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度,对于摄影有多重要?

柳侍墨


锐度决定作品的清晰度和质感,没有清晰度和质感的作品,其艺术美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锐度对于摄影作品的的重要性是很大的。

(摄影/夏雪)

如何确保作品锐度呢?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对焦要精准

推荐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因为自动对焦时,既可以让相机自动选择对焦点,也可以手动选择对焦点,对焦点选定后半按快门,相机会自动聚焦,这样可以确保对焦准确。但有时因为景物反差过小、环境亮度过低或有其它光源干扰而无法自动对焦时,应选择手动对焦。在微距摄影时,由于景深很小,焦距变化非常细微,也应采用手动对焦。

2、保持相机稳定

一是确保快门速度不低于安全速度,例如200MM镜头,手持拍摄的安全速度应高于1/250秒;二是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拍摄,如果没有三脚架的情况下,也要找到合适的依托辅助相机支撑,例如栏杆、木桩、墙壁、桌椅等。

3、使用镜头的最优焦段和最佳光圈

一般变焦镜头的两端成像质量下降,例如70-200MM变焦镜头,在70MM和200MM两端成像往往偏软,应避免使用。光圈大小对图像的锐度也有影响,每支镜头都会有几档成像质量最佳的光圈,一般是镜头最大光圈退两档,大多数镜头光圈在f5.6-8.0之间的锐度最高。

4、使用低感光度

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的感光能力越强,感光速度也越快。但是,在使用高感光度和长时间曝光时,都容易产生噪点,严重影响图片质量。虽然噪点没有直接降低图片锐度,但为了美化画面,往往会在后期进行降噪处理,这时图片的锐度就会大幅下降。

5、后期适当锐化

如果拍摄的图片感觉锐度仍然不够,可以通过PS等软件,在后期适当进行锐化处理。

(摄影/夏雪)

当然,尽管锐度对摄影非常重要,但也不是锐度越高越好,也不是所有图片都需要较高的锐度,有些画质细腻的图片,锐度高了反而会损失层次和细节。因此,在运用时要区别对待,灵活掌握。(图文原创/夏雪)

(摄影/夏雪)


夏雪视觉


很多朋友在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都会被别人说片子模糊,太“肉”,不够锐。那如何能让我们拍摄的照片更加的锐利呢?我来分享几个小技巧:

1.要保证一个安全的快门速度

最好理解的方法,就是焦段的倒数。比如现在用70MM的镜头拍摄,那么快门速度起码要达到1/70秒,甚至更快。当然,这也和手持相机的姿势,是否有依靠点等有关。

2.手持拍摄的时候,开启镜头或者相机的防抖功能

防抖功能可以缓解拍摄时候的抖动,帮助我们获得更加锐利的片子。

3.使用最佳光学质量的光圈,一般来说,F8-F11左右的光圈,画质最好。

4. 使用高质量的滤镜,保持镜头和滤镜的清洁

镜头再好,一片劣质的滤镜,马上让你画质全无。选择滤镜,不要被商家忽悠啊。

6.保证焦段的正确,自动对焦,手动对焦都是可以的,但前提一定是要精准合焦。

8.合理使用ISO,弱光下使用三脚架,打开反光板预升

ISO越高,画质越差,当光线不好的时候,请使用三脚架,打开反光板预升保持画面的稳定和锐利。

9. 适当的后期处理,特别是RAW阶段的锐化和JPEG网络交流小图的锐化。

图片有5000万像素,32M大小。这样大图片直接发朋友圈肯定是不合适的,会被压缩的很严重。

首先来缩小。网络交流的图片,2000像素最长边就可以了,可以保证一个很好的视觉效果。

打开Photoshop,图像-图像大小;

点击图像大小,弹出界面。注意,需要把单位改成“像素”。

然后把宽度手动输入2000,也就是2000像素边长。

点击确定。这个时候,图片大小就从8000像素边长,变成2000像素边长了。

马上进入第二部,锐化:点击滤镜-锐化-USM锐化

在弹出的界面中,把数量调整为20%,半径0.8

点击确定。缩小和锐化都完毕了,最后一步也非常重要啊。就是不要直接存储图片。一定 要选择“存储为”。

然后重新命名一下,注明是“小图”。然后点击“存储”

最终小图边长2000像素,大小2M。非常适合网络交流,发朋友圈,而且画质很棒,细节毕现。

怎么样?这9个小技巧,可以帮你实现画面的锐利。你也尝试一下吧!


