺在武大郎的靈前為祭品,拜祭了哥哥,一把火燒了房子,自己到知縣衙門投案。

2、嫉惡如仇,該出手時就出手。

知縣得知西門慶已死,判處了王婆凌遲之罪,找藉口替武松開脫,把武松刺配孟州。

押送武松的解差,對武松該出手時就出手非常佩服,一路上名為押送,實為服侍。行住坐臥一任武松之意,還常常解下武松身上的枷鎖。

快活林,武松該出手時就出手,幫施恩趕走了張都監派來欺壓良善,強佔快活林的蔣門神;飛雲浦,武松該出手時就出手,乾淨利落地殺死了張都監派來,劫殺自己的四個殺手;鴛鴦樓,武松該出手時就出手,一舉殺死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及都監府一十三人,用鮮血在牆上大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八個字。


小結:武松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的代表人物。

四,宋江的力主招安。

1、宋江骨子裡具有的忠君觀念。

宋江還沒有上梁山之時,遇上要到二龍山落草的武松,就囑咐武松:以後若有朝廷招安的機會,就要攛掇魯智深等接受招安。

宋江上梁山後,與晁蓋貌合神離,根本分歧就是晁蓋主張與宋王朝鬥爭到底,而宋江無時或忘的是朝廷招安。

2、宋江的力主招安措施。

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後,就改梁山聚義廳為忠義堂;在一百零八將大聚會時,明確提出招安方略,“盼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讓安道全消除臉上的金印,到東京找宋徽宗的寵妓李師師,想通過李師師向徽宗皇帝表忠心:“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六六雁行連八九,只等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 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想法設法使盧俊義上山,也是為了他的招安方略得一重要臂助。正副都頭領意見一致,其他人反對也於事無補。

小結:宋江是力主招安的代表人物。

結論:小說《水滸傳》主動揭竿而起的代表人物是晁蓋、逼上梁山的代表人物是林沖、該出手時就出手的代表人物是武松、力主招安的代表人物是宋江。


初曉兒


關於這個問題,看到下面的兩個回答都認為:

1、主動揭杆而起的代表人物是晁蓋。
2、逼上梁山的代表人物是林沖。
3、該出手時就出手的代表人物是魯智深。

4、力主招安的代表人物是宋江。

對於這個回答,大部分我還是認同的。

苦哈哈的林沖就不必多說了,空有一身本領,但是妻子被人欺負了,只因認得對方是高衙內,“手便軟了”。之後更是一次又一次地忍讓,可惜高俅沒打算放過他,步步緊逼,弄得他家破人亡,自己也差點丟了小命,最後不得不上了梁山。

再說魯智深。無論是拳打鎮關西、痛打小霸王,還是大鬧野豬林,魯智深都是“該出手時就出手”,主動出手,主動去救人的,並沒有一絲一毫是為了自己個人。特別是拳打鎮關西,把自己的公務員工作都弄丟了,還成了逃犯,卻毫無怨言。因此,魯智深可以說是梁山上最純粹的人。

至於宋江,他是一直都不想上梁山的。哪怕是殺了閻婆惜被髮配的時候,仍不願意上山。最後因為題反詩要被問斬了,才不得不上梁山。所以宋江其實也是“逼上梁山”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一旦宋江成了梁山一把手,就把“聚義廳”改成了“忠義堂”,說出了心裡話:招安!

若不是宋江一心想要招安,梁山是不會被朝廷招安的。但招安其實也不是宋江一個人的想法。就連武松,在上二龍山落草之前,也對宋江說過招安的話:

但將晁蓋作為揭竿而起的代表人物,實在不敢苟同。

揭竿而起,本來是指秦末陳勝、吳廣發動農民起義時的情況,後用來指代武裝起義。

而在書中,晁蓋等一行人,一開始劫生辰綱,沒有一點點劫富濟貧的意思,只是為了自己求富貴。所以,劫了生辰綱之後,他們就自己分了,與起義完全無關。

之後,劫生辰綱事發,一行人逃上梁山,吳用略施小計,讓林沖火併了王倫,晁蓋當上了梁山之主,從此他們就心安理得地幹起了打劫之事,但與起義仍然毫不相干。

所以,晁蓋絕對不是揭竿而起的代表人物。嚴格來說,梁山上並沒有一個是揭竿而起的人物。倒是被梁山好漢征討的方臘、王慶等人,才真的是揭竿而起的人物。


牛皮社


1、《水滸傳》中主動揭杆而起佔山為王的代表人物應該是晁蓋。

2、逼上梁山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應該是林沖。

3、該出手時就出手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應該是魯智深。

4、力主招安的代表人物毫無疑問只有一人:宋江。

下面分別說明一下各自的理由:

一、晁蓋帶領吳用公孫勝劉唐阮氏三雄揭杆而起智取生辰綱,逃上梁山火拼王倫,發展壯大了水泊梁山的宏偉大業

《水滸傳》中揭杆而起佔山為王的人物有許多:

