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樓女子如何度過餘生?

地主最愛星空


青樓女子餘生不敢細思。在古代,特別是明清兩季,女子一旦淪落風塵,淪為賤籍,此生悲涼就無處言說了。


不要看二八年紀時,有機會成為花魁,恩客為之神魂顛倒,金錢、“榮譽”傍身,爭風吃醋的圍繞身邊,猶如眾星拱月。

但是隻要考慮餘生的花魁,必然考慮的是攢錢贖身,因為花期一旦不在,自己便如敝履,被棄之無人問津,甚至避之唯恐不及。

所以對花魁們而言,最好的出路便是被有錢的大金主恩客買回去做妾。

雖然妾的身位註定不可能成為正室,但是衣食住行算是有了相對穩定的保障,而且還有機會有自己的孩子,即便孩子註定是庶出,但好歹也是一線希望。


歷史上翻盤最成功的便是曹操的倡優出身的卞皇后。因為在宛城,曹操睡了張繡的嬸子,致使長子曹昂死於亂軍,原配丁夫人離異;而卞夫人因相繼生了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陳思王曹植、蕭懷王曹熊四個兒子,最終被扶正,成了正室,完成了不可能的逆襲。

有些花魁即便遇不到合適的金主恩客,也會自己攢錢找個相中的恩客替自己贖身。


美好結局的案例往往不會有人關注,但是悲劇總是雋永的,比如杜十娘,將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了恩客紹興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眼巴巴等著李甲帶自己去過美好生活。結果枕邊耳鬢廝磨,都是哄人的話,李甲既無擔當,也畏人言,最後背信棄義,將杜十娘賣給了孫富。杜十娘怒沉了經年積累的財富,跳河自殺了。

一入門倡門深似海,即便從良也是揹著口舌包袱過活,受人歧視。所以也大有破罐子破摔,年老色衰後,淪為大車店做繼續暗娼,最終病死街頭的;也有和茶壺蓋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最終“逆襲”成為老鴇子的。



這裡最著名的老鴇,當屬賽金花。她原本是蘇州河上的妓女。可以說什麼改變命運的途徑都嘗試過了。先是被恩客官員洪鈞納為小妾,但好景不長,洪鈞病死後,她被趕出了家門。賽金花不得已又跑到上海重操舊業,然後繼續攢錢,積累資本跑到北京、天津開妓院。

還有妓女從良後,恩客死後,遁入空門的,那算是造化了。

在《鹿鼎記》裡,一代名妓陳圓圓最終就遁入了空門。但是清末民初,在廣州提起“明庵寶剎”的尼姑庵,那其實是變相的高級妓館。


最有名的當屬清初尚可喜給自己妹妹修的“皇姑庵”,到了清末,徹底成了專供達官貴人和富商們遊宴淫逸的場所。

所以說何處可逃,無處可逃。哪來那麼多不計前嫌的老實人忠心守護?



炒米視角


古代的青樓女子,年老色衰以後,下場都是非常悽慘。

首先,不是所有青樓女性都能活到年老色衰的那一天。

壽命能夠長久,在那樣一個險惡的環境中,本身就很不容易。很有可能的一種結果是,還沒等年老色衰,你就先行殞命。

能夠活到30歲以上的青樓女子,已經是非常稀少了。我們要說的,就是這群30歲以上的“幸運兒”:

她們的第一種出路,無非就是成為老鴇子。這部分人積累夠了財產,然後搖身一變,繼續在這個行業裡,摧殘新的女孩子賺錢。

第二種出路就是被贖身嫁人。

例如,秦淮八豔中的柳如是、顧橫波,分別就嫁給了錢謙益、龔鼎孳,後者還被授予“一品夫人”的誥命。

第三種出路,就是離開青樓,青燈古佛,了卻殘生。

既沒有辦法嫁給心儀的男子,也沒有去處,就只好皈依佛門,求得身心的安寧。還是秦淮八豔中的卞玉京也是如此,她後來自號“玉京道人”。

總的來說,古代青樓女子的命運非常悲慘,下場都不怎麼好。


HuiNanHistory


古代的青樓女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年輕的時候,她們的憑著自己美貌和才華,被土豪和文人墨客所追捧,猶如眾星捧月,生活美滋滋。那麼,在她們年老色衰之後,她們到底是如何度過餘生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二。

關於古代青樓女子如何度過餘生,一般無非有以下四條出路。一是找個有錢人從良。古代很多青樓女子會在茫茫的嫖客中,要麼找一個有錢人從良,要麼找一個文人墨客從良(柳如是),古代的青樓女子特別是喜歡找一個書生從良(杜十娘),她們一般都很有錢,還對這些“窮”書生進行倒貼,資助他們高考,進行投資,期待他們金榜題名後,來迎娶她們。