网际飞侠


锐度对于摄影有多重要的问题,关键要看摄影的题材和摄影人的心态了。其实锐度这个属于被人们又爱又恨的性能。

首先什么是锐度,所谓锐度我们可以理解成清晰度。画面锐度越高,越清楚。锐度高的画面,画面的明暗对比比较高,细节比较突出。过于高的锐度有时候不是一定好,人像照片锐度特别高的时候人物面部上的纹理细节会进一步被展示出来,更多缺陷细节对于人物的刻画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希望拍到的妹子是面若桃花,肤如凝脂。而不是坑坑洼洼,枯藤老树般的皮肤。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喜欢高锐度呢?一般风景,静物等题材,我们喜欢锐度好一点,为了展示更多的画面细节。尤其高锐度的风景能够给人舒适感。

如何提高画面锐度呢?一般情况下,镜头最大光圈锐度会比较差,收缩几档锐度会有明显提高,还有就是高感光度带来的噪点对画面锐度也有影响。尽量使用低感光度来保证画面的纯净度。剩下的需要靠优化了,一般相机内会有锐度优化功能,可以适当提高。或者后期提高锐度。


注意不要一味的追求锐度而造成画面失真。我们更多的是要追求一个画面的平衡感。无论是构图还是用光。

感谢您的点赞转发,更多攻略,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优秀摄影作品,学习实用摄影知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关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锐度,其实就是成像的锐利度,直观体现就是画面中各种物体边缘和细节的清晰程度。在一些镜头评测中主要以分辨率来加以考量:



锐的反义词是“肉”,这也是很多摄友经常听到的一个词。通常情况下,锐度越高,画面观感越好,对于摄影作品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风光类的摄影作品:




要保持良好锐度,就要了解锐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光圈值



一般情况下,每只镜头都有一个锐度峰值光圈,通常是最大光圈收两三档,如果再考虑色散控制,一般f8左右综合表现较好:





二、对焦精度

对焦是否准确,也会简洁影响画面锐度。对于具体操作,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对焦区域和对焦模式:



对于初学者,小k建议使用单点单次对焦,比较容易掌握:



三、快门速度



快门太慢,可能导致画面抖动,也会间接影响锐度。安全快门的大小与焦距等因素有关,可以简单估算为焦距的倒数:



四、感光度

感光度越高,画面颗粒感越强,产生的噪点也会对锐度造成影响:



五、提示与建议

要想获得理想锐度,总结起来就是几点:光线良好、参数恰当、对焦准确,这十二个字对于初学者至关重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关于摄影的相关内容,大家可以关注小k后私信下图中各类关键词,获取小k为您整理的独家摄影技巧,祝您摄影愉快🌹:



爱摄影、爱生活,致力打造最具价值的摄影自媒体。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


小k印像


锐度?很多人都看到介绍镜头说这枚镜头怎么怎么样,锐呀,透呀的,那么,锐度就是此刻的锐!照片锐度有用吗?对于摄影来说,锐度是摄影的根本!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锐度就好像是写字的笔一样,毛笔字与钢笔字,同样是写字,毛笔字就比较粗狂,而钢笔字就比较细小,边缘较硬!毛笔字粗狂,但是边缘比较柔和一些,有的人喜欢钢笔字,有的人喜欢毛笔字,但是摄影,必须要锐!


一张照片好看不好看是另一回事,如果照片很好看,但是有些模糊,这里所说的模糊并不是指糊片,而是照片好像用一层透明胶带绑住一般的糊!

在好看的照片,放大后感觉有些糊的话,那么,这张照片也是废片一张,都不能放大,充其量在手机这么小屏幕上看好看也是没啥意义,用电脑看就露馅了。
锐度又可以称之为清晰度,一张照片最起码清晰可见,就算有虚化,那也得有主体,主体清晰才是照片的基本。好镜头,一般锐化都是可观的,最起码在电脑上看人物或者主体清晰可见,焦内如刀割般锐利,说的就是锐化表现!锐化,对于照片还是比较重要的!


