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以後,誰能把雙方父母當做自己的父母一樣來對待?

黎浩哲的媽媽


人人都能,但不是人人都想。

1

思考這個問題前應該先思考一下你對自己的父母是什麼樣的,然後再思考怎麼跟對方的父母相處。面對自己父母,我們能做到溝通隨和,能開得起玩笑,有著無法跨越的親密。而面對自己的父母也不總是每天都能做到歡笑,必然也有過矛盾和爭吵,甚至有過討厭。但最終還是能重歸一家人的溫馨,因為對自己的家人我們有著最大的包容心。

面對另一半的父母,我們完全沒有相處的經驗,更不可能像從小長大一樣再相處一遍,要想和睦相處,就要用成年人的相處方式,要直接運用理解和包容的相處之道。我們能忍受自己父母的缺點,那同樣也應該嘗試接受愛人父母的不完美,不能認準一點不好就無限放大,這樣只能讓你更加害怕與他們相處。多與愛人的父母交流,尤其是有小矛盾的時候更不能憋在心裡,只有多交流才能增進了解,更容易理解他們。


2

對待愛人父母的態度是關係發展的基礎,要帶著尊重長輩的心態建立與他們的關係,如果一開始就沒有把他們的位置擺正,日後相處何其困難。

如果你確實不喜歡愛人的父母,與他們保持一定距離也是可以的,只要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處理得當照樣可以友好相處。只是這種情況下,想做到跟自己父母一樣的和諧程度就不太可能了。

我們每個人都想跟愛人的父母相處融洽,但要想比肩親生父母的關係還是十分困難的。要想做到跟親生父母一樣的相處模式,就要有一顆接納的心,還要他們同樣接納你,不帶偏見才能和睦相處。


十分小明


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的父母,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父母,前期總不可能當親生父母一樣看待的,距離是肯定會有的。

有些相處愉快,甚至好過自己親生的,但有些人確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不盡相同,也不是每個人與任何人的性格都能合得來,畢竟吃一樣米生白樣人。

我有個鄰居,她與她公公就相處得挺好,記得有一次,我們大家都在一棵大樹下乘涼。我鄰居買了一根雪糕,吃了一口說太冷了,然後給他公公吃,他公公也是毫無顧忌的接過來就吃了。

她的公公婆婆與她一輩子都沒爭吵眼紅過,一直和氣開心的生活幾十年,都像自己親生的一樣去看待。

其實相處關係好不好,都是相互的,大家誠心以待,互相關心幫助扶持。價值觀沒有偏差很大,生活習性互相可以習慣,總能其樂融融一起愉快相處。

大家都是真心換真心,雙方都對彼此的父母好,像親生父母一樣看待,則雙方父母也會像親生兒女一樣看待你們。

不是大家的生活都是一地雞毛的,婆媳關係不總是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給大家都多一些耐心與信心,大家都是可以彼此愉快相處,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


一杯無


其實,感情是相互的,誰也不欠誰的。你對我好,我才會願意對你付出。我的婆婆,對我像是對待外人,跟她兒子說話永遠躲著我,不會做飯,不會照顧孩子,而且勸告還不聽,不願意做飯,天天給不到兩歲的孩子吃黃豆醬當菜,家裡衛生也不給打掃。後來因給我弟貸款生意失敗導致家裡負債,婆婆有怨氣我可以理解,指著我鼻子大罵我也忍了,但是寒冬臘月先後扔掉孩子拿不給我看孩子威脅我。立馬送孩子去幼兒園再不用看。這種婆婆,我無法做到當自己親生父母,反而別人對我的好我會記一輩子。


晚安的舊時光


千萬不要抱有這種思想。我結婚當初也是單純如此,心想誰的父母都不容易,結婚後一定要把婆婆當親媽,但是慢慢發現自己天真了。

與婆婆相處,做到相敬如賓最好。與自己媽媽相處那是相親相愛,母女沒有隔夜仇,今天不高興給媽媽發個脾氣,明天一高興撒個嬌,都不是事。但與婆婆就要客客氣氣了,高興不要喜形於色,不滿也不能擺臉色。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如此甚好。


