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發展總部經濟的戰略思考

總部經濟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城市企業轉型升級的一種新模式。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寧波等城市都把發展總部經濟作為城市調整經濟結構、創新發展模式、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強力引擎,成效明顯。太原總部經濟發展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發展潛力巨大,要借鑑先進城市經驗,把總部經濟發展放到重要位置,制定特色化的總部經濟發展政策,進一步優化總部型企業發展環境,引進培育總部型企業,推動總部經濟快速發展。

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對太原轉型跨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總部經濟是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企業基於區域比較優勢原則,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將管理、研發、營銷、投資等職能總部與生產製造基地或服務基地在不同區域進行空間佈局,因總部集聚而產生的新經濟形態。總部經濟具有知識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強、集聚輻射效應大等特點。太原要破除制約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土地等瓶頸,迫切需要借鑑先進城市發展經驗,大力發展總部經濟。

1.發展總部經濟符合太原企業轉型發展的需求。在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太原的土地、人力等生產要素價格上漲以及資源、能源的高消耗使部分企業發展尤其是製造業企業發展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作為一種新的企業組織模式,總部經濟通過“總部——生產(服務)基地”空間分離,將企業的低附加值、高能耗的製造環節轉移到其他區域,留下企業的高端價值鏈,包括管理總部、研發和營銷機構等高附加值環節,可有效降低企業發展成本,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影響力。

2.發展總部經濟符合太原產業結構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總部經濟通過保留和吸引製造業企業的總部、研發、營銷等功能環節,可有效解決傳統工業區製造業“空心化”問題,促進製造業向高端環節轉型升級;同時,企業總部的戰略決策、投資管理、研發、營銷等各項經濟活動的運行,為金融、會展、中介、信息、法律、諮詢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提升了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和層次。

3.發展總部經濟符合太原城市功能轉型、品質提升的需求。總部經濟能促進上下游企業總部等高端資源要素和人才、信息等戰略資源要素的聚集,促進滿足總部發展需求的各類服務業的發展,推動城市傳統工業區向高端服務功能區轉型,提升城市創新能力和現代化形象,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二、制定特色化的總部經濟發展政策,引進培育總部企業在今年經濟工作會議上,太原市提出要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部分城區、開發區憑藉自身的資源稟賦優勢,從招商引資的角度吸引了一些企業總部入駐,總部經濟發展開始起步。但總體上講,總部企業尚未從自發集聚向自覺集聚轉變。發展總部經濟的重點是培育總部型企業,即企業發展具有一定規模,且總部與製造基地或服務基地分離的企業。太原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信息等高端資源,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區具有相當的競爭力。要制定特色化的總部經濟發展政策,堅持市場決定和政府引導相結合,支持企業發揮自身產業優勢,利用城市獨特的資源稟賦,走總部企業發展之路。大力引進和重點培育相結合,將發展重點放在引進培育國內外企業的區域性總部、職能總部上。

一是大力支持現有總部企業發展。目前,太原市有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兩家,山西焦煤集團和晉能集團,太鋼、太重等國內大型企業總部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102家,且大多數屬於總部企業。這些企業具有一定的基礎實力和競爭優勢,已建立起資本、市場、技術有效結合的持續發展模式,對全市經濟發展和產業調整產生良好的輻射與帶動作用。政府要針對這些企業發展做好服務工作,營造有利於總部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支持其發展壯大。

二是大力培育本土總部企業。要成立專門的產業轉移協調管理部門,鼓勵主城區中等規模企業,加強與城郊地區的分工合作,以完善的產業轉移服務體系,引導企業製造基地規模性外遷。如我市的高新區部分企業受發展空間限制,將製造基地外遷至清徐、陽曲等地,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強化了科研創新,推動企業向研發等高端環節提升。鼓勵總部企業通過品牌授權、特許經營、技術輸出等形式,構建跨地域生產經營體系,使企業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參與競爭。比如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市濱海新區設立了全資子公司太重濱海公司,作為重型裝備總裝和出口基地、研發中心,解決集團公司大型產品研發、總裝、運輸和出口的瓶頸制約,為集團公司的國際化建設和發展提供契機。

