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益家窩村,位於河南省鞏義市芝田鎮北部伊洛河東岸,這裡自古代起就是河洛腹地、運河重鎮,更兼此地人傑地靈,土地肥厚,氣候溫潤,環境優美,由此引得四方遊客紛紛駐足。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益家窩村文化積澱厚重,歷史故事頗多: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曾在村南的稍柴村一帶建立國都;三國魏時曹操第三子曹植在這裡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洛神賦》;而洛河女神的傳說,更讓當地河洛文化久久深入人心;至於繁極一時的水上大動脈——古運河也從村西邊緩緩流淌了千百年之久;另外,清朝嘉慶八年修建的啟聖閣、廟孤堆頂的故事、銀地兒的傳說等等,充分展現了這裡古代文明的繁盛、地理環境的優越、歷史文化的久遠以及河洛碼頭文化的厚重。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洛水河岸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未修繕前的春秋閣(此照片由攝影協會王平提供)

益家窩村洛河岸邊,佇立著一座樓閣式的古老建築,人們稱它為“啟聖閣”或者“春秋閣”,它歷史久遠,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是著名的“鞏縣八景”之一。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未修繕前的啟聖閣大門(此照片由攝影協會王平提供)

啟聖閣緊毗伊洛河,是曾經的“河大王廟”的附屬建築物之一“北配殿”。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修復後的啟聖閣

啟聖閣所在地原為水陸碼頭,當時益家窩古鎮的集市綿延三公里,商鋪林立,生意興隆,河上船隻往來如梭,是當時鞏縣最為繁華的集市之一。河洛船隊出行或者歸來,都要在此舉行隆重的河口祭祀儀式。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牌坊溝

春秋閣南邊有一條斑駁古樸的老街,當地人喚作“牌坊溝”,此溝全長約300米,解放前因陳、劉兩家曾在此溝中立過兩座“貞孝牌坊”而得名,解放前後這裡曾是益家窩村的商貿、教育、文化中心(我的父親曾告訴我,他小時候就是在春秋閣那間破舊的八角樓上讀的書)。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走進這條不再繁華的街區,早已沒有了當年盛世的模樣,但是看見這些古老敝舊的建築依然可以想見它昔日的輝煌。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這裡不是我的故鄉,卻勝似我的故鄉。這裡曾經泥濘不堪的小路、破敗不堪的窯洞、停泊無數的船隻……每一幕都組成了我兒時的極致記憶。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這裡曾經住著我年邁的“老外婆”,兒時的我就是聽著老外婆唱給我的兒歌長大的:“讀的書多勝大丘,不用耕種自然收……”小時候別人家有奶奶,我們家的孩子卻是由奶奶的母親照顧的,當年我對我那八十多歲的老外婆說:長大了我一定給你買好吃的!老外婆聽後高興的合不攏嘴的模樣依然印在我的腦海深處。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多年後,父親寫了一首《憶外婆》:“伊洛河邊春秋閣、益家窩村有外婆;外婆家居牌坊溝、牌坊溝邊有洛河;童年常住外婆家、天窯底窯趣事多;河邊玩耍帆船過、看釣魚到渡口坡;外公名叫劉克顯、曾為鞏縣參議員;修立牌坊報母恩、留有空名已無存。” 這短短几句話表達了父親對他外婆的思念,也道出了我們家“隔代人”的心聲。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家門口被毀掉的石牌坊

家門口被毀的石牌坊,是那個年代的“老外公”為了報答“母恩"而專門建造的,而“牌坊溝”的名字,也因此幢牌坊而得名。至於街頭巷陌散落一地的石頭構件,無疑承載了太多回憶與傷感的痕跡。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而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也成為了這個家族的永生不息的“家道傳承”。

河洛渡口益家窩、益家窩村有外婆

這雖然是一條古老的街區,但是深邃中卻透著希望;在這裡繁衍生息的人們,勤奮好學,品格高尚。就像圖中對聯裡描寫的那樣:生命自強不息,用一生做好兩件事:讀書和耕田!



後續:我的老外婆97歲壽終,一生勤儉持家,樂善助人,年近百歲,耳不聾眼不花,不僅談古論今好記性,還有心胸和膽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