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考研的時候有多拼?有哪些故事嗎?

ataman


考研真的挺不容易的。我願意把我的考研故事說給大家聽~

2013年高考失利,回去復讀。2014年考上山東一所二本大學。2017年決定考研~2018年考研複試失敗~然後又二戰~今年以初試第一,綜合第一的成績順利上岸~

第一年考研的時間那個時候從4/5月份開始複習,一開始的時間都沒有什麼感覺,就是亦步亦趨的進行學習~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樣,大學舍友也開始考研了,他,可是他複習到11月份就工作了~當時9/10月份的時間,每次都是他早上把我叫醒~誰知後來就工作了~

到了11月份的時間就成了自己一個人了~兩個舍友去工作~一個舍友去旅遊了,放浪形骸之外~每次回到宿舍就是自己一個人學習,當時自己確實也挺孤獨,但是考研確實是一人的戰鬥,自己要忍受孤獨~當時再腦海裡呈現的事情就是,既希望考研結束又希望考研可以永遠進行下去~後期壓力確實很大,背誦的壓力,思考未來怎麼樣。

我至今還記得2017年第一場考試的時間,第一場是考政治,冬天很冷,侯考的時間在外面看著肖四,肖八。自己的手凍的打哆嗦,同時也是緊張的要命,這一天終於來了。下午考英語的時間,看到作文自己緊張了,因為主題詞自己懵逼了,而且自己在考場寫的時候一點信心都沒有,當時站起來棄考的心都有了。果然英語成績最後是44分,壓線國家線,這也是最後複試被刷的主要原因。

很幸運當時自己進複試了,本來認為自己可以考上的~因為當時23人複試,只有我一個男生。沒辦法自己的綜合能力不高,被刷了。第二天去辦公室看錄取名單因為是4.1,自己天真的以為是愚人節~當時走出田家炳書院自己流淚了~那種複試失敗的心情可想而知,恨自己沒有好好把握,回到學校渾渾噩噩,總之就是不肯接受現實,確實是一次打擊。高考自己就復讀了一年~考研複試又被刷,真的是經歷很多。

考研是意志的磨鍊,更是學習方法技巧的較量~考研人請記住,選擇大於努力,選對了路真的很重要。如果說二戰我成功的原因我認為是選擇+努力。一戰是省內師範大學,二戰選擇了一所雙一流學校,211學校,而且成功了,就是自己一戰失敗後對自己進行了深刻剖析。

不管怎樣,既然選擇了考研,就應該付出自己百分之一百的努力,誰的道路又總是一帆風順呢~坎坷與成長,淚水與喜悅或許才是人生百態~祝願大家經歷考研以後都有一個好的結果!!!





木兮之


7月份開始到實習的地方,實習老師不給請假,只能邊實習邊學習。早上6點起床,花20分鐘去醫院吃個早飯,帶教老師讓我7點40去病房跟著查房。中午12點下班,去自習室看會書。下午3點開始上班,6點下班後再去自習室看書。這種日子持續了3個月。後來老師大發慈悲,請假3個月,脫產準備考研。

從11月份開始:從早上6點起床洗漱去學校吃飯,7點到圖書館一直學習政治,背政治大題到11點半,12點吃完中午飯後再去學習一個小時,1點在圖書館桌子上爬著睡會兒。2點開始學習英語,做英語題,看講解視頻直到5點半。下午6點開始看西醫綜合,做題看視頻講解知道晚上9點半圖書館關門,回到租的房子繼續看到11點半洗漱睡覺。這種日子持續到12月20號。雖然忙碌但是很充實。感覺也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以前是作息很規律的,中午休息下午根本沒勁,但是考研的經歷讓我覺得,我還可以發揮自己的潛能,並不是我認為的就是我認為的。我還可以做的更好。

考研途中我也想過放棄,大概在12月份就有一大部分人放棄了,我想了想感覺不甘心,於是我一直堅持著,堅持到12月20號。現在想想,實際上也沒有那麼難,在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會哭,我會發洩我的負能量。同時,我的好朋友也會給我打氣,加油。我很感謝我考研途中朋友和同學給予我的鼓勵。分數馬上就出來了,不論結果如何,我都會面對。結果固然重要,但是過程才是更重要的。以後,我也會再接再厲,爭取做好一名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