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間“探花郎”,初學柳公權,書法一樣行雲流水

美術會客廳(MSHKT)今天‖

柳公權,是晚唐書法界的第一人,是唐楷的集大成者,在最注重書法的唐代,柳公權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擔任唐朝書法老師長達二十年。其書法風格勁瘦剛硬、秀麗嚴謹,他所建立的一整套楷書規範,影響深遠。

錚錚鐵骨的柳體書法,惹來眾多愛好者,紛紛視為終生願鑽研的藝術。

但是,也有人說,柳楷法度森嚴,差之毫釐則失之千里,還有人說學習柳體心存“出路”太窄,沒有“出路”甚至是一條死路。

更有人說柳楷以用筆鋒利、瘦硬、險絕著稱,而且這種用筆的特點貫穿到每一個點畫上,如果想要在柳體的基礎上實現創作,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其實,這些都是都柳體書法錯誤的解讀。

清雍正年間的“探花郎”是位書法奇才,初學柳公權,受柳體影響頗深,書法一樣寫的很好,還是乾隆皇帝的御用書法家。


梁詩正(1697-1763),字養仲,號薌林,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子太傅,卒諡文莊。

梁詩正對唐楷非常推崇,對行書也頗有研究。梁詩正初學柳公權,繼參趙孟頫、文徵明、晚師顏真卿、李邕。

形成了端莊大氣、古雅飄逸的風格。由於初學柳公權,所以,柳體書法,對他影響很深。


梁師正學習柳公權,又能夠跳出柳公權的錚錚鐵骨,嚴謹法度,成為一代書法大家,則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清朝雍正年間,有個風流探花、書法奇才,因為後來官至戶部侍郎,又是乾隆的御用書法家,且很喜歡組織一些半官方性質的書法交流活動,所以被今人戲稱為清朝的“書協官員”。他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書法家—梁詩正。

氣息連貫,氣質文雅,錯落有致,疏朗分明,作為梁詩正行書代表作,在館閣體盛行的清代,相對難得地呈現出了豐富的個人筆意。


《詩話》稱讚梁詩正的應制詩“莊雅雍容,自然合節,情文相生之妙。專家苦吟不過如是。”“公(梁詩正)則以穩愜勝。枚速馬工,各擅能事。”



疫情猖獗,祝您健康!!!

雍正年間“探花郎”,初學柳公權,書法一樣行雲流水

美術會客廳(MSHKT)2020.3.10歡迎添加關注!


雍正年間“探花郎”,初學柳公權,書法一樣行雲流水

美術會客廳(MSHKT)2020.3.10歡迎添加關注!

雍正年間“探花郎”,初學柳公權,書法一樣行雲流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