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在乎胡蘭成的渣嗎?

詩莫顏


在張愛玲認識胡蘭成之前,胡蘭成已經是一副花花公子的形象,人生有過不少女人,可是為什麼,在胡蘭成還有婚約的情況下,張愛玲依然還要和他結婚呢?

(影視中的胡蘭成)

1925年,19歲的胡蘭成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了鄰村女子唐玉鳳。當時胡蘭成才做小學教員不久,是個籍籍無名的人。再加上他家境普通,根本沒有人把他放在眼裡。

後來,胡蘭成又到燕大做旁聽生,在同學斯頌德家接受他們的供養。在那段時間裡,他和斯頌德的妹妹關係曖昧,以至惹得對方家長頗為悅,他只得離開斯頌德家。

1932年,唐玉鳳病重時,胡蘭成以“出外借錢”為由,躲在外面不肯回家,更不要說照料她了。待唐玉鳳歿後,胡蘭成在《今生今世》中感慨,他為唐玉鳳買的棺材,那真是太好了。

1933年,喪妻不到一年的胡蘭成,很快又續娶了全慧文。

緊接著,由於受到汪精衛賞識,胡蘭成成為了汪精衛的筆刀吏。待汪精衛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建立汪偽政權後,他被任命為宣傳部政務次長。

1943年,胡蘭成第一次讀到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便被她細膩冷靜,世事洞明的語調所驚歎,因此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1944年,胡蘭成由於和汪精衛政見相左,遭到拘捕。

不過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很快被釋放。隨之他便輾轉打聽到張愛玲在上海的地址,興沖沖趕去拜訪,結果吃了閉門羹,只得悻悻留了紙條,掃興而歸。

沒想到的是,次日胡蘭成便意外地接到張愛玲準備登門拜訪的電話。隨後,兩人在胡蘭成的陋室裡第一次見面。

(胡蘭成與張愛玲舊照)

當時的胡蘭成已是38歲的年紀,他身材挺拔,瘦削的臉上掛著一副黑框眼鏡,顯得頗為儒雅。這樣的外形,自然是不招人厭惡的。

除此外,胡蘭成風度優雅,對張愛玲彬彬有禮,在細節上又體貼周道。同時他又極健談,他高談闊論,風趣又幽默,且很有見地,這種種無不讓張愛玲歡喜,

於是,一向自恃甚高的張愛玲,居然安靜地坐著,聽他說了5個多小時,才意猶未盡離去。

緊接著,禮尚往來,胡蘭成自然免不了回訪。一來二去,兩人相聊甚歡。胡蘭成更是在離開張愛玲後,激情難卻,寫了熱烈的詩和信給張愛玲。

很快兩個人都被愛情驅使著,談起了戀愛。

在愛情裡,張愛玲對胡蘭成是仰視的,她曾明明白白地寫過戀愛的心跡:“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當時的胡蘭成是有婦之夫,在愛情裡的張愛玲並不計較,她要的是胡蘭成的心意。所以僅數月之後,他們便火速地結了婚,不過由於胡蘭成尚未解除婚約,所以他們拿不到合法的證明。張愛玲便做了一份婚約,算是兩個人結婚的證明。

這一年,張愛玲不過才24歲,只因胡蘭成允諾給她“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日子,她便不管不顧地把自己交給了胡蘭成。

張愛玲年幼時,由於父母對她太過疏忽的緣故,心裡對愛極為缺失,不懂得愛是什麼。所以,當這個成熟穩重的男人給予她關注和關懷時,她打心眼裡感激又感動,盲目地認為這就是愛,而她更是拿出全身心來更熱烈地回報胡蘭成的追求。

(張愛玲舊照)

在張愛玲的眼裡,胡蘭成便是她的“現世安穩”。

然而,在胡蘭成看來,張愛玲不過是他玩弄的眾多女性中的一個。

胡蘭成對女人一向不嫌多。但凡有機會,他總要發展戀愛。比如他在和張愛玲結婚3個月後,才到武漢不久,便打著戀愛的旗號,和漢陽醫院年輕貌美的護士小周出雙入對,同居在了一起。

胡蘭成並不避諱他和小周的戀愛。在回到上海後,還向張愛玲坦白了這段情事。

張愛玲一向驕傲,雖然心裡酸楚之極,但臉上卻風清雲淡,一派平靜的氣象。

隨著日本戰敗在即,在汪偽政府中任職的胡蘭成,亦成了漢奸身份。受到影響後,不得不東躲西藏。縱是如此,他也依然風流快活,和舊日同學的繼母範秀美同居在溫州。

由於擔心胡蘭成的安危,張愛玲在胡蘭成的朋友那裡打聽到胡蘭成的下落後,隻身趕往溫州去看望他。對於張愛玲的到來,胡蘭成大吃一驚,又強作鎮定,但聰明的張愛玲還是看出了他和範秀美的不尋常。

