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发现民间有许多书法高手想入却入不了中书协会员,怎么办?

华埠聚焦


加入中书协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中书协主办的国展、届展来获取资格,当然,近些年还有一种是书法考级,也是一条路,不过笔者认为书法考级过于学科化、机制化。即使获取了资格却很难被社会认可。所以,还是靠投稿参展来得更实在。

书法作为艺术门类实行大赛海选制确实难以做到多么公平公正。这一点令许多人颇有微词。但笔者认为还是要放平心态,因为这里面有不可避免的合情而不见得合理的因素。作为想跨进这道门槛的我们普通人,只有扎实的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所谓高手,这个定义也很不明确,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即使真正的高手也会在低劣的审美面前不值一提。

中书协的大展评委虽然也带有个人主观臆断性,但如果真是高手之作还是不会轻易沧海遗珠的。

笔者在这里主要想回答一些国展的投稿须知,如何避免失误。

1、仔细审查征稿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创作。

(1)、看清截止日期,不要过期,哪怕过期一天都不行。截止当天投递也有风险。最好选择截稿前一周左右,早了也不好,太早收稿少,有遗失的可能。最好用顺丰或中国邮政特快专递。

(2)、看清要求作品内容有没有命题或提倡内容。如果没有命题的和提倡内容,选题一定要健康向上。

(3)、看清书体要求,是不是书体专项展,是不是限书体。

(4)、看清尺寸要求,不要超标。

(5)、看清有没有附加项,如除创作作品外,近年来有时还要要求投一件临摹作品。

(6)、下载作品登记表和疑难字出处表并认真填写,身份证复印件等。

(7)、看清投寄数量,近来大都要求一次性投寄一件或两件不同书体。

(8)、看清是不是有形式要求,比如册页、长卷可不可投,如明确注明不可投一定不要投。特别是长卷或横幅作品尽量不要投。

(9)、邮寄前最好用装裱机压平,采用卷筒包装。

2、关于材质和形式感及其它

(1)、近年来对于过分拼接花哨的作品比较抵触。但完全没有拼接,整张白张也不现实。所以用纸尽量不超两种颜色,不可用对比色和或互补色。

(2)、用纸要厚一些的好纸,但最好不要用粉笺,容易折皱破损。

(3)、拼接时一定要保障不易开裂,最好让装裱店根据你的意图制作。

(4)、不要过分渲染制造肌理效果,那种手法基本已经过时,容易弄巧成拙。去选用较好的淡雅的纯色纸为好。多买几种回来反复比对配色。不要选用色彩斑斓的碎花纸或连续纹样纸。

(5)、慎用黑纸白字,模拟碑拓效果,以及试图仿碑贴形式,显得幼稚。尽量保持落落大方,素雅清新。不要一味在纸上寻求视觉冲击,会喧宾夺主,给自己制造主题不突出的问题。

3、书写主题

(1)、尽量避免所谓的“展览体”。展览体多指大字,千人一面。如果写大字力不从心最好不要写。

(2)、尽量避免受历届国展获奖作者的负面影响。一般模仿高手只徒有形式。

(3)、一件作品上最好不要超过三种书体。题、跋、款与正文主题不要抡戏。

(4)、尽量不要照抄别人曾经发表的作品,会有有心人把你挖掘出来。

(5)、用印不要过大、过多。尤其是见缝插针。

(6)、印章水平尽量高。印章风格与投稿书风要匹配。

(7)、作品整体章法要大方,善于留白。不可密密麻麻无透气处。

(8)、根据书体安排字距、行距。

(9)、慎用朱墨或其它颜色的墨。

以上只是投展注意事项,未尽事项随时补充。此答虽然琐碎,但笔者认为有时也是成功与否的原因所在。但最重要的还是手要真高,重点还是在书写水平上。这个话题就太宽泛了。这里只回答,假如真是高手的情况下不致于在大展上因为这些小问题而失之交臂。这样回答也许是更切题。至于书法本身的问题有时间另作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