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已變!同事暗自竊喜再也不用發SCI,而我卻更有信心了...

最近,教育部和科技部發布重磅文件,要求規範SCI論文相關指標應用,樹立正確的論文評價導向。醫學圈更是沸沸揚揚,肥宅家裡的學生們很慌,依然忙碌的臨床青年們滋味難言。

如下:

科技部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

重磅!教育部科技部聯合發文:SCI論文指標不得作為科研人員評價標籤

不久朋友圈就出現了兩種聲音:一隊人喜大普奔,開心喊道再也不用絞盡腦汁地發SCI啦!另一隊伍則依然闆闆正正:實力不允許我低調,不發SCI怎麼來證明自己?還是應該更加重視起來,畢竟SCI才是王道!

政策已變!同事暗自竊喜再也不用發SCI,而我卻更有信心了...

其實,很多前輩說:你們年輕人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不如敲敲小黑板,讓我們一起來畫重點吧:

政策已變!同事暗自竊喜再也不用發SCI,而我卻更有信心了...

所以,政策的**並沒有完全否決SCI的重要性;也千萬別曲解了政策的意思:SCI依然是決定科研是否進步的標準,表現了醫生的科研水平和思想能力;以後用SCI做評價會更加慎重。也就是說,我們更應該提高SCI發表質量,杜絕低影響因子的濫竽充數文章。看內容而不看數量看研究內容和質量,儘量公開透明公正,杜絕灌水。

所以,準備好的SCI該投稿還是得投稿。6歲入學開始十幾年的苦讀,也同樣是應試教育;但不可否認,應試教育讓我們的學識更加開闊、學習方法更加規範、高分的學生得到更多的機會。SCI同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