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死亡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是人们嘲笑过于忧虑之人的话。人的确不必太过担心自己身后之事,但是当人年近古稀时,还是不能不想想死的事情。对死这件事该怎么想呢?我想到的有以下几个要点:只要这样想了,无论你对生命有多么眷恋,无论你多么不想离开,也能解脱。

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死亡

因为自己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宇宙微尘,什么时候消失真的无足轻重,连你的存在都是无足轻重的,消失就更加顺理成章。从秦始皇开始的那些皇帝在什么都不缺之后苦苦追求长生不老药,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宏观视角,那时候天文学还不发达,所以他们真的无法想象,无缘掌握宏观视角。要视死如归。视死如归这词一般表达英雄气概,但我只取其归家之意:把死当做回家或者归巢。

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死亡

生命本就来源于空无,是无中生有之物,这无中生有之物最终回到空无之中去,不是回家吗?不是归巢吗?人想通了这一点,就可以做到视死如归了,不需要太多的英雄气概,一般人就能做到。可以存探索之心。对于人死之后的去处并无定论,尽管国人大多是无神论者,不相信来世,也不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存在。但是,科学能解释的只有这个世界上全部事物的4%,那么灵魂究竟死不死的答案就可能在那未知的96%中间。万一它存在呢?万一它去到另一重宇宙了呢?万一它尽管已经不再是我却继续以某种形式存在呢?这一切都在未定之天,所以在死的时候可以抱着探索之心,万一能存在,那很好;万一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也很好。

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死亡

先这么想:就欣然接受宇宙的安排如何?然后这么想:不然还能怎样?总之,只要我们能够启用宏观视角,并视死如归,且存探索之心,就能怀着平静的心情甚至是欣慰的心情走向死亡。我如何看待死亡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是人们嘲笑过于忧虑之人的话。人的确不必太过担心自己身后之事,但是当人年近古稀时,还是不能不想想死的事情。对死这件事该怎么想呢?我想到的有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要有宏观视角。所谓宏观视角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放在浩瀚宇宙中想象一下。

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死亡

只要这样想了,无论你对生命有多么眷恋,无论你多么不想离开,也能解脱。因为自己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宇宙微尘,什么时候消失真的无足轻重,连你的存在都是无足轻重的,消失就更加顺理成章。尽管国人大多是无神论者,不相信来世,也不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存在。但是,科学能解释的只有这个世界上全部事物的4%,那么灵魂究竟死不死的答案就可能在那未知的96%中间。万一它存在呢?万一它去到另一重宇宙了呢?万一它尽管已经不再是我却继续以某种形式存在呢?这一切都在未定之天,所以在死的时候可以抱着探索之心,万一能存在,那很好;万一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也很好。先这么想:就欣然接受宇宙的安排如何?然后这么想:不然还能怎样?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是人们嘲笑过于忧虑之人的话。人的确不必太过担心自己身后之事,但是当人年近古稀时,还是不能不想想死的事情。总之,只要我们能够启用宏观视角,并视死如归,且存探索之心,就能怀着平静的心情甚至是欣慰的心情走向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