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年開行528列,“義新歐”爆發式增長的背後

觀察|一年開行528列,“義新歐”爆發式增長的背後

資料圖

2020年伊始,距離農曆新年越來越近,義烏鐵路口岸依然是一派繁忙景象——集裝箱堆場內,巨大的龍門吊懸臂一字排開,印有“義新歐”標識的集裝箱被流暢有序地吊裝至中歐班列的車板上。

與熱火朝天地內場相呼應,在場站外的西站大道上,幾十輛10多米長的集卡車在場站工作人員的指揮下,有序排隊進場卸貨。

過去的一年,“義新歐”班列共開行528列,同比增長68.7%,實現了爆發式的突破性增長。

史上最長鐵路貨運班線的貫通,為“義烏碼頭”開闢了一條綠色、便捷、高效,且不可或缺的物流大通道,讓義烏與世界的貿易往來有了更多的可能。

“義新歐+”延伸出的物流體系,覆蓋面不斷擴大,服務效率不斷提升,實現了義烏與沿線37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城市的“點對點”精準配送,有效解決了義烏市場與國外消費者“最後一公里”問題。

物流的暢通,實現了貿易的互通。買全球、賣全球、買賣全球——義烏正以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新面貌,為全球的城市發展提供“義烏樣板”。

观察|一年开行528列,“义新欧”爆发式增长的背后

資料圖

需求旺盛

“絲路列車”奔跑得更快、更頻繁

“西班牙的氣泡水、冷榨葵花籽油,俄羅斯的麵粉、橄欖油,以及法國紅酒、意大利日化產品、德國廚具等進口商品,都是通過中歐班列運回來的。”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五區“義新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品展銷中心,每天都要接待不同國家的客商。

中心的銷售經理史國兵說,由於運輸時效比海運快、比空運便宜且安全性高等優勢,通過“義新歐”回程班列,進口商品的綜合成本下降了15%-20%,這讓他們在競爭激烈的進口市場上佔據優勢。

對在國際商貿城經營電子產品生意的張長軍來說,“義新歐”班列是他為沿線國家客戶補貨時優先選擇的物流方式。“從義烏出發,最快十五六天,貨物就能及時到達遠在歐洲的客戶手中。”他說,走空運費用貴競爭力不強,走海運又會錯過商機。

據不完全統計,義烏市場超過95%以上的出口商品,都是通過路海聯運方式,經寧波舟山港、上海港出口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而“義新歐”中歐班列的開行,開通了一條全新的物流通道。與海運相比,運輸週期節省數十天。與空運相比,運輸成本低,更有競爭力。

“每隔兩三天我就要來送一次貨,下半年是義烏市場的出口旺季,在場站外排隊入場成了常態。”通往義烏鐵路口岸的的西站大道上,看著前面的長隊,集卡車駕駛員周師傅的心情似乎並未受影響,“有工作人員指揮,效率挺高的,一會兒就能進去了。”

“早就聽說這裡貨車多,沒想到這麼多。”相較於周師傅的淡定,從溫州載了滿滿一車各類鞋子的陳師傅頗有些焦慮了,早點進場,早點卸貨,我也好早點回溫州去。”

客戶的青睞,使得“義新歐”出口班列密度不斷加大,輻射範圍不斷擴大。義烏也積極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國家戰略歷史性機遇,持續推進全省資源統籌,推動班列發送量呈現爆發式增長。

2019年,義烏積極對接寧波、溫州、諸暨等地市,深入實施“義新歐+”模式。“義新歐”溫州號、諸暨號順利開行,進一步提升“義新歐”服務全省外貿企業的能力。據統計,“義新歐”的貨源70%以上來自浙江本省,普遍高於全國中歐班列開行區域貨源佔比。

而長三角區域一直是我國中歐班列的重要“貨倉”,長三角地區首條跨境電商中歐班列——eWTP菜鳥號順利開通,讓“義新歐”班列正成為沿線國家消費者海淘“中國好貨”優選的物流方式。

與此同時,“義新歐”班列出口商品結構也在悄悄發生改變,電腦主板、高檔服裝、汽車零配件等高附加值貨物的比例不斷增加。“義新歐”吉利專列更是實現了沿線不同城市工廠的“點對點”運輸,時間比海運節省2/3,產品運輸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進一步提升了吉利汽車的競爭力。