以王倫為首的原梁山杜遷宋萬朱貴等人。

桃花山有打虎將李忠,小霸王周通。

二龍山先有鄧龍佔山為王,後被魯智深殺死與楊志曹正奪得山寨,接著武松與張青孫二孃施恩等人上山,形成了除梁山以外最強大的二龍山武裝集團。

白虎山有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

少華山有九紋龍史進,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等。

清風山有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白麵郎君鄭天壽。

以上揭杆而起佔山為王的綠林好漢儘管各有千秋,但與晁蓋創建梁山的規模和影響力相比差一大截。最後他們也都歸順了梁山替天行道的杏黃之下,

所以,說以晁蓋為《水滸傳》中揭杆而起的代表人物,應該是毫無異議的。

二、所謂逼上梁山,說到底只有林沖一人才是名符其實

所謂逼上梁山,從嚴格意義上講,應該有廣義和狹義兩種。


廣義上,大部分上梁山的人馬,與朝庭腐敗,民不聊生,揭杆而起,走上梁山以求生存都有密切關係。說他們是被逼上梁山也未嘗不可。至於那些朝庭降將和以盧俊義為代表的被捉被騙不得不上梁山的人馬,與逼上梁山還得另當別論。

其代表人物有許多。擇其重點有以下情況:

1、宋江是殺死閻婆惜吃了官司,又寫反詩被開刀問斬,被晁蓋帶人救上了梁山。

2、晁蓋等七人是劫取生辰綱後逃上梁山,對朝庭來講,他們是名符其實的逃犯。

3、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少華山,清風山這幾個在《水滸傳》中比較出名的山頭,其組成人員也大多是吃了官司,或有其它原因流落江湖,最後統一歸順了梁山。


狹義上,所謂純粹的逼上梁山,是指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只有這樣才能滿足“逼”字。也就是說,本人是不想上梁山的,只是被奸臣迫害不得不上梁山。從這個意義上講,梁山只有林沖一人滿足這個條件。

1、高衙內欺侮林娘子,林沖忍了。

2、被高俅陷害誤入白虎堂,剌頰發配滄州,林沖又忍了。

3、在野豬林被高俅派的人綁在樹上,林沖已經是必死無疑,被魯智深搭救後,他明明可以逃走,但還是忍了。

4、在滄州看守草料場,風雪夜出外避雪,僥倖逃過了一劫。面對高俅派來要燒死他的陸虞候等人,面對已經被迫害得家破人亡的局面,林沖忍無可忍有家難歸,這才奮起反抗逃上了梁山。

所以,說林沖是純粹的被逼上梁山的代表人物,也是毫無異議的。

三、該出手時就出手的代表人物,相對看,魯智深最具有代表性

梁山好漢中該出手時就出手的人物有許多,比如武松,史進,劉唐,石秀,楊雄等人都具備這樣的特點。但是,相對比較,最具有代表性的還是非魯智深莫屬。

1、身為渭州府的兵馬提轄魯智深,只為了搭救一個素不相識流落街頭的金翠蓮父女,他三拳打死鎮關西,丟掉了鐵飯碗流落江湖。

2、聽說林沖娘子被人欺負,魯智深二話不說,拎著禪仗領著一夥人就來與之拼命。肝膽相照,可見一般。

3、魯智深膽大心細,事先埋伏在野豬林,救了林沖一命。而且還不遠千里之遙,一直把林沖護送到滄州。

4、作為一個過路人,魯智深在桃花村見到劉太公的女兒被人強娶,人家劉太公都囑咐他不要多事,可他依然打抱不平,埋伏在新房內,把前來娶親的山大王痛打一頓,救下了劉太公的女兒。

5、魯智深去少華山找史進,見史進已陷入華州府大牢,他不顧武松勸阻,等不及梁山援軍到來便隻身進入華州府搭救,不料卻被人家捉住押入大牢。

縱觀魯智深的一生,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別人,屬於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他才是懲惡揚善除暴安良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四、宋江是力主招安的代表人物,一目瞭然毫無疑問

宋江的力主招安,並不是上梁山以後形成的,而是早已有之。他殺了閻婆惜後流落江湖,在柴進家裡遇到了武松。當武松要去二龍山落草時,宋江叮囑武松:兄弟入夥以後,要少戒酒性,日後如得招安,便可攛掇魯智深和楊志投降了,日後但去邊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廕子青史留名,也不枉為人一世。

宋江被髮配江州後,被晁蓋派劉唐把他劫上梁山。當時不管晁蓋怎麼攙留,他仍然執意下山服刑。他說:父親明明教訓宋江,如若隨順了哥哥,便是上逆天道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之人,在世雖生可益?如若哥哥不放宋江下山,情願只就兄長手裡乞死。

宋江第二次上梁山當上寨主後,立即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招安之心昭然若揭。

所以,宋江招安之心由來已久一脈相承。說他是招安的代表人物,準確無誤沒有異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