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烧饼不在德云社,他说的相声会被认可么?

有车有房有孩他娘


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烧饼这里还是可以脑洞一下,毕竟他在德云社,乃至整个中国相声界都是比较另类的存在。

烧饼很小就被父亲逼着学习曲艺,练过杂技,并且师从军旅艺术家来宝刚学快板,之后父亲卖房来到北京,把他托付给了郭德纲。从2004年开始,烧饼就没有离开过郭德纲半步,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

你不是我生的,但你是我养大的。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少年朱云峰绝对不是读书的材料,从郭德纲对他的描述,以及他自己展示的性格来看,这就是一个“东北魂淡”,爱好是惹事和找茬,有多动症和暴躁症的倾向。最关键的是,他对相声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和悟性。

烧饼最开始在德云社的定位,是有演员临时上不了救急用的,他早年基本没什么正经表演,除了快板比较擅长,说相声方面非常一般,有点死不开窍的味道。郭德纲一直以来没有少捧他,给他投放的资源也不比岳云鹏张鹤伦少,但烧饼一直就是这种状态,不温不火,相反舞台风格越来越失控。

烧饼扒马褂的次数在德云社是最多的,但一次比一次闹腾。最后一次是2016年钢丝节,说实话那是我听的最难受的一场节目,三个人的格局不是逗哏捧哏腻缝,而是两个大人拉着一条疯狗在台上溜,烧饼属于上头了之后自说自话自己走节奏的人,于谦跟郭德纲两个人生拉硬拽就是不入活,我还第一次见到郭德纲在台上撑不住,于谦主动把他换下来,结果于谦神一般的控场能力,硬是兜不住烧饼暴走。每次于谦递一个节骨眼,烧饼不搭理就算了,疯狂现挂甩一些毫无意义的小包袱,把一场表演弄得零碎至极。而且烧饼还在那场表演中贡献了一个所有徒弟辈不敢做的壮举,把郭德纲的包袱给刨了。

烧饼的优点其实是创作,弱点是表演。他的台风过于浮夸和自我,能够把任何人都搅和糊了。曹鹤阳早年是稳健型捧哽,给很多人搭档都没问题,并且跟烧饼刚开始合作的时候,也一步一个脚印,带着烧饼走。结果久而久之,他竟然被带垮了,一捧一逗变成两个疯子一起失控,可见烧饼的二人转功底有多深厚,搞气氛的同时,一起撒疯。

烧饼能够走到今天,完全是郭德纲不计回报的力捧,加上宠溺所致,换一个社团混的话,烧饼别说当队长走商演,估计小剧场憋屈着,久而久之被观众遗忘。既没有钱练一身肌肉显摆,更没有本钱找明星模特当女友,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因为烧饼说的不算是相声,而是对口二人转而已。


咸鱼茶馆


“一副好嗓子”和“吐字清晰”是相声演员必备的先决条件,而烧饼偏偏与这个两个条件背道而驰,实在不太适合从事相声这个行业,但谁让人家有一个好师父呢!

烧饼是郭德纲为数不多的儿徒之一,他十多岁开始跟随老郭学习相声,吃住在师父家里,是郭德纲亲自教导,受郭德纲影响最深的徒弟,没有之一。

因为从小对表演的热爱,烧饼在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非常刻苦,虽然生活中他是最调皮捣蛋的,但于学艺上他是一点儿也不敢懈怠的。

但,无奈的是烧饼长大后,嗓子变坏了,变成了一副公鸭嗓。如果放在以前,没有好嗓子,使不开“柳活”,就失去了吸引观众的第一个条件,也就非常不适合说相声了。

好在烧饼遇到了一个好师父,德云社遇到了一个好时代,这个时代是开放包容的时代,只要是积极向上、劝人向善的艺术,都会被公众所接受!



烧饼遇到了好师父,郭德纲给予早期弟子每一个人同样的机会,比如岳云鹏、张鹤伦还有烧饼,在同等资源下,岳云鹏率先走红,稳坐“德云一哥”交椅,张鹤伦也成了德云社的顶梁柱。大红大紫,而烧饼却和他们两个人有很大的差距,真是“小红靠捧大红靠命”啊!