對於胡蘭成的數次背叛,張愛玲自忖實在傷不起。儘管她對胡蘭成仍愛意綿綿,但經過一年半的深思熟慮後,還是給胡蘭成寫了一封絕別信,結束了她和胡蘭成這段閃婚。

胡蘭成後來曾到上海找過張愛玲,不過那時張愛玲已遷走多時。

到香港後,孤寂的胡蘭成又給護士小周寫信,然而此時的小周已嫁為人婦,再也不可能陪他談情說愛。

後來,胡蘭成又遷居日本,在寂寞的時候,他還數次給在美國的張愛玲寫信,只是張愛玲遵守在絕別信中所言:“你不要來尋我,亦不要給我寫信,縱是寫了,我亦是不看了。”

1958年,胡蘭成寫成《今生今世》。他在書中不光寫了張愛玲,還寫下了另外7個女人。

在字裡行間裡,並不見胡蘭成對張愛玲有歉意的表示,有的只是他在回憶時強壓心中的得意之情。難怪他把這本書寄給張愛玲後,張愛玲連看都沒有看,就扔在桌子上了。

(參考史料:《今生今世》《張愛玲傳》)


張生全精彩歷史


張愛玲在不在乎胡蘭成的渣,我覺得結婚時,張愛玲是不在乎的,離婚時,張愛玲是在乎的。

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彼時,張愛玲在文壇嶄露頭角,便得到了賞識她的人。

只因看了張愛玲的《封鎖》,胡蘭成便在心裡記下了這個人,蒐集她寫的一切文章。終於得到張愛玲的地址時,胡蘭成應該是歡欣雀躍的。乍一見,胡蘭成沒有想到寫出那麼精彩文章的人,竟然是個小姑娘。

張愛玲把胡蘭成當成文學前輩來交流,胡蘭成把張愛玲當作文學愛好者來交往。此時,不能說彼此愛慕,只能說彼此愛慕對方的才華。

漸漸地,張愛玲越來越傾倒在胡蘭成的細心、成熟與才華中,難以自拔。他們結婚時,胡蘭成還有一妻一妾,張愛玲並不在乎。她願做塵埃裡開出的花來,那朵花只為他綻放。

胡蘭成得意地說:“我已有妻室,她並不在意。再或我有許多女友,乃至挾妓遊玩,她亦不會吃醋。她倒是願意世上的女子都歡喜我……”

張愛玲說:“人生是一襲華麗的袍子,裡面爬滿了蝨子。”

婚後,你儂我儂的日子還沒有過夠,胡蘭成就逃難到武漢,躲避空襲和追殺。在逃荒的日子裡,風流成性的胡蘭成亦不閒著。他勾搭寡婦,又招惹護士小周。即便張愛玲去看望他時,他亦不避諱。後來,竟然大言不慚地告訴了張愛玲。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女性,張愛玲內心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只是愛他之心依舊熱烈,張愛玲對這份愛還存著一絲絲幻想。希冀著,胡蘭成可以在自己和別人中選擇自己而棄別人。誰知,鬧到最後,打了架,分了居。

張愛玲的心不停地在滴血,她做了撲火的飛蛾,卻沒換來別人的憐惜。最終,她寫下了訣別書,還奉上了30萬的分手費。胡蘭成的渣是她低到塵埃裡,也不能喚回頭的,所以她只好離開。

有人說,張愛玲愛上胡蘭成本身就是個錯誤。只是張愛玲從小缺愛,母親在她四歲的時候就出了國,父親後來又娶了小,她就像在夾縫中生存一樣。她既沒有得到過母愛又缺乏父愛。十幾歲的時候,她便從家裡逃了出來再也沒有回去過。所以,原生家庭給張愛玲的影響是越缺乏什麼,越希冀什麼。這也是張愛玲兩次婚姻都選擇了大自己十幾歲的男人的直接原因。


閒庭落讀書


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之長女。她雖然出身豪門,衣食住行都有人伺候,外人眼裡讓人羨慕的千金大小姐。

但父母的離異,打破了這種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以及父母對她愛的缺失,導致她的性格孤癖,不愛言語,不善交往際。

胡蘭成出身貧寒,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在文壇上小有名氣,會討女人歡心,風月高手,最主要的是他對張愛玲的作品理解深刻。

胡蘭成閱人無數,對於喜歡的女人他是志在必得。前面說過張愛玲性格孤寂,不善言談,一生缺少父愛,這種性格的缺失讓她誤以為找到了懂她,理解她的男人。

張愛玲婚後不久,胡蘭成被調往南京,在那裡忍不住寂寞跟一個護士搞在了一起,還時不時地跟張愛玲炫耀,觸及了張愛玲的底線,但她一直忍著,愛情有時候是會讓人失去理智和判斷力的,她那麼高傲的一個人,為了他能卑微到


低到塵埃裡,我想她一定是在乎的。

眼看著渣男無法挽回,高傲的她卑微的太久,才毅然決然地提出分手永無交集。

張愛玲的追求獨特,我們不能用普通人的思維與羅輯去分析,判斷她的苦與樂。


喜歡瑜伽的廚娘


張愛玲在乎胡蘭成的渣嗎?說不在乎是假的。那麼,當張愛玲知道了胡蘭成是漢奸,而且,在明知胡蘭成家裡已經有了兩妻一妾的情況下,為什麼張愛玲還要答應胡蘭成的追求呢?其實,這跟張愛玲從小缺失父愛以及安全感有關。

