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勇士入玉門”是真實的事還是傳說?

樓外斜月


十三勇士入玉門,是一個真實的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並非是傳說哦!😯

公元74年,東漢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

次年,北匈奴單于派兩萬精兵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后王,轉而攻打駐紮了數百人的耿恭駐地,將其圍入城中。此時正值漢明帝駕崩而無暇發兵,救兵不至,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

漢兵糧盡,陷入困境。他們煮鎧弩食其筋革,拒絕匈奴的招降,堅守城池。

直至章帝繼位,才出兵戰敗匈奴。當援兵來到耿恭守城時,城中僅餘26人。待隨漢軍回至玉門關時,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襤褸,形容憔悴枯槁。玉門關守將感動得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

耿恭是東漢著名的將領,為人慷慨而且相當的有謀略,曾多次抗擊匈奴和車師國揚我大漢之威名,在漢明帝時期西北地區成了匈奴和車師國的天下,於是耿恭被派往去和車師國作戰,車師國被征服之後,匈奴派了兩萬大軍征討金蒲城,而鎮守金蒲城的將軍就是耿恭,此時的耿恭手下只有區區的幾百人,為了拼死一搏,耿恭讓士兵在弓箭上都抹上了毒藥,匈奴士兵中箭之後,則創口沸騰非常的難受,再加上當時的大雨,使得匈奴士兵更加的難受,他們還以為是上天的神仙在幫助漢軍,紛紛逃走了,就這樣耿恭用自己的計謀,解了金蒲城之圍。

但是過不了多久,後來匈奴王又派人來進攻,耿恭的城中早已斷了水源,耿恭便用新鮮的馬糞擠出水來飲用,這一事件被知道無一不為之動容,無奈之下的耿恭只好挖井取水,可是挖了十幾丈深,還是沒有見到水源,耿恭心急如焚,只好禱告上天,結果就真的從剛才沒有一點水的井中,冒出了水,後來匈奴人知道他們有了水源,還以為是神仙在幫助他們,匈奴士兵不敢戀戰,就這樣又一次匈奴大軍不戰而退。

匈奴王不甘心失敗,又收買的車師國,這樣耿恭更加陷入了困境,城中的糧食也所剩無幾,他們只好將弓箭和鎧甲在一起煮著,來吃裡面的勁革,期間耿恭擊退了匈奴大軍一次有一次的攻擊,最後城中只剩下了26個人,匈奴知道耿恭堅持不了多久了,就派人給耿恭說,讓其歸順匈奴,還被封王甚至連匈奴大王的女兒也嫁給他,可是耿恭直接砍下了使者的腦袋,放火燒了他們,以視對匈奴的抗議。

當然換來的結果就是,匈奴人更加猛烈的攻擊,疏勒城危在旦夕!

而在漢朝朝廷之中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是要救這些英雄們,還有就是如果派兵救他們,不一定會勝利,還有可能全軍覆沒,但是漢章帝覺得如果不救會讓更多的將士寒心,於是就派幾千人馬前去搭救,當他們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城下打開城門的時候,大家抱頭大哭。

後來耿恭等人又跟隨他們長途跋涉歷盡追兵的苦難,終於到了玉門關,而此時這26個人已經成了13個人,個個早已成了皮包骨頭,當玉門關的守城士兵看到他們成了這樣,沒有一個不痛哭流涕的,這就是十三勇士過玉門的事蹟。堪稱中國版的“斯巴達三百勇士”!揚我大漢的軍威!

好了,以上就是這個真實歷史事件的經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夏日瀾風解密頻道


當然是真實的事!

《後漢書•耿恭列傳》有明確記載:“吏士素飢困,發疏勒時尚有二十六人,隨路死沒,三月至玉門,唯餘十三人。”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八》亦有明確記載:“吏士素飢困,發疏勒時,尚有二十六人,隨路死沒,三月至玉門,唯餘十三人,衣屨穿決,形容枯槁。”

《東觀漢記•卷十•傳五(四)》記載:“恭發疏勒時尚有二十六人,隨路死沒,三月至敦煌,唯餘十三人。”

其中,《漢書》《資治通鑑》是我國古代的經典史籍,《東觀漢記》更是東漢朝廷官修的史書。

我國古代史書作為宮廷秘籍,由太史負責,史官有記載特權,皇帝是不能查看史官記載的(這個優良傳統後來被唐太宗所破,也因此成為太宗的一大汙點),再加上太史公司馬遷這一特殊良史“秉筆直書”為後世起的模範帶頭作用,所以我國古代的史書,尤其是唐以前的史書,可信度是極高的!

而這三本史書幾乎完全一樣的記載了“十三將士歸玉門”的事蹟,所以這個事件當然是真的,決然不會有假!

對於這個偉大的歷史事件,對於這13個偉大的漢民族蓋世英雄,我想借用當時駐守玉門關的中郎將鄭眾給皇帝上疏為13位英雄請功時說的一段話:

“恭以單兵守孤城,當匈奴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

正是因為有耿恭、範羌(耿恭部下,率2000餘勇士翻越天山救援耿恭等26位英雄)等古今未有之忠勇節義之英雄,我古老的大漢民族才能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相信這些蓋世英雄的忠魂必能永遠護佑我華夏民族的龍脈!