但无论如何烧饼在整个相声行业来说,还是很有名气的,他有小剧场演出,有商演,还有代言,出名了也挣钱了,这一点又证明了有一个好师父的重要性。



如果烧饼不是德云社的演员,他的相声被认可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了,因为在德云社以外有很多很出色的相声演员,他们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来推广自己,一直默默无闻的在坚持着。


如果烧饼也在这个行列里,他连坚持下去的必要都没有,你觉得呢?


于小小


会的因为呀很多东北的相声爱好者与票友在相声表演中都会有一个通病——就算表演的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相声作品,也能够让观众从言语间、眉宇间感受到一股浓烈的小剧场二人转味儿~

这股味儿跟带不带口音无关,是由内而外散发的,那股劲儿是骨子里的,是多少年成长环境造就的~


而如朱云峰、张鹤伦就是这样的人~

包括长相,如果接触各地的人多的话,不同地区的人长相都是不大一样的,东北人的普遍长相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东北人,跟华北人长相是有区别的,跟南方差异更大~

也就是说:我操我特么一看见烧饼那


张脸就感觉自己到了四平市人民剧场二人转演艺大舞台,台上有个秃头光膀子穿反光背带裤差色袜子歪嘴斜眼装傻满场跑满场翻跟头讲黄段子扇自己嘴巴骂拉弦儿的老头表演喝啤酒学赵四儿再请上个女的俩人一顿荤口合唱个网络歌曲之后鞠躬下台,这样的演员相声水平能好??!!


国民初恋宁


烧饼如果不在德云社,这个看起来是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只不过其中的脑洞真大,牵涉到各种相声利益以及相声行规应该是题主所始料未及的。实事求是的讲,如果烧饼不在德云社的话,他的相声状态很难被观众接受。



烧饼曾经也有过巅峰时期

很难想象,德云社的烧饼其实在很早之前的人气要比现在大得多,甚至在那个时候他是仅次于何云伟和曹云金的存在。

在小的时候烧饼尽管长得难看,而且眼睛也很小,可是没有经过变声期也没有经历过倒仓,声音听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那个时候的他台风也非常的稳,属于小可爱型的,往台上一站,观众就会不自觉的给他鼓掌,甚至有的时候其他的相声艺人在舞台上表演时,台下的观众会扯着嗓子让烧饼上台来一段。

这也能够看得出来,烧饼在小时候的人气之旺,难以想象。而且小时候的烧饼尽管没有自己的固定搭档,可是与自己的师傅与于谦高峰他们都说过那么一两段场面效果都非常好。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烧饼早期与德云社相声艺人合作的视频,能够看得出来,观众对于这个小机灵鬼还是很喜欢的。


变声期把烧饼给毁了

不得不说的是,在历经变声期这一段比较尴尬的事件之后,烧饼的嗓子变得十分的难听而且刺耳,有人曾经归纳过听烧饼现在的相声就跟小刀划玻璃一样。

而且烧饼现在在舞台上变得急躁了很多,又吵又闹,更要命的是烧饼的搭档,也不能够及时的控场,通常是烧饼一闹搭档也跟着闹了起来,整个舞台就跟炸了锅一样。

这样的相声它的场面效果很差,而且有时候明明很好的一个包袱,到了烧饼嘴里,观众往往会不明所以,不知道烧饼在说什么。

如果烧饼没有在德行社这样一个大的舞台之下,没有德云社这样的一棵大树,烧饼的表演相声的艺术很难被观众接受。

当然值得夸奖的是近年来烧饼的台风正在渐渐的沉稳,前一段时间在小剧场听烧饼与自己的搭档表演相声的时候,台风与之前相比好了很多。


结语没有谁一出生就是相声天才,只要自己肯努力肯用功,日积月累加以扶持,日后必定能会有所成就。期待烧饼在相声舞台上越来越好,也期待他能够创造出更好的相声段子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