在張愛玲十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母親去了國外留學,父親整日吃喝嫖賭,根本就不管她。在張愛玲十四歲那年,她的父親再婚,她發現自己很難融入到父親的新家庭裡去。後來,因一點小事,張愛玲與後母發生口角,父親責打併把張愛玲拘禁了半年。半年後,張愛玲找機會逃到了母親那裡。雖然她自由了,但是,在她的心底,這件事已經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後來,張愛玲遇到了胡蘭成。胡蘭成在自己已有兩妻一妾的情況下,用盡各種追求手段,終於讓張愛玲和他相愛並結婚。但,讓張愛玲沒想到的是,在他們結婚僅僅四個月之後,胡蘭成就連續出軌兩個女人,張愛玲的心徹底碎了。在離婚前,張愛玲給胡蘭成寄去了自己的全部積蓄三十萬。之後,這段婚姻,以張愛玲一個人的孤單落寞而收場。

在張愛玲的內心深處,一直期待一個才華橫溢,既能給她愛情,又能像父親一樣給她安全感和依靠的男人。而胡蘭成,一開始給張愛玲的恰好就是這樣的錯覺。“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也許,這正是張愛玲對胡蘭成寬容以及念念不忘的原因。





夏紫蟬


借用毛姆《面紗》裡的一句話來回答吧: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
張愛玲愛胡蘭成的時候,是真真低到了塵埃裡。因為愛,所以面對他的渣時,她不是不在意,更多的是無奈。

胡蘭成在和張愛玲結婚前已有三任前妻,張愛玲本以為她是特別的,可以讓他從此收心。兩人從認識到結婚,不過是一個夏天的事情。在婚書上,胡蘭成也曾寫下"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這樣的甜言蜜語。

誰知一個月後他便有了婚外情周護士。 張愛玲自然很傷心,但是胡蘭成卻將她的難過視為炫耀的資本,"我說小周的好處,連愛玲那樣的自信,亦且妒忌……" 後來,胡蘭成又勾搭上大戶人家姨太太範秀美,日本有夫之婦一枝……

張愛玲終於醒悟,和胡蘭成離了婚。還給了他三十萬的生活費。 就這時的張愛玲而言,她對胡蘭成還是有愛的,雖然他的“渣”極大地傷害了她。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便不在乎他渣與不渣了,因為不愛了。

在她的遺作《小團圓》的前言中清楚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拒絕世人將她的作品與胡蘭成聯合在一起。

她還曾涼颼颼地說過一句話,足可見她的態度:今天有兩個好消息,一是收到了稿費,二是胡蘭成終於死了。



張荔枝呀


張愛玲的書是近年來集中讀的,讀第一本時驚為天人,對人性負面的深刻認識,尤其是對女性心理的挖掘與把握,真真是天才。但讀的多了,其實也就那麼窄的範圍,病態的刻毒使我沒有了繼續深入的興趣,緣分就這樣了。對她一直單身及與漢奸文人同居,也不感到吃驚。農村有句粗話,魚找魚,蝦找蝦,老鱉找的是王八。就如現在某此女人愛找流氓,受虐狂離不了天天打她的男人,用正常的眼看她們難免同情,其是人自已樂在其中,這也許就是張胡的關係,說不來誰渣

近年來,渣男成了熱詞,女人愛的銘心恨的刻骨,男人更是豔羨的要死,原先只夢想皇帝的三宮六院,佳麗上千,可惜只有做夢的份,現在突然發現了渣,原來如此低層次的,死皮不要臉,也可以左擁右抱,還是女人要死要活,真是爽歪歪,比皇帝感覺還好,邪惡的暈美。女人幻想渣男,男人見了渣男,恨得立馬打死自已頂替。

其實有什麼渣不渣,就如產生漢奸,是邪惡的需求引來的鬼,不值得討論,至於胡蘭成之流徒讓人噁心罷了,成了老流氓又傍上正宗女流氓,不過是老鱉找到了王八,有什麼可羨,又有什麼可說的,醜的提不起了罷了。


西魯


記得一二十歲時剛開始讀張愛玲的文字時,覺得好似許多五彩絲線在我眼前遊走,許多美麗的煙花在我眼前綻放,竟然能把小說寫的如此美,張愛玲一人而已。張愛玲的《金鎖記》在中篇小說領域,至少能獨領風騷五百年!現當代的女作家,或多或少受到愛玲的影響。張愛玲的影響之廣,已經不分時代,不分性別,每過一段時間,她的魂靈便藉助某位作家的小說,另一位作家的散文,或是更多作家的批判重現人間。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往來是張愛玲一生最華麗,最悽美,最哀豔的篇章。翻過了這一篇章,張愛玲直奔凋零,委頓上去了。張愛玲再也不復《金鎖記》那樣的才情。不管張愛玲承不承認,張愛玲渾身都是這段婚姻給她帶來的傷害,收穫和反哺幾乎為零。

