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战洪图“下它七七四十九天”的阶级敌人,强娶红牡丹的亲爸


他是战洪图“下它七七四十九天”的阶级敌人,强娶红牡丹的亲爸

昨重看长影1980年影片《红牡丹》,聊几句老演员孙树林。英姿飒爽、泼辣刚毅的杂技艺人,百花园里最鲜艳的红牡丹是长影演员姜黎黎窜红戏。看过影片的网友都知结尾处,马戏团老板皇甫义强迫红牡丹成亲晚上,偶然间发现了那支当年他亲手插妻子头发上的信物、一根银簪,才知强娶的小老婆,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这一沉重打击,宛如晴天霹雳,顿时使他既惊惶又痛楚,立即翻身上马追赶逃去的红牡丹。红牡丹重重地打了追赶而来的皇甫义两个耳光,责令他跪在母亲的荒坟前,趁他在风雨中羞悔交加之时,毅然朝着自己该走的路飞驰而去。这样的结尾,给观众留下了不尽的余味。

他是战洪图“下它七七四十九天”的阶级敌人,强娶红牡丹的亲爸


孙树林扮演的这个皇甫义,有着独特而鲜明的个性,表现出苦斗、丧良心的江湖曲折路。他出身贫寒却野心勃勃,离家出走后,尔虞我诈的黑暗社会把他由一个穷苦人变成贪婪狡诈、唯利是图的马戏团老板。看到别人的大洋楼馋涎欲滴,做梦也要成为一个走南闯北的大马戏团班主。他信奉的人生哲学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不丧良心不发财。趁人之危,廉价买下王莲后,用皮鞭和木棍进行惨无人道的残酷训练,红牡丹成为马戏大明星、摇钱树后,他靠这个资本,幻想进香港、下南洋,抓它个满载而归。他虚伪又善于权变,时常装出假仁假义的面孔,花言巧语收买人心,实则竭尽两面三刀之能事。在权贵面前,曲意逢迎,阿谀献媚。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企图把红牡丹献给权贵作妾,自以为做成了一笔大交易,可以实现他的黄粱美梦时,就阴险狠毒地投石下井,不惜置人于死地。然而阴谋未遂,反致破产。于是又心生毒计,妄图以强娶红牡丹为小老婆的卑劣手段,为他的东山再起卖命效劳。

他是战洪图“下它七七四十九天”的阶级敌人,强娶红牡丹的亲爸


孙树林(1929 年出生,天津人)是河北话剧团著名演员。从1949年冀东区建国学院文工团从艺开始到1984年河北话剧院退休,30多年艺术生涯中,曾成功扮演过70多个舞台形象,尤其在《红旗谱》扮演的地主冯兰池,《红岩》国民党特务徐鹏飞,《雷雨》资本家周朴园,《战洪图》富裕中农业茂,《艳阳天》反革命分子马之悦等角色,更是塑造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参加执导的《艳阳天》《于无声处》等优秀剧目显示出朴实、细腻、深沉的导演风格,多次获奖。从1965年涉足影坛以来,参拍的《幽谷恋歌》满腹猜疑的乡警大队长过山龙,《马可波罗》苦学英语的马可波罗侄子阿尔干,《张灯结彩》嫁女儿要双份彩礼、唯利是图的农村大伯,《风云初记》仇恨群众抗日运动,与汉奸勾结搞阴谋破坏的地主田大瞎子等9部影片中,跟他舞台角色一样,多演反角或阴阳面人物,个性鲜明,不流于脸谱化。

他是战洪图“下它七七四十九天”的阶级敌人,强娶红牡丹的亲爸


长影1965年和1973年两个版本电影《战洪图》中有个富裕中农,名字从业茂到王茂,都是孙树林演的。片子讲的是乡亲们在支书带领下抗洪抢险,扒堤分洪,重建家园的故事。65版主要围绕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国家,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展开冲突,基本上没有什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那个业茂至多是个被嘲笑的自私自利人物,为了保住自个新买的自行车不被洪水冲走,把生产队用来鸣警的大钟放了下来,吊上了他的车子。业茂的所作所为,还挨不上“阶级敌人”的边儿。到了73版升级了,变成了割电线破坏分洪,被人发现动刀子的阶级敌人,王茂既自私可恨,又愚昧可笑,那句“下吧下吧,下它七七四十九天我才高兴呢”狠话台词,想必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吧,哈。

他是战洪图“下它七七四十九天”的阶级敌人,强娶红牡丹的亲爸


我印象较深的还有影片《锁龙湖》被树先进典型的黄家洼大队原支书,他依靠北京人艺老演员马群那个县长、还有地委某副书记后台,重副轻农,重钱轻粮,大搞一言堂。表面上和善民主,实际上打压“万人喜”迟志强、后任书记宋晓英这些反对者。县委书记李仁堂调查时,他谎话连篇,企图瞒天过海,掩盖事实;真相被揭时,他弃卒保车,出卖白英宽那角色。私自分红时,大耍两面派,亲信们“多劳多得”,反对者按规定处罚,一会儿唱黑脸,一会儿唱红脸,假腥腥扣下自个工分送钱给老农“杜德夫”,扮作尊老的好人;宋晓英夺权,木已成舟,依然跟走资派县长一起密谋,还想东山再起,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