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描述中的这幅书法作品,有没有二维码的效果?知道他的作者是谁吗?

子衿书法


这幅书法作品,是一幅草书斗方,作者就是“乱书博导”王冬龄先生。

斗方是常见的书法章法一种,通常为正方形或者接近正方形,加上王冬龄的乱书写得密密匝匝,黑压压一大片,确实有二维码的效果。


这幅字,经仔细辨认,写的是李白诗《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那么这幅书法究竟写得怎么样呢?

我认为王冬龄这幅字(图一),比较接近他以前的书写状态,没有他后面写得“乱”!这幅字基本上竖有行而横无列,字距较密,追求的是一种黑白空间对比,营造了一种“乱石铺街”的效果,算是草书作品的大胆尝试,比他的乱书好多了!


至于王博导后面写的乱书,就比这个就更加狂乱了,可以看图三、图四比较一下,一行压着一行,像麻绳一样互相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看了让人天旋地转、头晕三天!

个人观点。王冬临这幅“二维码”草书写得怎么样?欢迎读者朋友们留言交流!


麓风轩


王冬龄,其实我还是相信他有相当的书法功力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书法重新进入大众文化生活之中,适时举办了"全国大学生第一届书法大赛",时过三四十年,我们来审视当年的作品(包括名家的题字)都能感受到一股正本清源的书卷气和美感。曹宝麟的米体行书,沈培方纵横捭阖的行草,李跃年大拙若神的颜字,当生也包括王冬龄充盈劲挺的草书,这都是当时一等奖啊!这一展成就了诸多名家,成了近二三十年书坛的中坚力量,或在书协任要职,或在高校任导师。

只是没想到你们有的迷失了,有的堕落了,有的同流合污了!

曹宝麟的绝美行书沾上了烟火气息尚为一流水准;而沈培方令人绝倒的草变成病弱游丝的松散劣字;李跃年的颜字也变得粗糙无神;而我们王冬龄先生劲挺娇健的行草则先是单字上缠缠绕绕,进而通遍纠缠不清如死蛇挂树,最终不分黑白挤成墨猪一团!

中国书法崇尚的风清气正、迅捷飘逸、灵动遒美都到哪去了?感觉王冬龄教授带领我们越走越密,越描越黑,越走越黑!

越走越黑,现在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至暗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