旺盛的需求讓中歐班列奔跑得更快、更頻繁。目前,“義新歐”班列已成為跨越國家最多、線路最長的中歐班列運營線路,班列開行線路增至11條,輻射亞歐大陸37個國家和地區,為義烏高質量高水平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構築“買全球、賣全球、買賣全球”新格局,開闢了一條高效、便捷、綠色的國際貿易物流開放大通道。

观察|一年开行528列,“义新欧”爆发式增长的背后

資料圖

一線守護

“絲路列車”奔跑得更安全、更準時

“去年8月份開始,通過‘義新歐’發運貨物持續呈現出較高的增長態勢,進場集卡車增多,導致場站內出現擁堵情況。”義烏市市場發展委陸港和口岸科科長貝旭東告訴記者,為了緩解擁堵,市場發展委、海關、鐵路、陸港集團等部門加強協調力度,通過開闢臨時落箱場地、增加正面吊、加強夜間和節假日值班作業等舉措,確保整個場站規劃、轉場調度流暢有序。

“從最初日均發行約20個集裝箱,到目前每天約140個集裝箱進場的作業量;從最初的每週開行3列班車到目前每天開行3-4列,站場工作強度呈倍數增長。”義新歐貿易服務集團班列運營總監許悅說。

2019年,“義新歐”班列的發運目標為500列。咬定目標,站場管理部通過人員配置優化、規範管理流程、強化場站協調等方式,基本實現與海關、陸港、鐵路等單位的無縫協作,場站內車輛、駁箱、落箱、定位、裝車等流水化作業實現高效運轉。

“站場內,運單、隨車文件、報關單、制票、運蹤、客服,每天都有專人值守,提供‘保姆式’一條龍服務。”許悅說,在站場外,業務發展部門積極參加各類推介活動、專項會議,主動與大客戶洽談合作,不斷提高業務服務質量,保證貨源穩定高質,為保持每週21列運營線路的常態化運營打下牢固基礎。

“從酷暑到寒冬,海關查驗平臺永遠服務至上。”據義烏海關監管二科科長趙垣超介紹,為了服務“義新歐”班列,無論週末或是節假日,海關工作人員都根據企業需求提供預約通關服務,並設立涵蓋報關、查驗、保稅倉儲等為一體的服務專窗,推出“7×24小時”預約通關制度、配置H986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等措施,大幅度提高通關物流效率。

作為“義新歐”班列的保障方,陸港集團制定了保障中歐班列常態化運營方案,堅持“1+2+3+4”工作機制;建立義烏“一帶一路”黨建聯盟;施行黨建聯盟工作聯絡機制和首辦責任制;梳理出“問題清單、銷號清單、奮戰70天攻堅清單”三張清單;與義烏海關、鐵路西站、鐵路運營部、貨運部等部門密切合作,確保堆場服務、窗口服務、卡口服務、後勤服務落實到位。“截至目前,三張清單中梳理出的14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13項攻堅任務也已全部完成。”義烏市陸港鐵路口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美才說。

1萬多公里,“義新歐”班列的每次開行,就彷彿一場接力跑,對接的是寬窄不一的軌道,聯通的卻是不同城市與城市的貿易和民心,離不開各一線部門的接力守護。

观察|一年开行528列,“义新欧”爆发式增长的背后

資料圖

服務引導

“絲路列車”奔跑得更穩、更強

有無數“看得見”的守望,還有很多“摸不著”的服務。

1月6日下午,隨著汽笛聲響,滿載貨物的“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緩緩駛出義烏鐵路口岸,向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奔去。當天義烏的最高氣溫達到了24℃,但當這列車到達新疆阿拉山口時,那裡的氣溫可能低至-20℃。

通過手機查看“一帶一路”商貿氣象臺,仔細查閱沿途地區的氣溫、溼度等氣象信息後,義通歐物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根據貨品性質,在一些必要區域放置了隔溫膜作為保護。