張愛玲與胡蘭成認識時才二十多歲,而胡蘭成則是已歷兩妻幾妾的熟男。大家都說張愛玲聰明通透,這聰明通透其實只限於小說裡。張愛玲對於生活可不是那麼遊刃有餘。張愛玲由於從小缺少父母關愛,性格是外表堅硬而極具殺傷力,而內心卻很柔軟。所以張愛玲對於來自傅雷先生客觀而又忠懇的文學批評,反應激烈,完全不能接受,甚至對傅先生進行人身攻擊。如果張愛玲能接受傅先生的建議或指導,或許人生和文學都能更上一層樓,可惜很遺憾。而胡蘭成懂的剝去張愛玲外表堅硬的性格外殼,直接取悅張愛玲的內心。張愛玲骨子裡是驕傲的,對於胡蘭成拋妻棄子的渣男行為認識不足,可能覺得別人都是凡女,庸婦,是不能與胡蘭成相匹配的,而自己才能讓這種迷途之人走上正確規道,只有自己才能降服這匹烈馬。張愛玲的想法很危險,可惜沒有真正關愛她的長輩先賢予以指導,以致於鑄成大錯。

生活有著它固有的規律,它會給所有不遵守規律的人以懲罰,包括才女。婚後,胡蘭成豔遇不斷,到處眠花宿柳。並且也不避諱張愛玲,他覺得女人的肚量應該像海一樣,至少他要的妻應該是海,當然其餘的他的女人也應當都是海,可惜張愛玲不是,張愛玲選擇離開,張愛玲內心很痛苦,但還是離開了,臨走還給胡蘭成留下了她自己的稿酬三十萬,如果愛的不深不會這麼做。

在以後張愛玲的作品《不了情》裡,她把情境整個對調,男女主角是相愛的,卻因為家茵死皮賴臉糟糕透頂的父親,和宗豫糟透的鄉下妻,而被迫分離。如果蘭成是愛她的,只因為糟透了的戰爭和時代,還有糟透了的鄉下女人們。張愛玲戀戀於自己編織的愛情故事,在這種謊言中欺騙自己。

如果沒有愛,張愛玲不會嫁給胡蘭成,如果不在意他的渣,張愛玲不會選擇離開。聚散皆是緣,離合總關情,我們的才女也不例外。



.

丁丁媽


張愛玲初識胡蘭成時,已然知悉他已有兩任妻子。但是由於張愛玲從小就看著父親三妻四妾,左擁右抱,夫妻不和不親近,這給她的內心打下深深的陰影,認為男人大多是花心的,見異思遷的、喜新厭舊的,三妻四妾是尋常事。所以她對於胡蘭成的已婚身份毫不在意。又因為打小不被父親認可、疼愛、憐惜、理解,甚至還因為父母離異、父親另娶,導致父女關係更為緊張,在一次家庭矛盾中,張愛玲被父親幽禁在密封的小房間裡長達半年。後來張愛玲出逃後投奔母親。這件事給張愛玲烙下一生的印記。從此她一生都在尋找溫暖的父愛。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張愛玲遇見胡蘭成時,他那如父如兄的關愛,以及透過作品對於愛玲的理解和體諒,相似身世的心心相惜,一下子把心高氣傲而又深深自卑的她征服了。

張愛玲本來想,只要胡蘭成心裡在乎她,愛她憐她惜她,她是可以接受他的風流本性的。她想她終將是與人不同的。她可以征服他。可是,“歲月靜好”僅僅維持四個月不到,更別提什麼現世安穩”了。胡蘭成風流韻事不斷,就連逃難時還勾搭上幫助他的朋友的姨娘秀美。張愛玲經過一番輾轉滿心期待地找到胡蘭成時,不料竟被他無情訓斥,還撞見他和秀美無意間流露出來的夫妻相處之情,至此,張愛玲心灰意冷,徹底死心。

女人但凡對男人還有希望還有期待,就會一忍再忍對方的諸多荒唐。只有對男人失望了,心冷了,才能徹底抽離。


頑童小薇


這個問題好奇怪,不知道提問者是男或女,不過還是可以一問:“如果你認定一個人是渣,你會娶或者嫁他嗎?”

所以不是在乎不在乎的問題,而是張愛玲根本沒有按照大眾的價值評價標準認為胡蘭成是渣,而這個才是真相。

不相信的話我們可以梳理一下他們從認識到結婚的過程。

1944年2月3日,胡蘭成到上海,未回家,直接去找蘇青要到了張愛玲的詳細地址。

4日,胡蘭成登張愛玲門,張未見,胡把自己地址電話寫在紙上遞進門。

6日,張愛玲給胡蘭成打了電話,決定登門回訪。之後倆人有5個小時長談,他講,她聽。

7日胡蘭成回訪張愛玲,一聊就是一天,回家後胡仍覺意未盡,馬上寫了一首新詩給張愛玲,信中贊張“謙遜”,張愛玲看了信,喜歡,馬上回了信,信中有“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明許胡為知己。

如此三四趟,張愛玲寫字條給胡,要他以後不要再去看她。原因是她舅舅認為胡年近四十,家有妻室,又服務汪偽,名聲不好,問張愛玲:“小姐怎麼能與漢奸在一起?”

