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中的密嚴經變

敦煌壁畫中的密嚴經變

莫高窟第158窟-東壁門南-密嚴經變-中唐

《大乘密嚴經》,簡稱《密嚴經》,依佛說法地點在密嚴淨土而得名,漢譯本有兩種,均為3卷,一是(唐)地婆訶羅(日照)譯本,敦煌遺書P.2261《大乘密嚴經》前的武則天御製《大唐後三藏聖教序》雲地婆訶羅前後譯經凡有十部,“(《密嚴經》)以垂拱元年(685)歲次大梁月旅夷則汗青方就,裝縹畢功。”二是代宗永泰元年(765)不空譯本,序雲:“此經梵書並是偈頌,先之譯者,多作散文。蛇化為龍,何必變於鱗介;家成於國,寧即改乎姓氏?矧論異輕重,或有異同;再而詳悉,可為盡善。”詔不空重譯,是為同本第二譯。兩譯本均分上、中、下三卷,共8品。該經闡述一切法乃心識所變,其五法、八識、三性、二無我等哲理為法相宗所重,被列為該宗基本經典“六經十一論”中的一經。

《密嚴經》是佛“與諸菩薩入於無垢月藏殿中,升密嚴場師子之座”而為諸菩薩所演說之法,哲理性較強,所以密嚴經變沒有很多情節。

密嚴淨土。畫面中央是佛說法圖:正中一佛說法,兩側各有一大菩薩,許多小菩薩圍繞大菩薩,面佛聽法,下方為淨水蓮花、樓臺亭閣,表示佛說《密嚴經》。《密嚴經》第4品“顯示自作品”雲:“密嚴佛土是最寂靜,是大涅槃,是妙解脫,是淨法界,亦是智慧及以神通諸觀行者所止之處。本來常住,不壞不滅。水不能濡,風不能燥。非如瓶等,勤力所成,尋復破壞。非諸似因及不似因之所成立。……唯是如來十地所修清淨智境。”第5品“分別觀行品”也提到“大心之人疾得生於光明宮殿,離諸貪慾、嗔恚、愚疾,乃至當詣密嚴佛土。此土廣博微妙寂靜,無諸老死衰惱之患,遠離眾相,非識所行,妄計之人所不能得。諸仁者,此土清淨,觀行所居。”華嚴宗大師法藏(643—712年)曾參與地婆訶羅譯事,其《大乘密嚴經疏》卷二中對密嚴佛土也有解釋,如:“密嚴國人通達人、法二無我理”,“密嚴妙土,非煩惱雜,故云清淨”等等。

敦煌壁畫中的密嚴經變

淨居天-莫高窟第158窟

淨居諸天、螺髻梵王同會一處。所有密嚴經變主尊下方有一組對稱的天神聽法(為戴通天冠的帝王形像,帝釋天都是這樣形像,這裡指經中的淨居諸天)、一組梵天聽法(為盔甲嚴身的天王裝束,梵天即梵天王,這裡是指經中的阿迦尼吒螺髻梵王),地婆訶羅譯《大乘密嚴經》卷中記載:“時諸佛子各從所住而來此國,爾時淨居諸天與阿迦尼吒螺髻梵王同會一處,鹹於此土。”即畫面表示淨居諸天、螺髻梵王“同會一處”,這是密嚴經變的一個標誌性圖像。下方畫若干小說法圖,一般是一佛二脅侍菩薩、一菩薩提問,不借助榜題很難判定小說法圖的內容。

敦煌壁畫中的密嚴經變

螺髻梵王-莫高窟第158窟

密嚴經變在畫史上未見記載,敦煌以外的石窟也未見遺存,敦煌石窟共有5鋪密嚴經變:

中唐1鋪:158窟。

晚唐2鋪:85、150窟。

五代1鋪:61窟。

宋代1鋪:55窟。

王惠民《敦煌密嚴經變考釋》,《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

中村瑞隆《に說く密嚴淨土》,日本佛教學會編《佛教における淨土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1977年,第121—134頁。

掘內規之《密嚴國土論の變遷について》,田中純男主編《死後の世界:インド•中國•日本の冥界信仰》,東京:東陽書林,2000年,第253—286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