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球時怎麼增加摩擦?

直拍愛好者


乒乓球運動中擊打和摩擦是密不可分,緊緊相連。任何乒乓球技術,擊打和摩擦都是伴隨其中。我們對於乒乓球的作用力,其實就是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過程(引拍的起始點和球拍觸球時的點連接起來),揮拍的作用力的方向就形成了力的方向。

這個力的方向如果離球心比較近時,撞擊成份大。比如拍面立得比較多去觸碰球,正手攻球或者前衝,立得比較多那麼這個力它透過的球心就比較近,它製造擊打的成份就比較大。

如果說我們這個力離球心比較遠,摩擦成分比較大,這個時候它就容易製造出旋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對球體的表面製造了一個切向力。

我們在拉球的過程中,不可能百分百都打在乒乓球正中心,每一板球不可能它正好透過球心,多少會偏離一點。它只要偏離了球心這個力,它就存在切向力,只要有切向力,那麼就有旋轉。所以我們在乒乓球運動當中,不可能看到這個球打過去是不轉的。乒乓球沒有完全的不轉,任何時候球都是在旋轉,只不過說旋轉的速度大小的區別。發向力是透過球心的,都是切向力和發向力的分力來製造對球體的撞擊。

膠皮的形變對球體的邊緣製造了一個滾動式的摩擦。當球撞擊到我們的膠皮以後,海綿和脫皮會發生形變,這個形變的時候對球體表面就製造了包裹式的摩擦力,也可以叫做滾動摩擦力,打球的時候經常說打磨打磨的問題。

用膠皮本身的粘性程度來製造球體的旋轉,一般粘套的海綿比較硬,所以這種海綿的形變來製造摩擦的程度就會比較小。但是膠皮的表面的粘性很強,膠皮自身的摩擦係數就會比較大。

如果拿一個光板去打球,你的力量再大,你摩擦得再薄,這個球也沒有辦法轉到很快,所以說它基本沒有什麼旋轉。因為它表面沒有粗糙程度,那麼對脫皮就沒有形成這種帶動,沒有把這個膠皮表面靜摩擦力製造出來。那麼如果說膠皮很粘,粘性程度很大,表面對球表面製造的相對作用力就會比較大,球在膠皮上滾不動,在摩擦的時候就可以利用膠皮的阻力製造一個反作用力。這是中學物理講的靜摩擦力。

膠皮對乒乓球的摩擦總結以下三點:一個切向力;再一個海綿和膠皮的形變;第三點就是膠皮表面的粘澀程度。乒乓球運動中,隨時都有摩擦,除非你拿光板去打就沒有什麼摩擦,摩擦就比較小。只要是貼了膠皮,不管澀套還是粘套,同樣都會製造摩擦。

先用粘套,用我們乒乓網的D省套的國家隊特供的套膠來打球試一下,粘套來拉。

拉球的時候重心向下壓,製造摩擦時不是隻有向上的力,也有向前的力。如果只往上衝,那麼球的弧線會很高,沒有質





體育趣事發源地


拉球時增加摩擦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方法:

1.膠皮

2.拉球速度

3.球拍的擊球角度

首先,膠皮摩擦性能的強弱,可以直接決定摩擦的大小。

膠皮有非常多的種類,主要是有澀性,粘性的膠皮。膠皮的面越粘,拉出來的球越有摩擦力,澀性的膠皮就不要像有太多的摩擦了,小編自己有買過澀性的膠皮,對於主要對拉球摩擦要求較高的球員,完全是沒有體驗感的,拉不起來啊!

還是用粘性膠皮,不騙你!要是土豪輕略過。。。

然後還有海綿的原因,海綿呢,有厚的、有薄的、有硬的、有軟的。

增加摩擦力,首選厚的,軟一點的。(別軟的太過分了哈)

其次呢,要看球員拉球的速度了,看看自己的肱二頭肌夠不夠給力了。平時啞鈴千萬不要放下,堅持繼續練,你會感謝我的,沒有啞鈴的肌肉是沒有靈魂的。

拉球速度夠快,就算是澀性球拍都有可能拉的起來!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我真看過!

我的一個學弟,把肌肉練得一塊塊大得很!(我都懷疑是沒有女朋友,所以就奮發圖強了嗎?)

最後呢,是擊球的角度。

說來也簡單,乒乓球擊球的一瞬間,能接觸的面積越大越好,說明球感很好,會粘拍,拉出來的球摩擦力足夠,旋轉肯定足夠!

那如何讓接球面積變大呢?

先讓自己知道接球摩擦力的感覺,拿顆球放拍子上摩擦摩擦~~(真是不一樣的感覺呀!)

感覺有了之後就可以開始訓練拉!

加油!多練習絕對沒有錯!

ps:看了我得文章就是我的人了~右上角的關注看到了嗎!

點它!麼麼噠


蓋本體育



形象點

你拉球總是下網,怎麼辦?很明顯弧線不夠啊

造弧線啊,如果你整體動作是對的(有基本功,或者說動作模仿比較到位),整體框架上沒出問題,那就是手上感覺不對。

動作多往上點就可以了,觸球的一瞬間收小臂加速,如果你的手指沒有感覺,不要動手腕,這個時候動手腕很容易控制不住。

你現在拉球的弧線是這樣的

你要做的是腦海裡有弧線的基本形成,在動作不走形的前提下,拉出這樣的弧線

在最開始,可故意拉出高調,找到觸球一瞬間摩擦的感覺

口述很麻煩,沒辦法示範動作。你的教練說你裹不住球,那我就僅僅從這一方面來說:動作整體網上走的多一點、觸球時收臂加速度。

至於 重心、蹬腿轉髖收臂的協調、拍型的變化、觸球在拍子上哪個位置、擊球時球在哪個時期,等等。不提

如果動作太僵硬的情況下,就算動作正確,也不容易體會到加速度、摩擦、甚至手指的控制感


嘮叨映像


提問者是直拍愛好者,下面就談談直拍的拉球問題。直拍的拉球分為正手和反手兩種方式,正手拉球是為了進攻,反手拉球是處於防守。當正手的拉球恰到好處,對方回球高度和落點就可能是你要大力扣殺的時候,這是乒乓球比賽中的基本要點。那麼怎樣才能打出自己想要的回球呢,這就涉及到旋轉球,也就是拉球,當旋轉力量不大時,對方很容易接到且容易製造反旋轉,當旋轉力量加大拉過去時,對方就有可能按你的設想回球,當旋轉力度最大時,對方很可能就接不好球造成丟球。這三種拉球的力度在發球時好控制,在對打時會受到很多限制,通常我們聽到的"發球權"的好處就在這裡。

怎樣才能提高拉球的旋轉度呢?首先要看所使用的球拍,當然比賽用拍都是一樣,分不出高低,這就要看你揮拍時與來球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和你手腕的用力大小。發球時規定是高拋度,那麼拍子與來球所形成的夾角越小,你發的球就越高,這時的摩擦也越小,當拍子與來球呈45度時,摩擦增大,球過網高度也適中,當來球與拍子的夾角大於45度時,這時拉球的摩擦力增大,球的旋轉度增強,但球過網率偏低。

要在拉球時增加摩擦,就要掌控好接球時的角度和力度。


不進就是退


求下放一個輪胎,


霧裡看大好河山


大力放球后,迅速拉回,關鍵速度要快。


假摔先生


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