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心窮的3種跡象

一個人心窮的3種跡象

作者 | 墨子小姐

來源 | 富書(ID:zhongchoudushu)

人窮不可怕,心窮才可怕,一個人心窮有以下三種跡象。

1

我窮我有理

你富你活該

近日,一則15歲快遞少年騎三輪車撞上寶馬車的新聞引發熱議。

杭州的黃女士在回家的路上,寶馬車被一輛送快遞的三輪車撞上了,騎車的是一名15歲的少年,發生事故時少年一邊騎三輪車,一邊在低頭玩手機。

黃女士發現少年後,一直按喇叭提醒,並停下來車,但少年依舊沒反應過來,直接撞向了黃女士的車,黃女士左前車燈外殼破碎,車損約13000左右。

事發後對方拒絕賠償,後經交警協調後黃女士做出讓步,讓對方賠償4000元。

但到了約定的賠償日期對方還是未賠全,黃女士打電話過去,沒想到當時撞車的少年居然說:

“ 你這麼有錢,你也不差這點錢,為什麼一定要讓我賠,而且說上次撞了保時捷都沒有賠這麼多,你為什麼讓我賠這麼多。”

少年這種“我窮我弱我有理,你富你強你活該”的態度,讓黃女士和一眾網友十分憤怒。

  •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讓步是善良,不讓是無可厚非,憑什麼你生活困難,你年紀小,我就一定的慣著你?

其實生活中不乏弱者勇於承擔責任而獲得福報的事例,即便沒有承擔的能力與勇氣,以弱者姿態說明自己的難處也能獲得多數人的同情與理解。

但是,因為貧窮而理直氣壯,因為弱小而百無禁忌,就會突破基本的道德底線,這時給他們的觀感就不是同情的理解,而是本能的厭惡。

我窮、我弱、我小,所以全世界都得讓著我、護著我、給我特權,即便是我錯了、我不對,你也不能讓我受罰,這是典型

“弱者婊”的道德綁架。

“我窮我有理,你富你活該”,這是一個人心窮的第一種跡象。

2

把貧窮變成謀生武器

我高中時期,校門口的街道上常年有一個30歲左右的婦人,帶著四五個孩子六七歲大的孩子在行乞。

剛開始,每次經過我都會在孩子們的碗裡放上一兩塊錢,或者給他們半個饅頭、一塊餅,但是漸漸地我對他們充滿畏懼,甚至遇見他們會選擇性繞道走開。

可能因為不經意間表露出的善意,後來每次經過孩子們身邊,身後的中年女子都會暗示他們“上”

於是四五個孩子一起衝上來抓住我的衣角,一臉委屈地盯著我看,每次都要拿到錢才肯鬆手。

不只是我,學校大多數同學都曾經遭遇過他們的圍堵。

有時候沒帶錢或者錢給得少,他們就會向你投來怨念的目光,眼神中露出的不滿和憤恨,令人不寒而慄。

有一次,一個同學在被圍堵得忍無可忍,說了一句“你們讓開,不讓開我報警了”。

後面的女人立馬起身拿起身邊的一塊石頭,惡狠狠地說:

報啊!報啊!你報啊!年紀小小,心就那麼歹毒,長大了嫁不出……

還有一次,錯過飯點的同學從超市買了一塊麵包出來正準備吃,一個小乞丐上去拉住她的衣服,同學分了一半面包遞給他,他說“你吃過了,重新給我買一個”。

同學回了一句,“我沒錢”,小乞丐踢了同學一腳之後,迅速跑開了,一邊跑一邊罵罵咧咧。

  • 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把窮和弱當作自己的資本,並將此作為破壞規則和肆意撒潑耍賴的武器。

學生時代,我們也許都遇到過這樣的人,蹭吃蹭喝蹭衣服蹭發水,可以用蹭解決的絕對不會用買的。

一旦你對他的行為稍微表示出一點不滿,他就會立馬回擊你:

“你家庭條件那麼好,我用你一點東西怎麼了?怎麼心眼那麼小?”

更有甚者會滿世界去傳播你摳門、沒愛心的“惡行”

窮不是問題,以窮為榮、窮得理所應當才是問題,把窮當做求生的手段、以窮賣窮,實則是無賴、貪婪的表現。

把貧窮變成謀生武器,這是一個人心窮的第二種跡象。

3

把貧窮當成炫耀的資本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社會上開始掀起起一股“弱者有理”的風潮。

於是不少被善意庇護的

“窮人”變得肆無忌憚起來,“我窮我有理”成為這些人最堅硬的武器。

炫富之後,朋友圈開始流行“炫窮”,紅包乞丐、哭窮賣慘的“可憐人”隨處可見。

一些年輕的女孩通過“炫窮”,得到了幾頓免費午餐和幾次免費出國的機會;

也有的人通過哭窮,收穫了別人三毛五塊的微信紅包,得到了一些直接收入,但是折損的是不可逆的人格形象。

齋藤綠雨說:“誇耀貧窮,比誇耀富裕更卑鄙。”

因為“炫窮”背後隱藏著,不勞而獲、不思進取基因,一旦貧窮成為炫耀的資本和砝碼後,這些基因就會狂野生長,成為懶惰和貪婪的幫兇。

朋友小慧是一名基層公務員,參加精準扶貧的工作已經兩年,她說這兩年中發生了很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每次開民主評議會議,總會有村民因為爭奪貧困戶的名額而發生爭吵,甚至大打出手。

一些村民因為選上貧困戶而覺得臉上有光,而落選的人則會憤憤不平地表示,“我家比他家更窮呢。”

在扶貧政策面前,有的經濟條件不錯,甚至已經在城裡買車買房的子女,不惜將自己的戶口和父母的戶口剝離開,讓父母獨立為戶住回黑燈瞎火的老房子裡,就為了爭取一個貧困戶的名額。

有的家庭,家中住著寬闊的小兩層,生活滋潤,卻一直抱怨從來沒有得到過政府的照顧、政府扶貧政策不公,和工作人員吵得不可開支。

  • 不以“貧”為恥,反以“貧”為榮,這是最常見的貧困文化。

扶貧先扶志,比物質貧困更可怕的,是思想和心靈上的貧瘠。

人際交往中,這種愛貪小便宜、以窮賣窮的“弱者婊”

更是數不勝數。

把貧窮當成炫耀的資本,這是一個人心窮的第三種跡象。

4

人窮不可怕

心窮才可怕

“寧欺白鬚翁,莫欺少年窮”,人窮並不可怕,經濟上的困窘都只是暫時的,可怕的是人窮心也窮。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人窮志不窮”,唐代詩人王勃說“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窮要窮得坦蕩,窮得令人肅然起敬。

但現實中,很多人不僅人窮志短,還無賴。

“我窮我有理”的典型思維裡,好像只要我生活狀況不好,比我有錢、比我過得好的人,就全部欠我一個愛的抱抱。

在他們的世界裡,我窮我有理,你就應該讓著我,你不給我佔便宜、不給我特權,就是為富不仁、恃強凌弱。

就像前文中的少年,就是典型的人窮,心也窮。

不守交通規則、沒有責任意識、沒有契約精神、不履約守諾,將窮作為逃避責任的護身符,這樣的少年讓人怎樣做到“莫欺少年窮”?

身窮不會禁錮一個人的人生,只要有人窮志不窮、知恥而後勇的信念,就有憑自己努力跳出貧窮的可能。

  • 人可以窮得坦蕩,但是請別窮得消極,窮得冠冕堂皇和理直氣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