碧溪遠客


可以肯定地說,這個是真真實實的歷史事件。故事以主人公耿恭守疏勒城開始,最後大部分戰死僅餘13人迴歸玉門結尾。耿恭的事蹟也被當時的世人稱之為“過節蘇武”,可喜的是這樣的英雄事蹟最終還是被搬上了大熒幕。電影名就叫《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男主角是謝苗,曾經和李連杰合作過多部電影,大家可以去百度下,演技還是很不錯的,電影中有大量的戰爭戲,整體水準極高,雖然場面不是特別宏大,但是至少在動作的美感上還是很到位的,尤其是開頭的那場攻城的大戲更是讓人直呼過癮,好了,接下來咱們開始講故事吧。

耿恭,東漢將領,善謀略,有將帥之才。公元74年,漢朝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單于率兵兩萬攻打車師,殺死了車師后王,轉而進攻耿恭駐地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將其圍困城中,正值此時漢明帝駕崩無暇發兵救援,更雪上加霜的是這時車師國又背叛了漢朝,與匈奴合兵夾擊耿恭,漢兵彈盡糧絕,陷入了困境,士兵們煮鎧甲弓弩食其筋,拒絕投降,堅守城池,直到漢章帝即位,才出兵戰敗了匈奴,當大漢援兵來到城中時發現守城將士僅剩26人。等他們隨漢軍回到玉門關時僅剩13人,而且衣衫襤褸,形容憔悴不堪。玉門關守將感動的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這就是“十三將士歸玉門”!





轉瞬繁華落盡


公元76年,剛剛即位的漢章帝收到了一封緊急求援信,而此時距離匈奴進攻金蒲城已經半年多了,誰也不知道西域現在究竟是什麼情況,數百軍隊對兩萬匈奴大軍,這些大漢帝國的兵士是死是活呢?經過一番大討論,漢章帝毅然決定派出7000人馬長驅幾千公里營救不知是生是死的耿恭和幾百將士,漢家男兒多熱血!

第二年的正月,漢帝國的援軍終於來到,“漢朝派兵來接耿恭校尉回國!”此時疏勒城中只剩26人,在返回途中,匈奴騎兵緊追不捨,耿恭等人且戰且走,當到了玉門後,僅剩13人,這就是“十三將士歸玉門”!


飛語



公元74年,漢朝重新設立西域都護,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單于派兵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后王,轉而攻打耿恭駐地,將其圍入城中。此時正值漢明帝駕崩而無暇發兵,救兵不至,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

漢兵糧盡,陷入困境。他們煮鎧弩食其筋革,拒絕匈奴的招降,堅守城池。直至章帝繼位,才出兵戰敗匈奴。當援兵來到耿恭守城時,城中僅餘26人。待隨漢軍回至玉門關時,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襤褸,形容憔悴枯槁。玉門關守將感動得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

“……吏士素飢困,發疏勒時尚有二十六人,隨路死沒,三月至玉門,唯餘十三人。

衣屨穿決,形容枯槁。中郎將鄭眾為恭以下洗沐易衣冠。”


歷史的波瀾壯闊


十三勇士入玉門

公元74年,東漢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單于派兩萬精兵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后王,轉而攻打駐紮了數百人的耿恭駐地,將其圍入城中。此時正值漢明帝駕崩而無暇發兵,救兵不至,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漢兵糧盡,陷入困境。他們煮鎧弩食其筋革,拒絕匈奴的招降,堅守城池。直至章帝繼位,才出兵戰敗匈奴。當援兵來到耿恭守城時,城中僅餘26人。待隨漢軍回至玉門關時,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襤褸,形容憔悴枯槁。玉門關守將感動得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


一千年之後,岳飛寫下慷慨激昂的《滿江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即典出於此。

史載,當時駐守玉門關的中郎將鄭眾,見到這13名勇士歸來,感動不已,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並給皇帝上疏為13勇士請功:

"恭以單兵守孤城,當匈奴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

不為大漢恥!五個大字,至今令人動容。

2019年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蕭規、張小靜等人的最後一戰就有這個典故的影子。


花開水不流


導讀:從漢朝開拓西域以來,歷代王朝在西域駐紮軍隊、設置管理機構。由於西域關鍵的地理位置和絲綢之路經濟價值,所以不斷吸引著遊牧政權的目光。從漢到唐中原王朝與遊牧政權的在西域的博弈就沒停止過,為了國家利益這片土地上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十三勇士入玉門”、“白髮龜茲”就是其中著名事件,本文我們詳細講述東漢重開西域都護府後不久發生的十三勇士入玉門事件。將士對祖國的忠誠以及袍澤間患難與共的情義感動這一代又一代人。