“義新歐”班列已開通的11條線路中,需要經過不少氣候條件複雜的區域。這些極端天氣不僅會嚴重影響列車運行,也會對集裝箱內貨物存儲產生影響,尤其是電子產品、食品和化妝品。“為了讓班列安全駛過沿線氣候條件各異的區域,保障貨物高品質順利運達,2018年起,在中國氣象局支持指導下,浙江各級氣象局技術開發團隊聯合開發了‘義新歐’商貿物流氣象服務系統,並在義烏成立了全國首個‘一帶一路’商貿氣象臺。”義烏市氣象局局長何鋒介紹,平臺可為物流企業提供沿線主要城市氣象實況及未來20天的氣溫、降水,以及中歐班列商品氣象適宜度指數等預報信息產品,自去年9月初試運行以來,累計服務了逾200列中歐班列。

“試運行期間,它已經幫助公司和客戶避免了超過2億元的貨值損失。”義通歐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林輝寰對此非常感激,“我們公司在中歐班列運營的11條線路中運用了這個服務系統,它所提供的精細化的沿線國家天氣預報在防範運輸風險、加強調度和計劃管理、保障貨物安全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相較於其他城市的中歐班列,“義新歐”班列是唯一的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運營平臺。隨著“義新歐”班列業務量不斷上升,線路不斷加多加密,為推動班列做大做強,義烏不斷加強統籌協調、服務引導。

“一帶一路”捷克站是“中國好貨”亮相歐洲的一個重要站點,年吞吐量達1000列,擁有21公頃的集裝箱堆場。2019年,浙江絲路中心建成投用,貨運場、物流園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在捷克華商聯合會會長韓加卿看來,“一帶一路”的政策溝通和“義新歐”中歐班列的開通,為國際貿易商提供了更多的運輸選擇,捷克當地媒體更是將這趟班列稱為“絲路列車”。

观察|一年开行528列,“义新欧”爆发式增长的背后

義烏商報資料圖

鐵路口岸的功能也在不斷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鐵路運輸項目列入國家試點,開發建設場站智能作業、口岸協同監管等6大特色服務功能。爭取杭州海關支持,實行“7*24”小時通關服務,設立H986大型機檢設備,延伸鐵路海關監管場所。啟動鐵路口岸二期建設,投用進口肉類、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業務量位居全省第二、杭州關區第一。

與此同時,“義新歐”班列經營模式不斷創新,建立了中歐班列全省郵件集貨中心,實現常態化運郵。推進與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合作,創新國內段全程陽光清關的方式,目前正在研究開通eWTP菜鳥號回程班列。

隨著“義新歐”班列不斷加密、增點、拓線、提效,越來越多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優質“源頭貨”進入義烏市場。“義新歐”班列已成為義烏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打造以新型進口市場為標誌的第六代市場,建設“世界貨地”的有力舉措。

“在2019年的良好基礎上,今年,我們將以‘四個著力’,全力推進‘義新歐’班列高質量工作。”貝旭東介紹道,一是著力提升運營能力,研究運行模式,完善組織架構、加快網點佈局和隊伍建設,做大做強運營平臺;二是著力全省資源統籌,推進全省組貨基地建設,做深做透“義新歐+”的文章;三是著力拓展增值服務,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拓展產業鏈上下游等提升班列盈利水平的項目,由貨物承運商向貿易服務商轉變;四是著力找準市場定位,拓展時效要求高、內在價值高的“兩高”商品,不斷提高優質客戶粘性。

根據《浙江省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2020年,浙江省將加快杭州、寧波、義烏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支持電子世界貿易平臺(eWTP)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全球佈局,推動全省電商國際化進程;加快建設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高水平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做大做強“義新歐”中歐班列,共同打造多功能境外系列服務站。

幾天前召開的義烏市委十四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市政府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義烏吹響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樣板城市,建設以世界“小商品之都”為特色的國際樣板城市的新號角。2020年,義烏將推進“一帶一路”大開拓,建立“義新歐”班列省內四大集貨樞紐,往返1000列以上。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

千年之前,絡繹不絕的駝鈴商隊曾撐起了一路繁華相望;千年之後,呼嘯穿梭的中歐班列不斷提速,它不僅激發著義烏與沿途國家經貿交往日趨活躍,也見證著義烏主動擁抱、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長三角一體化”,聚焦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設“兩個樣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