但是她們的最後的結局都不怎麼好,由於她們不堪的過往,不被世俗所接受,這些臭男人們只可以風花雪月,萬萬不可以談婚論嫁,最後都基本上在被這些衣冠禽獸玩完後,被無情地拋棄,是被騙財騙色呀!最為典型的就是杜十娘,被將全部希冀寄託於紹興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李甲背信棄義,將其賣於孫富。萬念俱灰之下,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寶箱中的一件件寶物拋向江中,最後縱身躍入滾滾波濤之中。

二是自己做老闆。有一些青樓女子趁著年輕賺到足夠的錢,在贖身後,自己也開一家青樓或者其它的行業,自己做老闆,以此為謀生手段,用於養老。例如歷史上著名的賽金花在從良後,老公早死,他只好重操舊業,自己在北京的八大胡同開了一家妓院。

三是找一個老實人嫁了。很多人青樓女子,在賺夠贖身前後,離開青樓,遠離家鄉,隱姓埋名,找一個老實人嫁了。從此,過上平淡而幸福地生活。只是在古代由於各種原因,青樓女子想找一個接受她們過往的老實人不容易呀!歷史上名噪一時的小鳳仙從良後,二次下嫁,最後嫁給了一個鍋爐工人,隨後還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在悽苦中死去。

四是淪落成娼,孤老終生。有一些青樓女子在年老色衰之後,被青樓趕了出去,既沒有錢,又沒有接盤俠。為了生計,她們淪為街頭的娼,靠著身體混一口飯吃,最後孤老終生,或者慘死街頭,好不悲慘呀!



總之,古代的青樓女子雖然也曾風光一時,但是最終她們的歸宿都不怎麼好,無論她們如何抗爭,也難以逃脫悲慘命運的束縛。這是她們進入青樓那一刻,就命中註定的。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古代青樓女子一般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比較高級一點的,有才藝,但也絕不是“賣藝不賣身”,只不過這樣的女子接待的客人往往也地位比較高。第二類就是普通青樓女子了,她們只有用身體服侍客人。

青樓是個吃青春飯的地方,到了四五十歲,年老色衰,也沒有人願意花錢找了。那麼青樓女子最終的歸宿如何呢?她們是如何度過餘生的呢?

歸宿一,被人贖身,但生活卻苦不堪言。

歷史上有很多有名的青樓女子,比如陳圓圓、李師師這些,她們是才貌雙全,追求者很多。

像這樣的青樓女子,很多富貴人家願意替她們贖身,買回家中做個小妾。但進了富家們,她們的苦難才剛剛開始。

青樓女子在青樓服侍客人,長期服用避孕藥,加上一些男子也不懂得溫柔,只管自己快樂,所以她們身體或多或少過有些疾病。因此很多青樓女子,到了後來也就無法懷孕了。

進了富家,沒能生下孩子,等到年紀大了,又失去了寵愛。而且正室也會排擠,所以進了富家門的青樓女子,看似飛上枝頭做鳳凰,其實有苦難訴。

歸宿二,從伺候人,到伺候人,差別卻很大。

青樓女子其實還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普遍有點懶,比較好吃懶做。

就是在古代,如果勤奮點,也可以給大戶人家洗衣做飯,或者是耕田織布,都可以餬口。由於懶惰,所以很多女性寧願出賣身體,也不願意勞動。

青樓中一些普通女子,最終還是逃不掉勞作的命運。那些一般女子,自然也不會有人願意為她們贖身,等到了四十多歲,她們也無法吸引客人了。

不過即使沒法接客了,很多無處可去沒有贖身的女子,還是要留在青樓,其實就是在那裡打雜幹活。年輕時出賣身體,晚年還是要勞動。

歸宿三,青樓女子的人生也可以這樣出彩。

淪落青樓的女子大概有兩種,第一種好吃懶做,所以淪落青樓;第二種,從小被賣進青樓。

對於那些沒法掌控自己命運被賣到青樓的很多女性來說,她們是想離開青樓的。不過離開青樓就要有錢贖身,所以她們開始攢錢,有些人攢夠錢就贖身出去,安度晚年。

還有一些更厲害的,她們平時可能接觸一些社會上層人物,離開青樓後,竟然開始開起了客棧、茶樓等。有了自己的產業,晚年的生活也就幸福了。

青樓女子也是當時社會中苦命的一類人,她們年輕時大多無憂無慮,但是到了晚年就不一樣了。


斯幽說歷史


說到青樓,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影視劇裡的情景,花枝招展的女人,有錢的公子哥,大戶人家的姥爺,可以說他們都是青樓裡的常客。