王莽篡位自立後執政不得人心,綠林赤眉以及其他起義軍紛紛崛起。在這種改朝換代的動盪時期,西域都護府的管理形同虛設。北匈奴趁機再次佔據了這裡,一直持續到東漢王朝重新恢復西域都護府為止。公元45年,在東漢王朝成立不久西域諸國不滿匈奴對於西域的殘酷剝削紛紛派出使者來到洛陽。此次西域十八國非常有誠意,派出各國王子為質子請求東漢王朝出兵恢復西域都護府。由於東漢王朝剛剛結束動盪時期,還需要一定時間休養生息來恢復元氣。所以婉拒了西域各國的請求,漢王朝再次出兵西域已經在30年後了。


十三勇士歸玉門發生的歷史背景

距離西域十八國質子請求將近30年後,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班超以其智慧和勇敢率領三十六人襲殺匈奴百餘使臣,迫使鄯善、于闐兩國歸服漢朝。次年東漢王朝在此基礎上重建西域都護府,鎮守西域的是被任命為戊已校尉的耿恭和關寵。漢朝軍隊擊潰西域的匈奴勢力後除留下三千軍隊鎮守西域外,大部軍隊返回酒泉。

西域是一塊富庶之地,在北匈奴統治這段時間源源不斷的為匈奴提供了無數的牛羊、糧食和戰馬。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定期有這麼一大筆收益的匈奴怎麼捨得放棄西域,所以匈奴單于想趁漢朝沒有徹底完成對西域的掌控前把漢朝勢力徹底趕出西域。於是匈奴趁漢朝大軍返回酒泉的機會迅速出兵攻佔車師,斬殺車師王后兵圍漢軍駐守的金蒲城。要知道金蒲城中只有耿恭的幾百個兄弟,酒泉的援軍尚在千里之外。耿恭等眾將士只能獨自對敵,捍衛漢家疆土。


耿恭眾將士一邊誓死抵抗,一邊派出使者遷往都城洛陽請求支援

東漢的對於軍隊的掌控還是非常嚴格的,所以雖然漢朝大軍就在酒泉但是沒有京城的旨意無法派出援軍。耿恭特使範羌無奈只好來到都城洛陽請求援兵,但是正好趕上漢明帝駕崩、漢章帝繼位。所以暫時無法顧及西域的戰事,等塵埃落定後已經過去半年。漢朝君臣都在考慮耿恭等將士是否還活著?派出援兵能夠起到作用?最終還是做出決定:拜耿秉為徵西將軍,總管邊境事務。秦彭統兵六千,奔赴西域援救被困將士。

耿恭是名門之後,雲臺二十八將耿弇的侄子。在這半年中歷經無數次慘烈的戰爭,並且耿恭已經退守疏勒城。此時西域都護陳睦已經戰死,而耿恭等人也損失慘重僅剩數十人。在這半年征戰中耿恭等將士數次面臨絕境:為了突圍耿恭趁電閃雷鳴的雷雨夜晚,率領幾百將士突襲數萬人的匈奴大營。這才趁敵人麻痺大意逃到了疏勒城,並死守疏勒城。在疏勒城耿恭徵發戰士,隊伍壯大到數千人。

當匈奴久攻不下就切斷了疏勒城的水源,耿恭不得不打井取水。在史書記載中這段經歷非常有神話色彩,玩不到水的耿恭在祭拜之後泉水湧出。疏勒城的百姓得以挽救,匈奴人不得不再次退去。

《後漢書》記載:匈奴遂於城下擁絕澗水。恭於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馬糞汁而飲之。恭仰嘆曰:“聞昔貳師將軍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有頃,水泉奔出,眾皆稱萬歲。


援軍千里奔襲勇救袍澤,十三勇士歸玉門


六千漢軍將士在風雪中出玉門去拯救千里之外的袍澤。首先攻擊的是距離漢朝國土最近的車師國的柳中城,匈奴將近四千人被殺、三千被俘。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柳中的關寵部已經全軍覆沒。要知道疏勒城雖然距離柳中城不遠,但是需要徒步翻越天山。如果耿恭所部已經陣亡,那麼救援軍隊基本上就會在匈奴的包圍下全軍覆沒。在這種情況下,兩千勇士自願冒生命危險跟隨範羌翻越天山去疏勒城營救耿恭。如下圖所示:


兩千將士冒著風雪,放棄所有物資徒步翻越天山來到疏勒城下。援軍勝利與耿恭部會師,此時包含耿恭在內的將士還有26人。從疏勒城到玉門數千裡,沒有物資的漢朝軍隊要翻越天山還要與匈奴人作戰。歸國途中不斷有將士倒下,在回家信念支持下不斷向祖國進發。在抵達帶玉門關的時候僅剩十三人,這場堪稱漢朝版拯救大兵瑞恩的行動才算完成。


小結:

漢朝將士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付出了巨大代價救回了耿恭等人。這種精神讓西域各國敬佩,也讓匈奴膽寒。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漢朝不斷出擊匈奴。最終北匈奴被趕走,西域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版圖。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