婚礼摄影师Tanke




摄影器材的历史也就几百年,但其镜头工艺一直在追求更高的锐度;进入数码时代后,改为追求像素的提升,如今连手机的像素也能达到1亿像素。所有技术层面的提升,其最终的指向都是追求鹰眼般的锐度,比如太空站的摄影机的锐度能达到人眼的n倍。


但是我相信题主问的问题,应该不是技术层面的锐度,而是艺术层面的锐度。艺术是以人眼的感受为准的,所以不同的摄影领域,对锐度的要求是有侧重的。


1、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并非把锐度放在第一位,把每一个毛孔,甚至每一个青春痘都拍的无比清晰,这不是人像摄影的目的。

但是,锐度对于人像摄影来说并非完全不重要,造成画面“肉”的感觉,主要是因为整张画面全部变成模糊了,造成视觉的不适。

一张漂亮的人像作品应该是该清晰的地方清晰,该模糊的地方模糊,比如模特的眼神高锐度,其他地方可进行艺术化处理。

总之,色彩,虚化,柔美,才是拍摄者想要的结果,摄影师应该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2、风光摄影、静物摄影

风光摄影,对锐度是有很高的要求的。试想,人们在欣赏一张风景照片时,或者一张静物照片的时候,总希望能见到的细节越多越好。我们的摄影就是要迎合人眼的审美需求。

当然,成就一张漂亮的风景照片,光有锐度是不够的,还有光影,层次,色彩等各种维度的要求,但锐度是基础。

3、实验摄影、体育摄影

有一些实验摄影,纯艺术摄影,甚至完全放弃锐度。这首先需要有思想内核,想表达什么,比如有些摄影想表达时间的厚度,会把画面拍的很模糊;再比如有些体育摄影师会把画面拍的运动方向性模糊,所有这些有意识的模糊,都是摄影师本人主观的艺术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说,锐度在此时,变成主动忽视的要素。


总之,锐度是摄影的基础,想要多少锐度,却是由摄影师决定的。还是那句话,摄影这玩意儿,怎么玩,还是得靠摄影师的大脑来选择。

以上三张照片,我使用手机拍摄,坦率的说,就锐度而言,有时候手机似乎比相机有优势,以上一家之言,观点可能偏颇,望包涵。


郑在别处


摄影锐度简单说就是拍摄照片的清晰度,提高锐度可以获得清晰地画面,但也不要调的特别高尤其是拍人像时过高的锐度会出现白色边影响画面。拍照时最怕拍出不清晰的画面了,尤其是在电脑上放大的时候,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我们摄影画面的锐度?

我们在手持拍摄时不管用相机还是手机记得要防止抖动,不过相机还是有防抖功能的,尽管使用了防抖但手抖动了也会影响画面质量,如果场景适宜可以使用三脚架。

镜头是比较脆弱的,沾上了灰尘和指纹要及时清理,镜筒内比较脏的话要进行专业的清理,我们也可以用保护滤镜但同样的要保持它的清洁。

拍照时我们要选用适当的光圈,景深的大小是由光圈造成的,如果使用过大的光圈会使画面的焦点减少,过小的光圈会使画面出现衍射,也会找不到画面的焦点。将快门速度提高也会提高画面的清晰程度,快了可以防止抖动,抓拍就是利用的速度高得快门,但是要充足的光线不好的地方就是会造成较浅的快门。

正确的对焦会提升画面的质量,在定焦画面中使用的是大光圈其成像的画面锐度比小光圈的会比较高,变焦镜头使用的镜头多光线也比较复杂还会形成过多的光斑。

欠曝的画面看不清,过曝的画面过于强烈,所以我们要有准确的曝光,不同的环境要使用不同的曝光,例如表现色彩时就要用高一点的曝光。再者使用低感光度去拍摄也是很好的。


摄影的秘密


还是那句话分题材分领域,对于人像摄影锐度重要但不是非常重要,因为过度的锐化会对人物的皮肤产生颗粒,反而适得其反,但是风光摄影和静物摄影其实就显得比较重要了,摄影师都会在最后出片的时候加锐化,锐化的工具有很多,也有很多用法,不在一一阐述,因为咱们讨论的是重要性,不是技术操作