胡蘭成並不理會,依然去張家,而張愛玲也不拒絕繼續讓胡進門。

不久後張愛玲贈胡照片,在照片背後有如下贈語:見了他,她變的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之後倆人進入熱戀。

倆人一起聊天,一起讀詩,評論文藝,臧否人物,胡蘭成自詡才高,高談闊論,之餘,還不忘了告訴張愛玲:“照你自己樣子就好,不要受我的影響。”張愛玲的回答是:“你放心,我不依的還是不依,雖然不依,還是愛聽。”

張愛玲因為母親婚姻不幸,姑姑抱獨身主義態度,對婚姻並未抱美好期待,對名份也不十分看重,她從開始就知道胡有妻室,胡曾問她對結婚的想法,她給胡的信中說:“我想過,你將來就只是在我這裡來來去去也可以,只要你對我一心一意”,對張愛玲來說,最為關鍵的只是愛而已。

1944年8月,張胡結婚,是年胡蘭成38歲,張愛玲24歲,只有婚書,未舉行正式儀式。

婚後有一日,胡蘭成因為對時局以及自己自身前途感到惶恐,感慨嘆息,張愛玲在旁聽了,忽然想起來漢樂府中的幾句詩:來日大難,口燥唇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於是對胡蘭成說:“這口燥唇乾好像是你對他們說了又說,他們總還是不懂,叫我真是心疼你,你這個人嘎,我恨不得把你包包起,像個香袋,密密的針針縫好,放進衣箱裡藏藏好。”

看完這個過程,我就想問了,張愛玲是不在乎胡蘭成渣,還是張愛玲根本不認為胡蘭成渣呢?

即便之後,胡蘭成再娶周訓德,逃亡溫州又搭上範秀美,張愛玲說的是:“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再愛別人,我將只有萎謝了。”

1947年6月,張愛玲知道胡已脫險境,給胡蘭成寫了一封訣別信:“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長時間考慮的,彼惟時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負擔,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也是不看的。”

張愛玲沒有寫:渣男,日你媽的,你害的我好苦,我祝福你全家。

張愛玲要是和大眾一樣的想法,張愛玲還會是張愛玲嗎?!


吳公子燎


照如今看來,胡蘭成是很渣的,渣到什麼程度,其一賣國求榮的大漢奸,其二,第二次的婚姻關係內還去招惹女神張愛玲,在和張愛玲僅有的三年婚姻關係內又相繼與小周、範秀美勾搭上。可是即便如此,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愛卻又為何那麼不捨?1.成長經歷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


——張愛玲說的大概是張愛玲的家,那樣的家世在外人眼中是何等的顯貴,然而那個家裡的溫暖卻少得可憐。生來尊貴的張愛玲過著富足的生活,然而在“愛”上卻極度缺失。一個整日花天酒地、賭博、嫖娼、養姨太太、吸大煙的父親,能給她多少愛和關心。 一個崇尚自由獨立,常常遊學在外的母親,又能給她多少呵護和慈愛。無論在父親還是母親那裡,張愛玲都沒有得到過內心裡所渴望的父愛和母愛。4歲時母親便與姑姑奔赴歐洲遊學,將她交由姨奶奶看管,請注意是看管,不是養育。8歲時一家人從天津回到上海,10歲時父母協議離婚,她隨父親生活,14歲,父親再婚,17歲時因與後母發生口角,被父親責打,拘禁半年後逃到母親家。這樣的成長經歷本就註定她是缺愛也缺乏安全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角色其實是缺失的,我們所謂的安全型依戀關係自然也無法建立起來。依賴模型指出:當一種關係能滿足重要的、在任何他人那裡得不到滿足的需要,那麼人們就比較可能要保持這種關係。當年從父親那裡缺失的愛和溫暖,她試圖從愛情裡去獲取補償,胡蘭成是這樣,賴雅也是這樣。從父親那裡沒有得到的愛,胡蘭成給她了,他大她14歲,給了她包含“父愛”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對張愛玲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補償。

2.性格決定命運,也決定愛情和婚姻。

孤僻、高冷、內斂、不喜交際、不畏世俗,感情上寧缺毋濫、接受別人的關愛便想著去回報,是張愛玲的性格使然。那些性格里的缺陷,在胡蘭成的來來去去裡日漸放大。張愛玲因為被父親拘禁了半年之久,對於自由便有著更深的眷戀。父母離婚後的張家, 她無人可傾訴,所有的情緒大概只能訴諸筆端。與母親的生活是時常要為經濟發愁的,父親半年的拘禁斷了父女情,母親的一場賭斷了母女情。此後,孤傲慣了的張愛玲,社會支持更是寥寥無幾,情場老手胡蘭成的出現,對張愛玲來說倒像是獲得溫暖的一根稻草。倘若她不孤傲,身邊有幾個可以傾訴的可以給予支持的朋友,或者一個不離不棄的傾慕之人,倘若她的父親像周老四待周瑩那樣,她對胡蘭成的情必不會那麼深。龐顏說,世間所有的寒,終究會暖。張愛玲的寒,終未得暖。她住過父親的家,母親的家,胡蘭成的家,賴雅的家,卻從未有過自己的家,沒有過那種會讓她溫暖像港灣一樣的家。行李少的隨時可以搬家,成年累月獨自生活,自閉,不願與人交流,倘若沒有寫文可以維持生計排遣愁緒,她又會變成什麼樣子。也正是因為如此封閉,沒有一個人可以替代當日胡蘭成給的“懂”,她對胡蘭成看似瀟灑決絕的放手,竟成了她一生的“未竟事件”。她厭惡憎恨父親在她十幾歲時的打罵拘禁,那少年時的心理創傷和當時未能處理的情緒,在以後的生活裡像是一場好不了的慢性病。因此,在人生最後的二十年,她過著自我拘禁的生活,可以隨時搬家,看起來似乎是為了躲那些小東西,而更深層次的意義似乎是為解當年被父親拘禁時艱難出逃的扣。