三是吸引外埠企業在並建立管理總部和區域總部。充分利用省會城市的人才、科技、金融、信息等資源優勢,大力吸引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等行業的總部企業,重點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跨國公司、中央企業及省內大型企業到太原設立企業總部、地區總部或職能型總部機構。探索在 CBD 及園區的產業升級過程中,實施“騰籠換鳥”戰略,將生產製造基地外遷騰退出的空間主要用於引進總部企業,使總部企業能在更大範圍內參與產業分工與競爭,提升城市資源的市場配置能力。創新招商模式,以園區招商、關聯招商、以商招商、駐點招商等方式,加強與總部企業的溝通交流,加快推進具有實力的企業以總部經濟模式進行佈局。

三、創優總部經濟發展環境,構建區域經濟合作新模式根據2006至2014年《中國總部經濟發展報告》對太原總部經濟發展能力的綜合評價,太原在全國35個主要城市中綜合排名居中,基礎設施、商務設施、研發能力、專業服務、政府服務和開放程度等6項二級指標中,較靠後的指標是政府服務和基礎設施指標。說明太原發展總部經濟的短板主要是政府服務和基礎設施,隨著太原創優政務發展環境、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未來發展總部經濟的空間和潛力較大。要大力完善城市基礎條件,優化發展環境,努力為總部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1.做好總部基地規劃,科學佈局總部經濟發展。建議對全市總部經濟發展進行統一規劃,整體佈局,發揮各個區域的比較優勢。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層級的總部企業對區位、基礎設施、商務配套設施的不同需求,科學規劃總部經濟聚集區。比如依託高新區,打造研發總部區;依託經濟開發區,打造現代製造業、物流業總部區;依託長風商務區、汾東商務區打造文化創意產業總部基地;依託迎澤區 CBD, 打造商業、服務業總部基地。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總部經濟發展硬環境。建設特色總部聚集區,為總部經濟提供空間載體,還要注重對總部企業空間佈局的規劃引導,規劃建設具有特色的總部聚集區,實現入駐企業的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如迎澤區就提出實施總部經濟“510”工程,即選出5個有行業影響力的企業為標杆,打造10個地理位置優、基礎條件好、服務功能強的商務樓宇為“總部經濟發展基地”,努力形成以區域龍頭為示範、重點樓宇為載體、品牌企業為帶動、優質服務為支撐的總部經濟發展新格局。

繼續加快太原道路、軌道交通等城市交通和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我市地鐵、城際鐵路等軌道城市交通建設,構建多層次的城市交通體系。儘快完成城區重點道路的改擴建,保障道路暢通,提高車輛出行速度。加快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降低信息溝通成本。加大商貿樓、寫字樓、酒店等商務配套設施的建設,極力打造高效、便捷的商務環境。營造良好的城市生態與人居環境,提升城市的整體品位。

3.創新政府服務,強化政策扶持力度,優化總部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議政府出臺總部企業的認證辦法和配套政策,在企業用地、融資、稅收徵繳、人員流動等方面給予鼓勵和支持。同時,根據總部企業不同性質、規模、貢獻度,制定優惠獎勵政策。可以設立總部經濟發展基金,對具有發展前途的總部企業在建設初期給予一定的租金補貼和資金支持。同時,創新土地徵用、稅收、金融服務平臺,完善政府與總部企業的聯繫溝通機制,建設多層次的交流平臺。

4.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總部經濟發展層次。企業總部的聚集和各項業務的開展,離不開金融保險、商務服務、信息服務、會計法律、現代物流等一系列專業服務業的支撐。構建完善的專業服務體系,打造現代服務業集群,是一個城市吸引企業總部入駐的基本保障和前提條件。要加快建設一批關聯度高、支撐能力強的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引導各類資本投向現代服務業,突出抓好現代物流業、金融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與先進製造業配套的生產服務業發展。

5.構建以總部經濟模式為主的區域合作機制。加強總部聚集區與製造業基地的功能合作,引導企業通過合作、收購、新建等方式在太原近郊區縣及周邊縣市設立生產基地和銷售網絡,促進產業空間的延伸。建立與省內各市經濟協作機制,減少對企業投資經營的阻礙,有序引導其企業總部或職能總部入駐太原,做到發展共贏、利益共享。加強與北京、天津以及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經濟聯繫,鼓勵其大型企業在並設立地區總部和職能總部,更好地融入不同經濟圈發展當中。 ■

太原發展總部經濟的戰略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