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雨人簡聊世界史

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138億年前宇宙從奇點誕生,46億年前一大團氫分子聚變爆炸形成了太陽,地球隨之誕生,還包括太陽系中的其他固態行星火星、水星、金星及氣態星球土星和木星等。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46億年前的地球(冥古宙),地球是巨大的熔岩球

30億年前大彗星或者是彗星雨造訪地球,給地球帶來足夠的水和生命古細菌,地球開始有了生機。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彗星雨轟擊地球並帶來了水和生命

5.7億年前地球被太陽捕獲進入太陽系,地球有了晝夜和四季。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地球進入太陽系

5.4億年前氣候變暖導致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三葉中等無脊椎動物盛行。至此地球進入了板塊活動的頻繁期,板塊的運動對生物的進化和滅絕產生了直接作用。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寒武紀海洋生物

4.7億年前魚類出現。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原始魚類化石

4億年前兩棲動物出現。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兩棲生物石螈

3億年前爬行動物出現,同期前後地球上所有大陸相連組成盤古大陸。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盤古大陸想象圖(德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1912年提出來的)

2.4億年前恐龍及哺乳動物出現。地球的高含氧量和裸子植物的茂盛導致恐龍體型巨大;1.5億年前鳥類出現,盤古大陸開始分裂,並最終運動到我們目前的位置。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侏羅紀恐龍與裸子植物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從三疊紀晚期開始到白堊紀晚期恐龍統治地球了1.6億年。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白堊紀恐龍滅絕

1800萬年前高級智慧物種人類出現,人類是一個特立的物種,絕對不是從猿進化而來的。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高級智慧生命人類

地球從46億年前誕生以來經歷了四次大冰期,我們目前就處在第四期大冰期內,第四期大冰期又分幾次小冰期和間冰期,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冰期是1.8萬年前至1萬年前,對人類的生活軌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每次生物的滅絕都是生物進化的里程碑,生命逐漸從低級向高級進化,是生物從海洋向陸地發展的演化過程。我們地球目前存貯的重要能源都是生物滅絕的產物,如古生代晚期是煤炭的重要形成時期,而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海洋生物又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人類一直在享有大自然的饋贈,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否則必遭大自然無情的打擊。有的學者認為人類出現以後給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帶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大冰期的地球,陸地的三分之二被冰覆蓋

地球的板塊構造大致開始於30億年前。大約11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個名為羅迪尼亞的超大陸。大約6億年前,羅迪尼亞超大陸開始分裂,隨後又通過聚合形成了岡瓦納古陸(南方大陸)和勞亞古陸(北方大陸)。根據板塊漂流理論,現在我們的大陸板塊早期形成於3億年前,被稱為盤古大陸,那時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歐洲緊挨在一起。隨著1.5億年前盤古大陸的分裂解體,形成了今天的大陸形態即7大洲4大洋。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勞亞古陸和岡瓦納古陸設想圖

中國大陸的地質構造尤為複雜,是由幾個板塊連接而成,地塊之間起起伏伏,時而沒入海底,時而抬升出海,包括西北部的祁連山脈,西南的喜馬拉雅地區曾經都是廣闊的海洋,何況我們的東南沿海地區。所以現在陸地就是過去的海洋,這就是我們會經常在陸地發現海洋生物化石的原因。

地球及生命的演化歷史聊完了,下一節開始講原始人類的出現和文明的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