3.心理學上的僅僅曝光效應告訴我們,我們會越來越喜歡臨近自己的人。

胡蘭成與張愛玲有著文人與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這種惺惺相惜便是如著名格言“物以類聚”所說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更易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這種相似,是更深的臨近。胡蘭成是懂張愛玲的,這種“懂”父親沒給過,母親沒有給過,姑姑沒有給過,弟弟也不可能給。胡蘭成最初迷上的是張愛玲的文字,他是她的熱心讀者,就那樣興沖沖地去見她,不輕易見人的她終究見了他,那一年,她24歲,而他38歲,正經歷第二次婚姻,幾乎可以做她的父親。與不喜歡我們的人比起來,我們會更傾向於喜歡那些我們自己認為喜歡我們的人。胡蘭成因文喜歡張愛玲,而張愛玲卻因為他喜歡自己,而最終愛上了他。他拋棄當初的一妻一妾許她“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後來給的卻盡是傷害。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他的“懂得”就像罌粟,讓她戒不掉,卻又深受其害。然而當初不介意他有妻妾的張愛玲,在後來看見他和範秀美的夫妻相時,決然退出,成全了他的風流。從此之後她真的如自己所言“萎謝”了。

4.首因效應,是第一印象占主導地位的效應。

對於認知來說,作用最強,持續時間最長。這大概也是初戀總是讓人念念不忘的一個原因。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 ——《半生緣》 與胡蘭成的情,她唸了半生,她對他的情大概也如她在《半生緣》裡寫的這段話。與胡蘭成的戀情,是張愛玲第一次戀情第一次婚姻,縱然她先放手,卻依然戀戀不捨、念念不忘。日後與賴雅的婚姻也沒能抹去與胡蘭成三年婚姻的美麗與哀愁。感情上,她比任何人都看得通透明白,卻甘願獨自承受那繁華過後的落寞。

5.女人對於自己喜歡或者愛的人總是會懷著一顆救贖的心。

那麼孤傲的她,遇上了喜歡的他,帶著一顆救贖的心,低到了塵埃裡。她不畏世俗,即便他來來去去,她也心甘情願。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半生緣》他們之間須臾數日的歲月靜好,看起來她真的無所謂,不計較他流連她人,實則在心理上是一種超價值的犧牲。沒有哪個女子願意看著愛人和別人歡好,她愛他,寧願忍受他的背叛,這不是犧牲是什麼?她犧牲的是想讓他只愛自己的本心。他作為一個漢奸總要東躲西藏,何嘗不可憐,這種可憐比張愛玲在港大遇到戰火更煎熬,那種隨時會被發現被愛國人士暴揍的焦慮胡蘭成又怎麼會沒有?即便是隱藏,那種膽戰心驚害怕被發現的惶恐大概時不時會表現出來,那麼敏感的張愛玲,怎麼會感受不到?如此,女人想要救贖所愛之人的拳拳之心便如來訪者的阻抗那樣一點點被放大。生性孤傲封閉的張愛玲又如何能救贖得了那樣風流成性的胡蘭成。6.愛情的世界裡,總有一些傻姑娘,像張愛玲愛胡蘭成,任他呼之則來揮之即去,任他在自己的世界裡來來去去,任他一次次傷害仍然不忍放手。

有很多人,靠降低期望值去成全愛情,以維持得到與失去的天秤,可是,好的愛情是一種積極的情緒,她能幫助你成長,而不僅僅是填補缺失。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捨得也不會讓你那麼“心”苦的。倘若你要說你捨不得,那麼請想一想,你捨不得的究竟是什麼?是他給的溫暖,還是自己的付出。倘若你捨不得的是他給的溫暖,請不要自我暗示,他是唯一的溫暖源。倘若你捨不得的是自己的付出,那麼請及時止損,沒必要等到一顆真心血本無歸時才無奈收手。愛情就像創業一樣,要有白手起家的勇氣。如此,才不會捨不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胡蘭成之流。如此,才不會像張愛玲,看似瀟灑放手,卻又念念不忘。


生活真的很可笑。它給了我們那麼多傷害,那麼多痛苦,可我們卻不得不學著習慣和這些痛苦相處。曾經,我們最討厭和恐懼的人,到最後,我們卻發現最終還是活成了他們的樣子。

張愛玲,這個伴隨我整個少女時代的作家,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灘最耀眼的一顆明星。她的文字直達內心,卻又給人冷眼旁觀的感覺。不得不承認,她是一個天才。

對於名人,普通人討論最多的其實不是作品,而是他們的感情生活。就好像娛樂圈中女明星離婚和小鮮肉公佈戀愛信息一樣,總能引起一場全民狂歡。

因為這是普通民眾自身情緒的投射和窺伺別人隱私的心理滿足。

張愛玲也是一樣,她和胡蘭成的感情生活,一度轟動整個上海灘。

一直以來,讓我比較困惑的問題是,張愛玲那麼特立獨行的作家,為什麼會喜歡胡蘭成這個漢奸+渣男呢?甚至還在分手後寄給了胡蘭成30萬現金,那幾乎是她全部的身家啊。

而且她有足夠豐富的精神世界,並不需要婚姻、家庭、相夫教子的世俗意義上的圓滿啊。

她在這段感情中寫自己的姿態是:“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

這句話我非常不喜歡。一個在愛情中的女子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姿態放這麼低呢?愛情應該是兩個靈魂的相互滋養,見識上的勢均力敵。