鑫鑫之淼怡


女孩子是和父母一起生活他20多年,然後再把她嫁出去的。

在以後幾十年裡女孩子和她的父母還是繼續有著聯繫,和父母之間的感情是通過幾十年的感情慢慢積澱下來形成的。

而結過婚以後,和對方的父母才剛開始接觸,剛剛開始生活。

這個時候雙方都是十分拘束的,不論是誰都不可能對一個不是特別熟(甚至是陌生人)推心置腹的,人越成熟,也就越難。

但是在以後的生活中,當對方的父母對待女孩子能夠向對待自己女兒一樣疼愛,女孩子讓能像對待自己母親一樣尊重,孝順對方父母的話,最後他們變成了真的女兒,親爸媽。

幾年後,十幾年後,不論以前相互關愛是真是假,堅持那麼久以後,那麼就是真的。

真的也沒有那麼真了。這個時候哪怕想改,恐怕都改不掉了,都成為了習慣。


閒著sleep不如挨頓罵


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予我生命,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堅實而溫馨的避風港將永過成為我棲息的地方。我感恩我的爺,奶奶,是他們為我創造了無憂無慮的氛圍,使美妙的童真永存於我的記憶之中。我感恩我的老師,是他們陽光般的笑臉撫慰我心靈的創傷,用無悔的青春書寫不朽的輝煌篇章。我感恩我的朋友,同學,是他們讓我感到集體生活的快樂,“朋友是世上最大的寶貝。”讓學生時代成為相冊中最真最純的一頁。我感恩那些曾施予恩澤的人,是他們讓我感到人間處處有真情,人與人之間的縫隙中不只是無形的空氣。我感恩那些被我幫助過的人,是他們給予了我回報他人的機會,同時也讓我感悟到:助人之樂,妙不可言。我感恩那些鼓勵過的人,是他們讓我看到希望的晨曦,一改頹然,乘著行動之舟朝夢想的彼岸駛去。我感恩對我不滿的人,是他們的不滿,我才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感恩嘲笑我的人,是他們給了我前進的動力,讓有些動搖的心愈來愈堅定,從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周小七呦


你好,婚後當然把雙方的父母當作自己的父母來待!

孝順,是做兒女的義務,不管生活有多麼困難,都不是讓不孝順的理由!

有時候,孝順不一定是物質上的需求,是陪父母好好吃一頓飯,是陪父母看一場看電影,是陪父母一起出去看看,只要我們想去做,我們就一定可以做到!

作為子女,看到父母越來越多的白髮,看到父母臉上的皺紋,看到她們省吃儉用的情景,我們怎麼能心裡不難過,總是埋怨自己,不夠努力,沒能好好孝敬父母!

作為夫妻,一定要對對方的父母好,都是自己至親至愛的人,都會為你們的家傾盡所有,所以我們怎麼可以不孝順呢!





紫色VS緣


對呀!這句話非常正確。作為一個兒媳婦,我非常反對兒媳婦不支持兒子盡孝這件事。不管你有多麼的討厭公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但他們畢竟是老公的父母,你就是說破天這件事也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你可以對公婆不理不睬,外人也不會說啥,因為誰也不知道公婆和你之間到底經歷過一些啥?因此誰也無權對你指指點點、評頭論足或者掄起道德的大棒來抽打你……但是,有些兒媳婦卻過了點,老公去照顧父母,她吵;老公給父母錢用,她吵;老公帶著孩子去看公婆,她阻止:“這是我生的孩子,憑啥給他們看?”大概她忘了,孩子也是兩位老人的孫子孫女呀?這一點她是無論如何都否認不了的。還有的兒媳婦,終日在老公面前咒罵公婆,要知道,這簡直就是拿著把刀子在剜老公的心嘛!公婆就算對你有千般錯,他們也是老公最為尊重的人噻!因此還是那句話,你可以恨、你可以不理不睬,但你不能阻止老公去盡孝。(同理,女婿也是一樣的)


往事只能喝杯酒


對方的父母就像家裡親戚的長輩,我們一定要尊敬要孝順,但是永遠別想著他們會拿你當親生的孩子一樣,同樣的道理,不管什麼時候親爹親媽都是最重要的,只有他們是全身心的為你付出。

你心情不好了,你敢朝親爹親媽甩臉子拿性格,跟公婆或者岳父母這樣這不是找刺激麼?

同樣的,有了矛盾,親爹親媽轉身就忘了,絕對不會記仇。公婆或岳父母會做人的,當面不說,背後能不嘀咕?不會做人的竄到著兩口子打仗,鬧離婚的還少麼?這是事實



和不懂我的人說抱歉


很難,畢竟你不是從小和對方父母生活在一起,你也不瞭解他們的脾氣和喜好,再說你和父母想說什麼都可以,吵架也沒有關係,對方父母你就會放不開,害怕說錯話,處處要小心,要想同等對待也不現實,反過來也是一樣的,你和對方父母永遠有一層和紗一樣的東西隔著呢,不現實的東西說了也沒有用,如果都能做到,世界上就沒有婆媳之間的矛盾,也不會存在離婚的情況,雙方父母永遠都不可能對待一樣,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