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基層新聞戰線上的巾幗之花

王榮,單看名字,記者和許多省、市媒體同行一樣,以為懷仁市這位只見稿件、不見人的優秀新聞工作者是位男同志。為啥?在朔州市新聞隊伍裡,鮮有一位女同志十幾年來始終堅持“爬格子”,文風也很紮實幹練,根本不像個女同志的筆法。

沒想到,王榮同志竟然是個“秀女兒”!

三八節,記者想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女同行。


親和謙恭如學生


去年盛夏,記者去懷仁採訪,初次和王榮見面。一頭幹練短髮,素面朝天,大框近視眼鏡後面的單眼皮小眼睛很有親和力,不等說話就先笑了。彼時,她已被任命為懷仁市融媒體中心副主任,案頭有許多待處理的工作。她卻撂下手裡的“活”,爽快地說:“咱走吧!”

在採訪的社區,她領著記者走家串戶整整採訪了一上午。無論走到哪家哪戶,她都像是一個熟絡很久的鄰家姐妹,能很快與被採訪對象打開話匣子。

親切樸實、真誠傾聽、謙遜好學,是記者對這位始終保持記者本色、堅持奔跑在基層新聞戰線的女同行的最初印象。


一線採訪勇衝鋒

新冠肺炎疫情抗擊期間,記者的報道許多來自懷仁市,篇篇沾有王榮的辛勤汗水。

“兵貴神速,我們都不知道榮姐何時去採寫的。在省、市級媒體關注疫情防控的最開始,榮姐採寫的兩篇不同的稿件就分別刊登在了山西日報一版倒頭條及朔州日報頭版頭條了,在全朔州市六縣市區名列前茅。”3月5日,懷仁市融媒體中心微信平臺工作人員管波對記者說:“她的稿件基本都是上級媒體先刊登,我們內宣再轉發,影響非常大。”

管波說,在疫情防控期間,王榮像是“開掛了”一樣,不停地採訪、寫作,群眾想知道什麼,她就寫什麼;看到什麼感人,她就寫什麼。

王榮:基層新聞戰線上的巾幗之花

“疫情防控初期,老百姓談疫變色,誰都不敢來醫院。我記得是年初四,王榮自個兒戴了一個口罩就來醫院了,我們當時特別忙,她不說話,也沒人認出她,沒人搭理她。”懷仁市人民醫院人事科主任袁霞在接受採訪時,“她第二次來採訪,我問她上次來都來了,為什麼不說話,她說看到我們醫護人員都是跑著工作,擔心給我們添亂,可是她就沒想到自己,多來一次就多一次危險啊。”

萬一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在哪裡救治?她第一時間探訪了懷仁市新冠肺炎隔離觀察病區的建設情況。

是誰在疫情防控一線全力以赴守護全市百姓安全?連續兩天,夜幕降臨,她獨自前往該市高速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監測點,去採訪並拍攝夜間工作的婦幼、公安、交管等工作人員。

在眾多距離危險最近的地方,王榮作為一名女同志,單槍匹馬、以筆為刀,採寫出一大批有速度、有力度、有溫度的生動報道,彷彿一粒粒“鎮定劑”、一顆顆“定心丸”,迅速將黨和政府的權威聲音和疫情防控一線的感人畫面傳遞給老百姓,使廣大人民群眾匯聚起強大的社會正能量。


心繫群眾忘我行


面對氣勢洶洶的疫情,王榮的女漢子勁兒讓丈夫彭春暉心疼不已。

“一天晚上,孩子們都睡了,她一邊像往常一樣打開電腦準備加班寫稿,一邊有些愉快的和我說路過一家藥店去買布洛芬,店主很負責,要求買退燒藥必須登記身份證號和手機號。”彭春暉回憶說:“我當時一聽,就心酸了。連續一個多月了,每天白天採訪,夜裡寫稿,凌晨一點以前就沒睡過,寫到三四點是常態,偏頭痛不犯才怪,可是她也不說,去買布洛芬,哪裡是買退燒藥,她是買鎮痛藥。”

“榮姐工作起來,是響噹噹的女漢子,可是內心又很柔軟,她總是被她的採訪對象感動的流淚。可她不知道,她對待工作純粹專注的態度,也經常打動我們。”懷仁市融媒體中心記者王曉麗對記者說:“疫情期間,懷仁90後護士陳曉清支援武漢的新聞報道,一經發表,微信閱讀量就達到了10000+,這個閱讀量在小城市很不容易了,而且許多讀者都哭了。”

王榮:基層新聞戰線上的巾幗之花

王曉麗說:“那篇稿子,榮姐大約寫到一半時,我是第一個讀者,半個稿子我就被感動了。可是更讓我感動的是榮姐,她說必須把自己感受到的感動,用文字傳達出去,讓更多的群眾看到陳曉清,這是我們懷仁的驕傲。單位食堂的晚飯也顧不上吃,就一直沉浸在寫作思路里連續七個多小時,一直到深夜十點多,寫完才下班。”

正如王榮所說,越是在危難時刻,越是要第一時間返回崗位,去一線,去採訪,用最迅速、最真實的信息,發出準確權威的聲音,堅守主流媒體的陣地,凝聚起廣大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堅定勇氣和必勝信心。

熱愛與專注、執著與追求,王榮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基層新聞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綻放出了令人致敬的巾幗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