直到昨天,讀到了張愛玲的傳記,我才發現,在這場愛情中,張愛玲好像離家出走的小女孩,在漫天星空的篝火下,卸下了所有的保護殼,讓真實的自己出來透了個氣。當然了,她絕不像自己文字中所寫的那麼卑微。

一切的一切,都要從張愛玲的原生家庭中講起。

她的父母經常吵架,母親在張愛玲的成長過程中,只陪伴了她不到7年的時間。張愛玲的世界只限於文字、弟弟以及偶爾和父親的交談,其他的慰藉均來自於照顧她的傭人及獨自療傷。

長大後的張愛玲不會跟人交流,她在文學上的造詣很高,但生活中卻是一個白痴。因為她在成長過程中,和別人建立連接的機會和能力被過早的打斷了。她固守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逃避俗世的爭吵、不堪。這是她最後的盔甲。

這並不意味著張愛玲沒有情感上的需求。其實越是早期缺愛的人,對於情感上的需求越大。

遇上胡蘭成的那一年,張愛玲22歲。胡蘭成在一個大家庭中長大,家中的兄弟很多,他排行老六,個性極端、敏感、自我,並善於寫作。

有沒有覺得這樣的胡蘭成很熟悉?這分明就是世人眼裡的張愛玲啊。

與其說胡蘭成的交際手腕很高,不如說胡蘭成與外界的連接能力很強大。他長袖善舞,先是攀上汪精衛,後來攀上日本人。他和張愛玲的第一次見面,雙方都不滿意,還能聊5個小時。如果說是張愛玲處心積慮找的話題,打死我都不信。

“你是民國世界裡的臨水照花人。”多麼富有詩意的話啊。

再浪漫的夢都要落到柴米油鹽上。他們二人在一起的時候,胡蘭成與第二任妻子還沒有離婚,張愛玲也從不向胡蘭成要求名分。

即使放到今天這麼開放的環境中,這段關係也不成正比。一個紅透上海灘的作家,竟然願意給一個文壇上沒有名氣,事業上毫無起色的人做小三。

其實仔細觀察一下,就會明白,張愛玲是真的不在意,因為那是她此生唯一的情感宣洩。

胡蘭成有才華,他懂張愛玲。性格上自卑、敏感、從小就有種被家庭拋棄的感覺而變得自我,在和別人的交往過程中,胡蘭成又能讓人如沐春風、溫文爾雅。

胡蘭成之於張愛玲,就像一面鏡子。一方面是真實的她,另一方面是張愛玲內心深處的她。

張愛玲的媽媽想從小把張愛玲打造成上得廳堂、入得廚房的大家閨秀。教她音樂、繪畫、英語、廚藝、插花等課程,可是張愛玲是在情感缺失的家庭中長大的,在生活方面幾乎是一個白痴,從沒人教過她這些,她怎麼也學不會,看著媽媽失望和自責的眼神,張愛玲很內疚。

胡蘭成的出現,讓張愛玲看到了希望。冷酷的保護殼有了裂痕,她慢慢的走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開始了買菜、做飯、烹茶的俗務。漸漸的朝著媽媽希望的方向發展。

這個時候的張愛玲是最高產的,也是寫作質量最高的時期。

在她的傳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兩個人結婚後,張愛玲儼然成了一名專業的營養師。她對食物的原材料顯得異常挑剔........彷彿原來對她十分困難的所示,都無師自通了。生活中的張愛玲褪去了一身的冷淡,儼然變成了一個勤儉持家的小女人。她甘願放棄所有的榮耀和光環,委身在家裡,圍繞這這個男人,前前後後的轉。”

看,這和張愛玲媽媽希望的樣子多像啊,這就是世俗的價值觀。胡蘭成就是她所希望自己成為的那個人,而且在這段關係中,張愛玲從高高的神壇上走了下來,讓真實的自己狠狠的溜達了一圈。

後來,日本戰敗,胡蘭成成了人人喊打的漢奸,在逃亡的過程中,先娶了小周,又勾搭了朋友父親的姨太太範秀美。張愛玲發現曾經深愛的人變成了她最憎惡的父親了,謊話連篇、沒有擔當、不斷的靠征服女人來維持可憐的自尊。

這樣的胡蘭成已經不能成為張愛玲的投射了,於是她選擇放棄。亦如她的媽媽當年果斷的選擇和她的父親離婚。

至於30萬現金,我認為那恰恰是真實的張愛玲最柔軟的部分。即使不愛了,分手了,也要為對方考慮。有的人說分手後,應該是男人給女人錢才對吧。

離開胡蘭成的張愛玲又變成了驕傲、離群索居的女子,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哪裡有時間理會這些紅塵中的約定俗成。她一貫對這是不懂的。

張愛玲身上有一種“拎的清”的清醒。她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清楚自己要放棄什麼,根本不理會旁人的看法。傳統的婚姻價值觀對她毫無約束。即使在今天她的這種清醒也難能可貴。

當然張愛玲的一生無法複製,也無法提倡,她屬於那個特殊的時代。但是擁有這種清醒的人,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至少不會委屈了自己。

擁有選擇的自由,亦有承擔的勇氣。

重溫神劇《回家的誘惑》傻女發現男主洪世賢不僅是個渣男,簡直就是個渣得明明白白的男人!他直白的指出艾莉是個小三,自己和她是二婚的行為還莫名有點解氣。這不禁讓傻女想到了臭名昭著的大漢奸胡蘭成,相比洪世賢的明明白白,他則升級為一個渣得洋洋得意的男人!