人像锐化

1、又要说那句老话,尼康风光,佳能人像,这其实主要解释的是佳能在人像方面没那么锐,拍摄的人像比较柔美,皮肤色彩还原真实鲜艳,显得非常耐看,这也是人像需要的,如果锐度高的机器拍出来女孩脸上的斑点,小坑都表现得非常细致,就太尴尬了,这也是江湖中总说的佳能人像的一个方面

2、所以在拍摄人像方面,摄影师对锐度的提高并不是显得那么重要,色彩,虚化,柔美,才是人像摄影师想要的,最后稍微加一些锐化提高清晰度就够了

风光锐化

1、说到风光就要说尼康了,尼康相机确实在拍摄风光时比较锐利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摄影师也需要这种锐度来提高远近景的层次,如果一团糊就尴尬了,另外风光摄影就是需要提高暗部亮部细节,还需要拉高阴影和曝光来增加整体的层次,这对画面很重要,最后在对细节加以锐化就是画龙点睛之笔了

2、静物摄影摄影师对锐度的提高也非常重视,因为产品细节需要体现出来,为了增加清晰度拍前期拍摄时候还会使用更小的光圈,后期还需要对产品细节进行相应的锐化

总结:不同题材对锐化有不同的要求,他们对锐化都有着一定的需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题材都看重锐度的提高,正如上面分析的,希望可以给您一个满意的答案


原创不易,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帮助,喜欢我的回答记得点赞评论,哪里说的不对多多指教,谢谢^-^


小鱼大鱼看世界


锐度=解像力,也就是清晰度,决定照片清晰度的因素很多,如: 对焦虚实、相机像素、感光度、镜头工艺等等。清晰度,一直摄影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要不然相机业不可能有那么神速的发展。作为相机厂家,也在拼命迎合消费者,今天你家提升像素,明天我家整几级防抖,新科技层出不穷,消费者明知道是大坑,可一个赛一个往里跳。没办法,科技潮流必须紧跟啊!


老连长15


如何理解、掌控和调整拍摄画面的锐度?

照片的锐度,通俗地说,就是照片的清晰度、明暗对比度的综合运用,是反映图像平面清晰度和图像边缘锐利程度的一个指标。就像使用毛笔写字时一样,笔画的边缘有的地方与纸面分界截然,“路是路桥是桥”,而有的地方与纸面的分界模糊、相互融合甚至含混不清;反映到摄影画面的高锐度,就是画面元素轮廓分明、过渡生硬、“锋芒毕露”,而不是模棱两可。

第一、锐度高的画面能够刻画清新、反映细节。比如老年人物的脸部刻画,需要必要的锐度体现,以反映老年人的人生印记、风霜雨雪和人生阅历,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受;比如工业产品的拍摄,需要细微刻画,以体现产品的细微末节。

第二、锐度低的画面能够描写细腻、反映质感。比如小孩、美女的的拍摄,需要较低锐度,以体现柔美细嫩的青春特质;比如,植物、花卉的拍摄,需要较低的锐度以体现多姿多彩的柔美艳丽;等等。

第三、锐度的高低程度应以内容区别实施。不论是高锐度和低锐度,只是因不同对象和感受而选择,不可像有的理解那样,一味地以为就是锐度越高越好。就正常使用而言,如果使用电脑屏幕观看,使用纸质画面观看,一般需要讲究适度中等自然为佳;而主要服务于手机屏幕、电子大屏观看,就以较大于一般要求的锐度为佳。

第四、锐度目标的调整宁可欠不宜过。锐度过高过于明显,会造成生硬刺眼的观感。一般认为,较小的光圈可以实现较明显的锐度,加大的光圈,则可以达到较低的的锐度。

无论最终需求是高锐度还是低锐度,并不需要前期的有意设置,一般只需将相机的“照片风格”适时选择成或“人像”、或“风光”、或“花卉”、或“精细”等等即可;真正需求的成品画面的高锐度和低锐度,可以通过后期的明暗对比度、明亮度、锐化、模糊等PS手段,及时调整;有的时候,采用复制图层用“柔光”合成的手段,也会达到低锐度、观感柔美的效果。

对于锐化手段调整锐度,有时候也是一柄双刃剑,切不可任意极端化,否则就有狗尾续貂适得其反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