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零跑汽車:遊戲結束

記者 | 李文博

2019年6月的最後一個週四,53歲的朱江明失眠到凌晨2點。

1967年出生的他,“平時躺下五分鐘就能入睡”,鮮少輾轉反側。

2019年6月27日的夜,也許是他48個月前開始投身汽車製造業以來,最難入眠的一個夜晚。

「深度」零跑汽车:游戏结束

因為第二天,是遊離於中國造車新勢力主流陣營之外的零跑汽車第一臺量產車型S01正式交付的日子。儘管總量只有區區10多臺,但對這家誕生即承受如潮質疑與惡評的初創型電動汽車製造商來說,卻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有可能揚眉吐氣的機遇。

零跑S01的入市,像是一場孤獨者的狂歡。但短暫的交付儀式後,只剩下一地孤獨,並無狂歡。

「深度」零跑汽车:游戏结束

要知道,“門外懵漢”、“審美下限”和“紙上談兵”這三大標籤,已經宛如上古詛咒般被緊緊地按撳在零跑汽車和零跑人身上。創始人朱江明在零跑汽車1.0階段,甚至不知道汽車生產和銷售需要准入資質,“以為造出來到中汽中心檢測合格了就可以賣”。

“2015年我剛想做汽車的時候,真不知道汽車有哪些專業,我去招人,要招哪些人,都是一抹黑。”朱江明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毫無汽車生產製造業背景的零跑,亟需通過規模交付向市場證明自己。同時,第一次涉足造車的他們,也極度渴求來自市場端的熱切回應。

但S01不僅沒有成為零跑汽車那道最迷人的沖天焰火,反而還以最兇險的方式,給了朱江明最猝不及防的一擊。以轎跑姿態登場的S01本應是朱江明手中實現自我價值的屠龍寶劍,但最後,卻在中國消費者日趨成熟購車觀念的拷問和逼視下,幻化成一柄自我封喉的凜冽利刃。

10000輛VS700輛

2018年4月,零跑汽車副總裁趙剛在北京車展前的媒體溝通會上透露,首款產品S01將於2019年一季度開始交付,零跑S平臺量產車2019年銷量1萬臺以上。

「深度」零跑汽车:游戏结束

2019年1月S01發佈價格後,趙剛對在場媒體信誓旦旦道,“我們對1萬臺的量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在關閉了原來的訂車通道後,用戶訂單已經遠遠超過3000臺了。相信在發佈會之後,會有更多的訂單進來,其實很多潛在客戶都在看價格,很多人都曾說過,”

2019年6月28日交付現場,朱江明躊躇滿志地拋出零跑汽車的銷售目標:2019年交付1萬臺S01,到2022年一共推出4款車,交付20萬臺。

趙剛連忙幫腔,“這個目標有挑戰,但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的”。

隨後,零跑汽車開啟了它的“自打臉”模式。

S01開啟交付的時間從2019年第一季度被延後至了第二季度末。從S01首臺量產車下線到交付啟動,中間耗費了22天時間。

在整體交付量只有幾百臺的前提下,零跑汽車還爆出杭州車主交車日期頻繁被延後,合同被擅自修改的“維權門”:據《今日汽車欄目》報道,朱先生付了9900元的定金購買零跑S01,但交付時間從APP上顯示的4月份推後到8月,隨後又從8月份延遲到10月。

朱先生和許多零跑S01預定車主的心情,開始了從焦炙到崩潰的交替,最後演進成徹底的失望。

零跑汽車給出的解釋是“工廠正處於產能爬坡階段,各地預訂用戶的交付進度不一。”這是造車新勢力無法交車時,最常用的話術伎倆。

半年後的“2019全球未來出行大會”上,趙剛面對前6個月銷量為零,第三季度僅交付509臺,前10個月總銷量只有692臺的現實,不得不改口道,

“即便現在進入正常交付階段,但想完成之前的既定目標難度太大。所以目前零跑已經不將年度銷量目標作為首要完成事項,而是做好當下的服務。”

零跑S01在去年10月份的銷量是183臺。比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一的蔚來ES6(2201臺)的零頭,還少18臺。

蔚來ES6是矮子裡拔出來的將軍,零跑S01則是“真將軍”。用不到700臺的銷售成績,將了自己一軍,也將了趙剛一軍。

「深度」零跑汽车:游戏结束

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嘯林認為,2019年的造車新勢力仍鼓吹“1萬臺”目標像是一個荒誕的笑話,“諸如蔚來、威馬和小鵬等頭部企業早已越過萬臺交付門檻,他們佔據了市場先發優勢。”張嘯林說,“年交付1萬臺換算下來的月銷量不足1千臺,這對汽車這個規模效應才能帶來盈利的產業來說,實屬滄海一粟。”

從雛形想法到真車實廠,零跑汽車用了4年。而從“很有信心”到“難度太大”,零跑汽車只用了4個月。

T03抄襲奔馳smart

2019年12月13日上午,當S01詭異造型與延遲交付餘波尚未平息之時,零跑公佈了旗下第二款車型——T03的設計手稿。

“這是一臺徹頭徹尾的Smart forfour,完全看不出原創的痕跡。”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評價T03的設計稿。

「深度」零跑汽车:游戏结束

當天下午,工信部正式披露了零跑T03的量產車型申報信息:五門四座佈局,長寬高分別為3620/1652/1577毫米,軸距為2400毫米。

零跑T03上,瞬間凝聚了兩團疑雲:第一,T03實車外觀與Smart外觀相似度極高,甚至連朱江明自己都說,T03的目標是各方面都要做到和Smart一樣;第二,零跑T03與2016年北京車展上發佈的EV逸酷軸距完全一致,均為2400毫米。

「深度」零跑汽车:游戏结束

而EV逸酷背後的長江汽車,正是零跑S01的代工廠。

S01在位於金華的零跑自建工廠裡,完成白車身和三電零件的生產,長江汽車杭州工廠則進行最後的總裝。

「深度」零跑汽车:游戏结束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長江汽車除了代工零跑S01外,還為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濰坊的山東低速電動車企業漢唐生產微型電動車。

朱江明為2020年定下的銷量總目標是5萬臺,其中S01要達到2萬臺,T03要賣掉3萬臺。“這沒什麼難度,”朱江明說,“我們絕對可以進入整個新能源車企的前十名”。

虧損無底洞

李斌在創立蔚來之初曾說過,“沒有200億別想造汽車。”後來,李斌坦然承認“這個數字估小了”,旋即陷入無休止的“找錢”苦戰。

相比“財大氣粗”的蔚來,零跑汽車的資金體量顯得相當寒酸:2018年1月獲得第一筆4億人民幣融資,11月獲得第二筆25億人民幣融資,2019年8月獲得第三筆3.6億人民幣融資。

除開2016年未披露的天使輪融資金額,零跑汽車的總融資額不過32.6億人民幣,總估值也僅為71.15億人民幣。

來自母公司大華股份的財報顯示,2018年度零跑科技營收為122萬元,虧損3.07億元。2019年上半年營收121萬元,虧損約2億元。

對虧損的事實,零跑汽車並未予以正面回應,只回復“公司運營情況良好”。趙剛則在“2019全球未來出行大會”上表示,零跑融資金額為40億元,但目前只用了20多億,其中有10億多是用在工廠的建造上,其餘基本都花在自主研發上。

但無論是已經量產的S01,還是即將面世的T03,都在“自主研發”這件事上禁不起驗證。

就像朱江明常常感慨的那句“希望有一天零跑能像豐田、大眾那樣有上千萬輛的銷售規模。”一樣,禁不起推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