當然了我們對青樓的認知,也僅僅是從影視劇裡瞭解到的。

青樓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經常出沒的一個地方, 這裡發生的事情,很多是和男男女女的情情愛愛有關係的。

儘管說這種情情愛愛都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但是,也不否認人家是有真愛的,比如說柳永,他就是和青樓裡的女人的關係很好。

柳永去世之後,是青樓裡的女子把他給埋葬的。

可見,青樓這個地方,也是有真愛的。

只不過去青樓裡的人,大部分都是俗人,即便是去裡面,也是選擇尊生夢死去的。

我們都知道,青樓裡最吸引人的就是青樓裡年輕漂亮的小妹們了。當然了這樣的小妹也是分兩種的。

一種就是單純的賣藝,另一種可能就是比較低俗,也就是所謂的賣身的了。

一般青樓裡賣藝的小妹,他們都是比較有才華的,可能是因為家道中落,身不由己被賣到了青樓當中。

但是,這種人一般不會在青樓裡待太久。若是遇到真愛,他們就會被有錢的公子給贖回家去的。

因為在當時,他們都是很有影響力的,很多人會因為他們慕名而來。

即便是沒有人贖她們回去,他們靠著自己的才能,也能存攢很多錢,不至於自己年老之後,無家可歸的。

所以說一般有才藝的人,他們的命運相對來說要好一些。大部分這樣的女子,都是會找一個不錯的人嫁掉的。

當然了賣身的相對來說就比較慘點了。但是,當他們年老色衰之後,也不排除回到民間找一個老實人嫁掉的可能。

不過,大部分人都是孤苦伶仃的一個人過完一生的。

當然了他們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也許,這就是他們的命吧。


漢史趣聞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古代青樓女子一般都是妙齡少女,有一天她們老了他們的結局是非常的痛苦的,一般來說有三種歸宿:嫁作他人婦、出家為尼、做老鴇。


因為青樓的女子其實就是在吃青春飯,青樓女子都是靠姿色被選入青樓的,年輕時候的他們還能夠憑藉自己的的一點姿色來招攬客人,但是每個人都面臨著衰老的一天,所以這些青樓女子步入晚年之後,她們也就不再美麗了,繼續待在青樓也不會受歡迎。

所以有的青樓女子還是比較睿智的,在年輕的時候給自己攢了一筆錢,或者是跟著有錢人掏出了青樓。如果沒有做好準備的青樓女子,她們的晚年可是非常悽慘的,這些女子年輕的時候就被人們看不起,老了變得又老又醜更讓人看不起。

第一種就是從良,嫁作他人婦。

對於青樓女來說如果能夠在自己不做老本行之後碰到一個有情有義的如意郎君,可能是個男人就行,這對她們來說都可以算是一種好的結局了。但是青樓女子畢竟是青樓女子,所以能嫁給一個很好的男人的可能性太小了,所以大部分的青樓女子老了之後就是嫁給一個貧民或者是破爛戶,兩個人過著窮困潦倒並且連豬狗都不如的生活。

第二種就是出家為尼了。

有的青樓女子不願意去嫁作他人婦,也受不了那種窮困潦倒連死都不如的生活,所以,這些娼妓人老色衰,失去了利用價值後,他們是不能夠接受自己被賣於一些破爛戶或者是娶不起妻的貧困的男人的。原來在青樓呆慣了,也不願意辛苦操勞,也接受不了周圍鄙視的目光,或者是丈夫各種各樣的辱罵。

他們就會選擇去某個深山老林,點燃青燈古佛了殘生。比起那種苦不堪言的生活,他們在寺廟裡還至少是過著自立更生,自給自足的生活。一是她們有固定的住處,二是他們還有最後的尊嚴,自己一個人度過晚年。

三、留在青樓當老鴇

這也是低等娼妓的一種歸宿,年老的娼妓成為了一名老鴇的,留在青樓裡繼續叫新來的姑娘如何當一名青樓女子。這種情況也是極少數的,留在青樓裡的人還是很少的,很多人都會被趕出青樓,自古以來青樓都是很少講情義,青樓不會留著他們在繼續吃白飯。

自古紅顏多薄命,青樓也是一個埋葬了無數女人青春的地方!


