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初听古典音乐,有的好听,有的实在听不懂。想着问问身边懂的朋友吧,动不动就跟我提音乐史。你去看一下那个时期的音乐特点,你看看这个极简音乐史,你看看这个漫画音乐史……


到底是学音乐还是学历史的?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为什么学古典音乐的总要讲音乐史?可能是因为音乐没什么文化课可以上,强行弄点学分,让大家背背历史好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要辟一下谣。


因为只要知道了大概的音乐史,就基本了解每个时期的大致音乐风格,听懂古典音乐就比较容易了。还有那些音乐大师,只要你了解一点音乐史,就会知道他们为什么被称为大师。这些真大师和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假大湿,你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了。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我就先不介绍冗长的音乐史和那些风流的八卦故事了,毕竟大家容易沉迷于八卦影响了学习。我们直接来点儿“特效药”,看看各个时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要判断音乐的风格,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入手:节奏、旋律、和声、色彩、织体和形式。这些因素的搭配,相互配合都会给音乐带来风格的变化。


当然,这些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划分,在艺术上没有绝对的划分,换句话说,艺术如果被绝对划分成一块一块的,那就太没意思了。


我们就从音乐的色彩、节奏、旋律这三个方面来对比,和声、织体和形式就不讲了,太复杂容易让人换台。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中世纪:476-1475

色彩:主要是声乐的音响,合唱或独唱,器乐很少。

节奏:基本都用相等时值的音符演唱,没有清晰的重音节奏。中世纪的复调大多写成三拍子的,并使用重复的节奏型。

旋律:大多在较窄的音域内级进,很少使用音阶中的半音。

Traditional: Gregorianischer Choral: Erste Weihnachtsmesse - Communio: In splendoribus, c. v. Dixit DominusBenedictine Monks Of St. Martin, Beuron - Gregorian Chant - The Office - The Mass - Varia

这种空灵而平稳的人声合唱,是中世纪时期圣咏的典型特点。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也经常能听到。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文艺复兴:1475-1600

色彩:主导的音响仍然是无伴奏的声乐,但有更多的器乐作品保留下来。

节奏:宗教和声作品中的节奏是松弛的,没有强拍重音。世俗声乐作品和器乐舞曲中节奏通常是活跃而多变的,经常使用切分音。

旋律:在适度狭窄的音域中还是以自然音为主,但能听到一些半音的使用。

Vive Le Roy (Instrumental) (Des Pres)La Capella Reial De Catalunya - Carlos V Mille Regretz - La Cancion Del Emperador

上面这首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由乐器演奏的,但主流音乐还是人声居多。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早期和中期巴洛克:1600-1710

色彩:传统乐器改良后音色变得丰富起来,比如羽管键琴、小提琴、双簧管。人声与乐器的新的结合得到探索,管弦乐队开始形成。

节奏:有规律的重复

旋律:更大的跳进,更宽的音域和更多的半音出现,独唱开始带有炫技色彩。乐器也有了特定的惯用手法。

10. Deh bella e caraThe Consort Of Musicke - Monteverdi: Fourth and Fifth Books of Madrigals

声乐还是当时最重要的,蒙特威尔第开始创作歌剧,这是了不起的进展。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晚期巴洛克:1710-1750

色彩:器乐为主,尤其是小提琴、羽管键琴和管风琴,成为这个时代的最有特色的乐器音色。

节奏:激动的、有驱动性的、有活力的节奏推动着音乐向前,“行走”低音造成节奏有规律的感觉。

旋律:变得更长、更扩展和更不对称,惯用的器乐风格影响了声乐旋律。

The Art of Fugue BWV 1080, Contrepoint XIII 'canon alla duodecima in contrapuncto alla quinta'Wolfgang von Karajan;Hedy von Karajan;Hans Andreae;Ensemble Wolfgang von Karajan - JS Bach, The Art of Fugue, L'Art de la fugue, BWV 1080

上面这首就是巴洛克晚期最著名的音乐家巴赫的作品。巴赫对于器乐的钟爱,使他创作了大量没有人声的作品。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古典主义:1750-1820

色彩:乐队的规模更大,双管编制成型(两长笛、两双簧管、两单簧管、两巴松),钢琴成为了主要键盘乐器。

节奏:单一乐章中有更大的节奏变化。从巴洛克的驱动性节奏转变成更多样式的休止-和-进行节奏。

旋律:短而均衡的乐句建立调性旋律;声乐对旋律的影响比器乐更大。

Symphony No. 40 in G Minor, K. 550: I. Molto allegroYevgeni Svetlanov - Mozart Symphony No. 40

古典主义讲究创作的规范性和精准性,乐曲的规模变得更大了,篇幅也有所增长。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浪漫主义:1820-1900

色彩:乐队变得非常大,演奏者可以多达百人:长号、大号、低音大管、短笛和英国管加入了乐队。力度变化很大,创造出不同的表情层次,钢琴变得更大和更有表现力。

节奏:节奏灵活,但经常变化缓慢,因此节拍有时不很清晰,速度比较自由,波动很大。慢速也可以表现宏伟的音乐高潮。

旋律:悠长而如歌的旋律线条,带有强有力的高潮和有表现力的半音。

Ride Of The Valkyries (from The Valkyrie)Classical Artists - 99 Must-Have Power Classics: The Planets & Other Masterpieces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浪漫主义时期涌现出非常多音乐家,风格差异也比较大,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时期。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现代主义:1900-1985

色彩:作曲家寻找新的声音,不仅从传统乐器,也从电子乐器和计算机,以及环境的噪声中寻找新的音色。

节奏:生动有力的节奏,同时存在彼此冲突的节拍和节奏,使节奏闲的非常复杂。

旋律:音域宽广的跳进旋律,经常通过八度移位的运用产生半音的、不和谐的、棱角分明的重音。

Introduction (引子)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 Stravinsky: L'Oiseau de Feu (Suite), Le Sacre du Printemps

许多现在的观众还无法接受现代主义的作品,因为和谐音的追求似乎是一种本能。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的天天炫耀音乐史?


后现代主义:1945-现在

几乎不可能概括出音乐风格,主要的风格倾向于不再能辨别出来。


没有共同的载体,每个艺术品创造出一种它自身独有的体裁。

Arcana (瓦雷兹:阿卡纳)Pierre Boulez - Varese


以上各时期音乐风格参考《聆听音乐》

克雷格·莱特


其实音乐史可以说是想要听懂古典音乐的必修课,如果不了解音乐的发展,当别人说:古典主义的音乐真严谨的时候,你只能说:这曲子可真长啊!


当别人说:贝多芬的音乐确实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了。

你只能说:贝多芬真带劲儿啊!


最后,希望各时期的风格总结能对你欣赏音乐有一丢丢的帮助。另外,我们现在常听到的音乐都是巴洛克往后的,其实早期音乐,空灵通透的人声非常震撼,有机会我会专门介绍一下早期音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