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看過太多美好的開始,看過太多潦草的結局。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一曲《終身誤》,道盡寶黛釵三人無奈的結局。

三個人的世界,三個人的悲傷。

然而時光倒流,光影重疊,這樣潦草結局的開端,也曾是甜蜜和美好。

或許每一個讀過《紅樓夢》的人,都忘不了多年之前,那一日初見:

一個是“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一個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眼如桃瓣,睛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

一個想:好生奇怪,倒像在哪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一個道:雖然未曾見過,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像是舊相識,今日只做遠別重逢,未為不可。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這大約,便是最美的一種遇見。

自從遇見,便從不曾忘記。

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言和意順,略無參商。親密友愛處,自較別個不同。

只是,若能一直如此,則沒有了故事,亦無法完成前世的還淚之約。

於是,另一位主角華麗登場一一品格端方,容貌豐麗的寶釵來了!

木石前盟PK金玉良緣的大幕就此正式拉開。

這場PK的一開始,結果似乎是毫無懸念的。無論寶釵有多麼絕色的容顏,淵博的學識,豁達的心胸,而寶玉的眼裡——只有黛玉。

在數學中,三角形是最穩定的關係;而在愛情中,三角形卻是最可怕的關係。

更何況,封建社會的貴族大家庭中,婚姻從來不是兩個人心心相印就可以攜手到白頭。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寶玉愈來愈發現,黛玉才是那個與自己靈魂相知相契的人,是想要一生不離不棄的人。今生若能彼此朝夕相對,不用理會世間悲歡,該有多美好!

他懂她的“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她懂他對追名逐利的不屑,懂他對人情世故的厭惡。

他懂她的“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她懂他的放蕩不羈,乖僻不近人情的背後是對自由的渴望,放飛心靈的嚮往。

他懂她的“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她懂他對一切美好生命的痴迷、憐惜,懂他對美好不可避免消逝的憂傷、恐懼。

他明瞭她所有悲嗔喜怒,皆因一顆無從著落的敏感心靈。於是便有了那句最美的情話一一“你放心!”

他懂她的痴,明瞭她的知世故而不世故,一切行動遵從內心的選擇。

她懂他的真,明瞭他對自由、平等世界的嚮往,明瞭他靈魂中的溫情與柔軟。

至情至性的寶黛二人彼此珍惜,互為知已,共同愛著這世間的春花秋月,晨風夕露。瀟湘館下,怡紅院中,點墨成詩,流年如畫。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而賈府的當權者們也愈來愈發現,寶釵才是更適合做賈府寶二奶奶的人選,隨分從時,懂得察言觀色,控制情緒,舉止大方得體,堪稱封建禮教中培養出來的閨秀典範。

他們欣賞她的處事周全,理智清醒:

自己過生日,回賈母話時卻猜度著年老之人的心思說是喜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食。

金釧跳井時,一番堂皇正大的說辭寬慰了王夫人的愧疚自責之心,乾淨果斷處理後事的手段展示了她的冷靜和能力;

寶玉捱打時,剋制住內心的不忍及疼痛,及時送來上好的藥物以助寶玉早日痊癒;

湘雲請客時,應時應景的幾簍螃蟹恰到好處地化解了湘雲手頭拮据的尷尬;

惜春作畫時,三言兩語化繁雜為便易,各種繪畫用具信手拈來,流露出深藏已久的博學與才氣;

黛玉生病時,貼心地悄悄送來燕窩,並不介意黛玉昔日的多次冷言嘲諷;

協理家務時,慧眼識英才,小惠全大體,而且懂得避嫌,不落絲毫口舌與他人......

樁樁事例,不勝枚舉。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當年毫無懸念的一場PK,至此似乎已難分勝負。

一邊是心心相印的靈魂知己,一邊是不可違背的父母之命,即便是對神瑛侍者化身的寶玉來說,也是無從選擇,無力逃避。

世間安有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愛情是兩個人的故事,婚姻卻是整個家族的選擇。

無論多麼美好的情感,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總是無比脆弱。

最後,一個終是負了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以出家做和尚的方式來堅持自己的真心。

一個終是還盡了平生淚,在金玉喜結良緣的那一刻,焚稿斷痴情,孤魂飄渺而去。

一個空守著寶二奶奶的名分,竭力支撐搖搖欲墜的家族,嚐盡寂寞心酸滋味。

曾經那樣美好的三個年輕生命,或是生離,或是死別。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如果時光可以定格,他們就一直停留在十四五歲的年紀,一直在大觀園中吟詩作畫,撫琴弈棋,歡笑或流淚,生氣又泯然,該有多好!

可是,時光匆匆不停留,他們都要長大,都要去面對無法逃避的命運。

那些前世今生的情緣,無論和尚道士如何竭力引渡,無論警幻仙子如何費心提點,局中人仍是不能醒悟,無法改寫命中註定的結局。

曾經是有多美好,最後便有多潦草。

浮生不過大夢一場,回首前塵皆是虛妄。

只是前塵大夢中的悲歡,一直久久縈懷。今生今世,要如何才能學會去忘記?要怎樣,才能忘記曾經的美好,今日的黯然?

紅樓恰似一夢,流年芳華轉瞬即逝。

生命歷經磨難,多少情緣只剩惘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