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和窦建德联手,为何还是败给了李世民?

张楠


唐朝建立于长安,出已经打败刘武周、宋金刚,保住了老家太原,后方薛举死了,儿子薛仁杲被杀,唐后方稳定。

稳定后方送来源源不断的兵械粮草,领兵的又是李渊儿子李世民,王世充处在四站之地,挡不住只好龟缩洛阳城中,守了半年之久,期待能有变数。

夏王窦建德坐观虎斗,眼见王世充已经强弩之末,唐军也师久兵疲,亲自率领大军,渡江摘桃子。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李世民早就对虎视眈眈的窦建德有堤防了,提前占据了地理优势-虎牢关。

李世民带来了自己征战沙场最强的班底-精骑。

在虎牢关磨着窦建德,久攻不下,夏军也疲惫了。

而后李世民瞅准实际,一举击溃夏军先锋,直奔窦建德而来,将窦建德活捉。

窦建德统一河北,虽然称王,但属下本就是一些地方势力,谁也不服谁。眼见老大被抓,下属们没了主心骨,害怕了,于是想着投降奔个前程。

王世充见没有援军,知道李唐的秉性,降而后杀的都有,只好议定条件后投降。

总结起来:

1.唐根据地最大,经营多年,实力强劲。

2.建都长安,内耗少,体系稳定,后勤充足。

3.李世民能打,一举擒获窦建德。



安殊意


关于窦建德千里驰援王世充,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窦建德清楚的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第二,他想凭借这次的机会壮大自己的势力。我认为,即使王世充不向他求援他应该也会发兵的。 本来王世充和李世民的兵力是差不多的,而且王世充还占据着地利,洛阳的坚固和虎牢关的一夫当关可不是开玩笑的。可惜,王世充不争气啊。他在开战前将自己的小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等到李世民兵临城下了才慌忙迎战。 随后,李世民率领主力于慈溪向洛阳进发,王世充率领三万野战军迎击。结果就是王世充被迫退回洛阳,而李世民则顺势蚕食洛阳周围地盘。最后的结果就是李世民率领大军将王世充围困在了洛阳城中。这个时候,窦建德开始发兵支援王世充。因为如果他不管王世充的话,唐军必胜。到那时唐军在中原就会获得巨大的优势,窦建德就会完全丧失争霸天下的机会。怀着这样的心情他开始向洛阳进军。 这里出了一个小的插曲,窦建德并没有马不停蹄的率军支援王世充。他的行军速度是比较慢的,我猜测可能与他内心是不太愿意救王世充有关,也可能是他想消耗双方的实力。而就是他这不紧不慢的态度为后来的兵败被俘埋下了伏笔。 还有就是窦建德发兵洛阳并不单纯的是救援王世充的,他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壮大自己。

他定下的战略是这样的,与王世充前后夹击击溃李世民的唐军,然后唐弱则直取长安郑弱则灭郑占洛阳。可惜,他算盘打的是挺好,只是忽略了李世民的骁勇善战,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的大军竟然会被三千多人击溃。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树先生的鞋子


很多事情不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王世充和窦建德虽然因为唇亡齿寒而联手抗李,但实际上还是各自为战。

而窦建德更是为了援救王世充,放弃自己的优势,和李世民进行野战,更是种下败因。

▇▇▇「001」

仔细梳理李世民平灭王世充、窦建德的过程就可发现。

最佳迎战李世民的选择,是窦建德与王世充合兵共守洛阳。

借助洛阳的坚固,很可能让李世民无功而返。

窦建德和王世充之间缺乏信任,王世充不肯让窦建德进入洛阳。

窦建德自持兵力雄厚,且无坚城可守,因此选择和李世民野战。

但窦建德显然高估了自己,或者说被王世充和自己的谋士忽悠了,李世民拥有悬玄甲精骑,野战能力超强,是隋唐打野第一人。

这场战斗的结果,前锋战中李世民玄甲精骑轻取窦建德的骑兵团,李世民随即发动进攻,大败窦建德。

▇▇▇「002」

窦建德是一个好人,王世充是一个坏蛋,但他们两在军事上都远不能和李世民相比。

窦建德自称夏王,在民间颇有声望,很得民心,但他的战绩实在不怎么样,只能说是普通水平。

王世充人品卑劣,被世人唾弃,他能守住洛阳,不是他有吕布之勇或诸葛之智,主要是靠洛阳的坚固。

这两个人通力合作都不够李世民打,在各怀鬼胎,分兵对抗李世民的情况下,必然失败啊!



会飞的猪000006


他们败给的是士族,虽然称王,当上起义军的首领,可是终究不是士族出身,没有受到大族支持。唐之前,出身门第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当时李姓是各大士族的代表,受到支持,所以势力强大!


999acytbqq


这个问题得从成败双方的具体情况去分析,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绝非偶然的!


一.李世民军事的确才华卓越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军事能力绝对是名列前茅的。虽然李世民并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大唐江山大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世民麾下有着当时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背后更有整个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支持,高素质的兵员可以源源不断的供给。


在大唐建立的过程中,能够体现李世民军事才能的事例太多了!除了一举消灭王世充和窦建德的虎牢关之役,后来更是攻灭了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对外极大地开拓了疆土。


二.王世充和窦建德貌合神离

在李世民率领十万精锐唐军把王世充的大本营洛阳团团围困之际,夏王窦建德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出兵增援洛阳。窦建德几乎动员了政权内部的全部军队,号称三十万!这样的倾巢出动到底是来增援的还是趁火打劫的?

李世民得知窦建德声势浩大的增援之后,决定抢先一步迎战,于是率领三千五百精锐骑兵占领虎牢关。本来就无意鏖战的夏军被李世民率领的唐军抓住弱点打败,窦建德本人也被生擒。看到前来增援的夏王窦建德都被俘虏,被围困多日的王世充也绝望的选择投降大唐。


虎牢洛阳之役,大唐一战而定天下!精诚所至的唐军遇上临时联盟的郑夏联军,其结果可想而知。


亘古怀念说史


王世充和窦建德虽然说是联手,但是两人都是一方霸主,都想称王称帝,在联手的过程中可能心怀鬼胎。加之李世民当时有许多精兵良将,战场上不是你败就是我败,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