提起胡蘭成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女主家張愛玲,她的《半生緣》、《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作品時至今日還是被奉為經典。張愛玲愛胡蘭成低到塵埃裡,為他揹負漢奸罵名,不遠千里去找他想要挽回婚姻,無限制的給他寄生活費,所有的行為都不曾讓胡蘭成有一絲的感動,可以說張愛玲一度把胡蘭成當做自己的全部,然而張愛玲對胡蘭成而言卻只是一個過客,在他的自傳《今生今世》中張愛玲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章節。

胡蘭成1906年生,大張愛玲14歲,他第一次寫信給張愛玲時已經有過三段婚姻了,並且第三段婚姻還在繼續,可他卻仍然對張愛玲緊追不捨,並在自傳中大言不慚的說到:“她知道我有妻室,可她並不在意。”言外之意,是張愛玲自願的,一切並不怪他。但事實上,一個女人,一個愛著的女人,怎麼會不在意呢?


胡蘭成對張愛玲產生興趣始於她的文學才華,無數作品也證明了張愛玲也確實是個有才華的人!初次見面,胡蘭成這個情場高手就已然抓住了深諳世事的張愛玲的心,因為時年23歲的張愛玲還只是個缺愛的孩子,遇到一個這樣關心陪伴著自己的男人又如何能不動心呢?


胡蘭成有多快拋棄第三任妻子和張愛玲成婚就有多快拋棄張愛玲愛上別的女人。1944年秋,胡蘭成離開上海來到日本人鐵蹄下的武漢,此時他與張愛玲結婚也不過兩個多月,但他到了武漢沒多久就愛上了漢陽醫院年僅17歲的小護士,他覺得自己遇見了真愛,竟寫信告訴張愛玲他想納小護士為妾。如此直言不諱,自然是自信的篤定張愛玲那顆愛他的心,果然,愛到塵埃裡的張愛玲真的原諒了丈夫。


1945年日本投降,作為函件的胡蘭成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此時“真愛”也已經不重要了,他與認識了9個月的真愛小護士分別,開始東奔西逃,逃亡期間他又遇到了另一個“真愛”,也是這個真愛徹底擊垮了張愛玲的心。這個女人是個寡婦,比胡蘭成大些,他竟然能泰然自若的邀請這個女人與張愛玲見面,見面時甚至於把妻子拋到了一邊,和這個“女客人”聊得熱火朝天。張愛玲提出給女客人畫一張畫像,可畫到眉眼的時候,張愛玲就再也畫不下去了,胡蘭成問她為什麼不畫了,張愛玲的回答時,從女客人的眉眼間看出了和胡蘭成的夫妻相!那是張愛玲第一次責問胡蘭成,意外的是他沉默後竟坦然的承認了,他的確與女客人生活在一起了,理由是為了逃亡期間方便掩飾身份。婚姻存續期間接連出軌兩個女人,而且都是那麼泰然自若,那麼的自信坦白,同樣驕傲的張愛玲又怎麼能接受得了?

逃亡期間,張愛玲一度成為胡蘭成的搖錢樹,她不在意受胡蘭成連累背上漢奸的罵名,沒有文章可發的她還是節衣縮食的給胡蘭成寄生活費。從武漢找胡蘭成挽回婚姻無功而返的張愛玲也仍然把自己出版作品的30萬稿費給了胡蘭成,只為他逃亡期間能過得舒適一點。然而從《今生今世》中我們仍然能看出胡蘭成對這些錢花得心安理得,毫不愧疚!


胡蘭成的自傳中有名有姓的“真愛”就有8個,至於無名無姓的情人怕是數不勝數了。能在自傳中把自己的渣男行為面熟的清清楚楚,他也無愧於“渣得洋洋得意”。

讓我們來看看他和張愛玲婚書上的文字:“胡蘭成與張愛玲結為夫婦,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這個有才無德的渣男總是能把話說到女人的心坎裡。然而和渣男在一起又如何能歲月靜好,他也根本給不了你安穩的現世,他能給的只是花言巧語。所以傻女提醒各位年輕的女孩子,找男朋友一定要擦亮雙眼,已婚的成熟大叔萬萬不要去接觸,他是你的真愛,你未必是他的真愛,他現在對你有多好多溫柔,拋棄你時就有多狠多決絕!就像這個渣得洋洋得意的胡蘭成,滿腹才華,愛到卑微如張愛玲都不能留住他,你又有什麼籌碼呢?

最後傻女願每一個善良可愛的女孩子都避開渣男,找到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