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盲目養雞人的感慨!聽後受益匪淺

點擊上方關注按鈕,關注【三農禽病幫手】,私信發送”在“,獲取終身養殖技術服務,聊管理,看養殖,論行情,一起暢談養殖天下事!

有很多的朋友和我討論想創業做養殖致富的想法,我是沒有太多的發言權畢竟不是一個成功者。搞了快10個年頭的蛋雞養殖,沒有什麼成就,據我瞭解情況的,有部分的人是做了幾年養雞賺了一些錢,也因此生活發生了大的改觀,但也有些人做虧損了就放棄,改行做別的了。我不想也不願就此放棄,總幻想能有一天,有一個好的起色,生活也因此發生改變,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


一位盲目養雞人的感慨!聽後受益匪淺

一位盲目養雞人的感慨!聽後受益匪淺

  養殖本身就屬於農業,農業在中國是個傳統產業,也是弱勢產業,做農民的也是弱勢群體,而農產品又具有社會性,所以門檻低,誰想做,都可以隨時進來做,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小散戶型的也自然多,也就形成了非常不穩定的因素,農產品時而高漲,時而低谷不見底,當前的雞蛋價格低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是一個農民也沒有別的本事,在家鄉做了一個養雞戶,地地道道農民,現在也體會到在農村創業,真的不是那央視《致富經》電視節目,其中的致富人物那樣的好運氣,不是有貴人來相助,就是有好的家庭背景,要麼就是老天來幫忙。可能在做創業之前曾預想過千萬次的情形,但現實中還是有很多的無法預料事情。


一位盲目養雞人的感慨!聽後受益匪淺

一位盲目養雞人的感慨!聽後受益匪淺

  拋開那些有雄厚資本的,有官方背景的大養殖戶不談,他們都是公司的組織形式了,有相對較好的信息來源和市場把控。就以我來說,上輩幾代人都是平民,是沒有任何官方背景的,是用積攢了多年打拼的錢來創業,自然錢的數量也不是很多。懷著一顆“自己給自己當老闆,自己的給自己打工”的理念之心,想能快速的致富,選擇去創業——搞養殖。

  養雞,其實我就選擇了一個較低層的位置,這就意味著我的起步點很低,首先,對養殖沒有深刻的認識,沒有對規模小就意味著收益少的這種意識。當時的出發點就是錢少就做小一些點。農村有句俗話:“一頭牛是放,十頭牛也是放”。少也是那樣做,多也是那樣做,因為花的時間和精力是相同的。規模小了,其實也就限制了收入的增長的幅度。
養殖風險大,2011年9月份,我有過三天死9百隻雞,用大的飼料袋子裝著抬出去埋了。當時的雞隻有30-40天不算很大,損失特別重。但是對後期的影響大了,產蛋雞的數量就少了很多,特別是到了2012年的下半年,蛋價一路高漲,要蛋的電話打爆了,我只有望雞興嘆。雞的數量少,產蛋當然少,收益就限定了。

  養殖中的風險只有養殖戶個人來承擔,但上游的藥商、蛋商、飼料商,他們依舊要賺錢,他們處在上游。我認識的一個獸藥商,我開始養雞的時候,他是騎著一輛有拖拉機響聲般的摩托車,到我這裡推銷藥品,每次都是笑語盈盈。兩年後,他開著一輛“比亞迪”來賣他的藥。我依舊,他也依舊笑語盈盈,不過笑得更燦爛了。


一位盲目養雞人的感慨!聽後受益匪淺

一位盲目養雞人的感慨!聽後受益匪淺

  按我這樣的小規模2000只蛋雞,一個生產週期所餵養的飼料大約在20萬元,雞蛋的收購總額大約在30萬元,按最低有8%的利潤,那麼飼料商和蛋商就很輕鬆的在我這裡賺去4萬元,他們把風險留給了我,4萬元,要知道一枚雞蛋的純利潤不到一毛錢。需要用多少雞蛋來換呀,40萬枚雞蛋!即使我沒有掙到錢,他們也要從我這裡掙到這筆錢。

  原來是想自己做老闆,自己給自己打工,其實還是為別人打工,處在產業鏈低端的養殖戶為上在產業鏈高端的經銷商打工,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自己的一種心理欺騙。其實我還是在為別人在打工,而且更操心,承擔了更多的風險。

  總結:創業的第一步是選對項目,正確的項目才是成功的開始,每一個想要創業者,把眼光放在高一些的起點上,有創意的項目上,符合自己長處的項目上,確實找不到好的項目,那就安心的做好當前的工作,把當前的工作做到極致,自然會有成就,也不會比低端的創業差。有人創業搞養殖賺錢了,我做不一定就能賺錢,人與人是不一樣的,特別我們這樣的平民百姓,創業要慎重!

瞭解更多養殖知識和養殖小竅門,可以關注我,點擊頭像下方的私信,私信我,回覆“在”即可找到我,一次諮詢,終身獲得技術指導和技術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