江水趣談


在男尊女卑的舊社會,婦女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有些生在貧困家庭的女子,為生計所迫淪落為青樓上的風塵女子並不鮮見。


她們以賣笑為生,吃的是短暫的青春飯,美貌稍縱即逝,一旦人老色衰就要被這個行當所淘汰,不得不重新迴歸於普通社會。如何面對餘生的生活,是擺在她們面前不可迴避的問題。

雖說,她們每天接觸地都是揮金如土的浪蕩公子哥兒,也會攢下一定的私房錢,離開青樓後吃飯應該不是大問題,但是在煙花柳巷待外了,難免不浸染上一些不良習氣。

所以,即使開始了普通人的生活,她們身上也會或多或少地顯現脂粉氣的痕跡,自然要被人們所排斥和鄙視,這才是心理上最難逾越的一道關卡。


大都數青樓女子,洗去風塵後,一般會遠離家鄉,尋一處陌生地方,隱姓埋名混入尋常百姓生活之中。有的會選擇一個老實巴腳的男人嫁了,閉口不提風花雪月的過往,一個心思只求平靜安祥地度過下半生。

然而,她們的這種願望確是很難實現的。混跡風塵久了,許多人喪失了生育能力,很難享受到做母親的幸福了,心理上難免會產生扭曲的傾向。

再加上所嫁的丈夫,根本不可能是自己所鍾情的男人,起始的想法只想有一個家而已,如此便註定了這樣湊合的婚姻是一個悲劇的結果。


還有一些青樓女子,有自知之明,曉得遠離人間煙火太久了,不可能再回歸到普通人的生活,對世間的一切都看得很淡了,心如止水,只想儘快地逃避這個讓自己傷痕累累的社會。

因此,皈依佛門,在青燈古卷中了此殘生,雖說悽苦卻也無奈。

不過,也有極個別的青樓女子,遇到有情有義的貴人,贖身從良,從此改寫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比如,被世人稱為“畫魂”的潘玉良,她就是機緣巧合,完成了從青樓女子到一代畫家的華麗轉身。


她1895年生於江蘇揚州,自幼父母雙亡,孤苦無依,8歲時只好投奔舅舅,改名張玉良。 誰知她的這個舅舅個大煙鬼,竟在她十四歲時賣入蕪湖青樓,小小年紀便淪落為風塵之中。

也許是上天眷顧,17歲時被蕪湖海關監督潘贊化贖出,並結為夫婦。潘贊化見玉良聰穎慧質,對繪畫有特殊愛好和天賦,遂請嚴師授教,悉心培養。

1921年,潘玉良在潘贊化的資助下赴法國留學,與徐悲鴻同窗。1923年又進入巴黎國立美術學院。1928年冬季,潘玉良學成歸國,受聘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西畫系主任。


她用60個春秋書寫了自己從雛妓到小妾,最後成為中國高等學府的教授的傳奇一生。但是,像潘玉良這樣的逆襲人生,對於大多數的青樓女子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

她們即使被贖身從良,大部分也都會成為有錢人的玩物,身份最多就是個小妾或者姨太太,最後的結果也是被人喜新厭舊,掃地出門。

民國軍閥張宗昌,品行十分令人不恥,見到漂亮的女人就挪不動步,即使青樓女子他也不放過,馬上娶回家當姨太太。有人說,他的三姨太到七姨太都是出身於青樓。

可這些姨太太也是一時得到張宗昌的寵愛,時間一長,便會受到冷落,不再理會了,以致她們的結局大都是一拍兩散,從此分道揚鑣。


最後再說說護國有功的青樓女子小鳳仙的故事。

當年,為了幫助蔡鍔逃出袁世凱的控制,她深明大義,令人欽佩。蔡鍔病故後,小鳳仙悲痛慟哭,並送上了自己的輓聯:

“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幾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可是小鳳仙的結局卻是十分的悲慘。小鳳仙為防袁世凱報復,改名為張洗非,遠走東北定居下來。之後,她與東北軍的一個師長結為了夫妻。


當時戰亂頻仍,那位師長命喪戰場,小鳳仙孤苦無依,日子愈發艱難。解放後,經人介紹,她嫁給了大5歲的鍋爐工李振海,成為了幾個孩子的繼母。

誰知家庭的溫暖還沒享受多久,丈夫又去世了,她只好和幾個年幼的孩子相依為命。後來,在梅蘭芳的幫助下,才被安排到一所幼兒園工作,基本生活才算有了保障。

也許是她命運多舛,一年後她又患上了老年痴呆,1954年,小鳳仙在孤獨中遺憾離世,一輩子的苦難結束了。

由此可見,青樓女子的餘生基本上都是十分悲慘的,她們是舊社會舊制度的受害者,是值得人們同情的。


大美威海幸福銀灘


女子的地位在古時候很低,作為青樓女子,自然就更讓人無法接受,而她們在過青春年華後,度過餘生的方式有4種。

第一種、不再年輕美貌,只能靠著一點積蓄,幹些髒活累活勉強度日,這是比較慘的,一個人窮困潦倒;

