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防控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即将到来的清明节祭祀怎么办?政府会出台什么措施吗?

汕头资讯视窗


特殊原因不去墓地祭奠不影响对故人的怀念,再说农历十一也可以去。清明节扫墓也就是祭奠仪式。在家也可以简单摆点贡品,点燃香和蜡烛。以表心意。


车轮滚滚9803584


天津市民政局发文,按照天津市防控指挥部总体工作要求,有效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减少交叉感染,2020年度清明节期间,殡仪馆、公墓、公益性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祭扫服务,暂停组织集体共祭、骨灰撒放、植树区骨灰安葬等群体性活动。对办理骨灰安葬业务或新葬逝者骨灰探视采取人数限定措施。

惠民举措

天津市民政局虽然殡仪馆暂停了祭扫服务,但是出台一些惠民政策,如:

一、适当延长骨灰交费期,上半年到期的可以延长到年底;

二、之前群众已申请骨灰撒放、节地安葬、植树葬的群众,做好统计,待疫情结束后及时联系开展相应服务;

三、继续开展3000元一站式文明殡葬服务,根据现在减少租用告别厅相应费用的减免,现在3000元可以减到2500元;

四、天津市殡仪服务总站4000084890便民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

“云”追思

同时,天津市民政局还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正在开发网上祭扫平台,通过互联网免费为市民提供服务,市民可以在家实现家庭“云”追思、书写寄语等文明新风祭扫形式祭奠亲人。该平台清明节前可以上线使用。让市民通过互联网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天津暂停今年清明节祭扫服务,系疫情导致的特殊原因,也希望广大市民都能够理解。


拉面君




游子的梦108



顾小毛1


虽然有些地方因疫情,考虑到人口又一次流动,交通等,刚复产又放假,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状态,可能会建议大家不返,不聚。但应该不会禁止,离清明还有一个月,现在复工复产各种防控措施都有效平稳,如果不发生三元惑染,疫情期很快会进入后阶段!大家继续不松懈防护,清明还是可待的!


金爷爷视野


清明节祭祀是我们国家的风俗习惯。清明节当天我们不但要祭祀自家的先辈们,还要缅怀已经去世的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那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而牺牲的无名英雄们。所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虽然说现在是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结合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做好自身的防护,听从当地政府的安排。行就行,不行的话那也是没办法了。


宝来了101466101


我觉得现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之下,还是要严防把控,毕竟还没有摘掉口罩,还不能掉以轻心,要不然对不起之前的努力,对不起那些为大家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爱心人士,之前因为疫情停掉了一切的红白事一起的聚集在一起的一切活动,正因为有了这些强有力的严格防范,才使疫情没有在全国疯狂蔓延,慢慢的很多省份和地区都实现了零病例,情况一天比一天好,慢慢的大家就可以复工复产了,生活也逐渐步入之前的轨道!

清明节是祭奠和缅怀已逝亲人的日子,大家都很重视,如果零病例的地方清明节扫墓时也不能扎堆大家一起进去,分批分时段错开来,避免人员聚集前往!各个路口必须有人员把手!政府也要提前做好防控准备,下发一些文件督促市民遵守规章制度,派遣有关部门人员到场维护秩序!对于疫情比较严重地区,还是暂时停办这些节日,毕竟现在防控疫情是最重要的!


秋天呀


在疫情时间中,清明是怀念祖先一种祭点方式,只要心中有祖先,用别的方式怀念他们也是一样,我的父母亲在宜兴丁蜀镇山上,今年我不打祘去了,己故的亲人地下有知,他们也会体谅的,必经活着人重要,在疫情没有解除前就不要添乱了,为了家人,为了同边同事,及亲朋好友,安全第一 ,打好疫情阻击战,这一点付出算不什么,大家都会体谅的。


缪祥生889


疫情爆发的时候,正赶上全面的封城交通也采取了限制,人们出门办事等情况也都有制约,所以说只允许在疫情期间呆在家里,而不要轻易的出来。所以说在那个时候正赶上元宵佳节。按照我们东北的风俗习惯,在这一天的下午,我们都要到先人的墓前去送灯。所谓的送灯,就是把一盏盏好看的小灯,送到已经逝去的亲人的坟前。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有络绎不绝的人往山上走,可是今年遇到了新型疫情,提前两天,我们当地的政府就发出了一种通知,告诉大家一定要改变这个风俗习惯,一定要自觉的待在家里,不要给先人送灯,让自己染上新型肺炎,可就麻烦了。

所以说到了,元宵佳节那一天,人们还真的都自觉的待在家里,都没有上山去,所以我说特殊的情况又要来到了,既然是新型疫情爆发期间,作为我们每个人应该真的自觉遵守清明节政府的要求。如果说继续要求我们不要去祭拜祭扫,这会给社会防治疫情带来麻烦,那么我们就会自觉地遵守,不会出门的,这也算是一种形式需要,所以说在家里默默的为逝去的亲人祈祷就好,不用上山上坟了。


伊春美食美客


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我们的先祖一定会理解的,在天之灵保佑我平平安安的,大局为重,明年再去扫墓也可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