第二種、被有錢人大老闆看中,為其贖身,去做闊太太,不過那些老爺喜新厭舊,所以也得花盡渾身解數去討他們的歡心,否則很可能被拋棄;

第三種、自己有提前規劃,多少有些積蓄,到沒人認識的地方重新開始,或許還能遇到一個平凡的人,互相支持,共度餘生,這是最美好的期盼;

第四種、就像鹿鼎記中的韋春花那般,一輩子守在青樓中,最終得到幸運女神的降臨,逆襲成為老鴇。


小玄子嘆古今


青樓女子如何過餘生?


獨立自主做個女強人

這樣的人不多,要知道古代女子從呱呱落地開始受的教育是女子出嫁從夫,於是乎大多數女子將自己的命運維繫在男子身上。於是大多數青樓女子走了第二條路。

古代史裡是沒有的,但是近代史裡面就有這麼一位,她的名字叫董竹君,她是上海一個車伕的女兒。12歲被賣到青樓,15歲成為督軍夫人,29歲離婚自己創業。


在14歲那年,她遇見了辛亥革命英雄當時24歲的夏之時,但是當時她是自己逃出去的,沒讓夏之時破費一分錢。這個有遠見的女子,早就為自己的未來做好了一切規劃。嫁給他並不是她的一生。


1929年他倆離婚了,她只提出了兩點要求:其一,夏之時不要斷絕撫養費;其二,一旦她有個三長兩短,請夏之時念及情分,培養四個女兒大學畢業。但是後來夏之時並沒有履行,還強迫其交出孩子。董竹君予以拒絕。


要拉扯4個孩子長大和上學,董竹君自己開了一個紗管廠,但是因為戰爭不得已停業了。1935年3月15日,她又開了錦江川菜館,這家菜館來過很多上流社會的人物,包括上海灘青幫、洪幫的頭面人物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南京及上海軍政要人物,卓別林在上海巡演時在她家吃過香酥鴨子。後來新中國後成立了錦江飯店。她不僅自己成功了,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個個都有出息。而且尊重他們的母親。


所以此處的“出去”我打了引號,是真的出去了,不依靠男人了。



找個良人以身相許

這條路應該是多數人走的路,一般來說青樓女子能做原配的極少。更多的女子是被負心漢騙的連命都沒了,比如四大名妓裡面的蘇小小,陳圓圓,李師師,沒有一個善終的。惟有一個柳如是有點巾幗女英雄但是也是在丈夫死後被族人逼迫而死。說的不好聽點,她們的出身限制了自身的社會發展。



總結:

想要過得好,自己出來後要自己努力洗白白,從精神層面到經濟方面充實自己,不然憑之前的黑暗史,社會地位肯定會遭人話柄。但是這確實是很


尼采廣寒宮中坐


既然說是古代,那麼有個誤區先說一下,青樓女子並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所謂青樓,原來的意思是青漆塗飾的豪華精緻的樓房。後來才進一步引申成為古代達官顯貴們去的風月場所,在這個場所之中所服務的女子稱之為妓女,但是這個妓,千萬和今天的妓區別開,因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這裡面的妓女約等於藝伎,她們是受過專業的訓練,可以熟練的從事各種藝術工作,比如吟詩作賦,比如演奏樂器,比如跳舞等等,可以說都是全才的存在,而過來光顧的男人,也都是比較高級別的(其中就曾經有過皇帝老兒),都是附庸風雅的才子一類的知識分子。

很多人的歧義就是將藝妓與娼混為一談,這裡要著重的敲一下小黑板,娼才是如今的那些小姐,是專門靠賣肉過活的最低級的存在,青樓中的妓是不賣身的,只賣藝,她們往往通過自身的才華備用關注,那麼現在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她們到底如何度過餘生呢。

俗話說,古代有錢男人們最愛乾的事,勸妓女從良,勾引良家。。。(省略N字),所以一般才華橫溢的青樓女子基本都被大款男們給贖身了,至於贖身後幹什麼,按照劇本來講一般都是以身相許,成為這些大戶人家的一房小妾,而那些沒有被贖身的,往往過了黃金年齡後,有一些年老色衰淪為了娼,有一些可能做起了領班(老鴇)培養下一批小姐姐上崗,自己混成老闆~還有一部分就是退休遠走到另外一個城市,找個脾氣相投的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