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建築中獨特的“出磚入石”,不一樣的閩南混搭

徜徉在閩南的小巷裡

你是否注意到古厝外牆

“紅磚微凸,白石微凹”

藏著閩南建築獨特的語言

閩南人稱之為“出磚入石”

閩南建築中獨特的“出磚入石”,不一樣的閩南混搭


出磚入石是閩南建築中獨特的砌牆方式

利用形狀各異的石材、紅磚和瓦礫

交壘疊砌,構築牆體

其中磚比石頭微凸,紅白相間

呈現了一種不規則的美

閩南建築中獨特的“出磚入石”,不一樣的閩南混搭


相傳明末,泉州地區發生大地震

地震過後當地人就地取材

利用坍塌破碎的磚、石、瓦、礫

構築成了這樣一道獨特的牆體

後來被人們廣泛應用,沿襲成風

閩南建築中獨特的“出磚入石”,不一樣的閩南混搭


用這種方法砌成的牆

堅固防盜、古樸美觀

成為我國民居建築藝術的一大傑作

磚石的完美搭配讓出磚入石的建築形態

成為閩南地區中 一道靚麗的風景

閩南建築中獨特的“出磚入石”,不一樣的閩南混搭


樂觀向上的閩南人還將出磚入石

雅稱為 “金包銀” “百子千孫”

將美好的寓意與建築相結合

出磚入石也不單單是一種建築元素

也慢慢成為閩南人的圖騰印記

閩南建築中獨特的“出磚入石”,不一樣的閩南混搭


近幾年,“出磚入石”走紅起來

成為一種新的 主設計元素

融入晉江的體育賽事會徽設計中

2020世中運2018亞大體聯亞洲盃

都將閩南文化和賽事運動完美融合

讓更多人瞭解閩南文化

閩南建築中獨特的“出磚入石”,不一樣的閩南混搭


閩南建築中獨特的“出磚入石”,不一樣的閩南混搭


在晉江,出磚入石的牆體有很多

出磚入石微景觀就顯得格外耀眼

一堵和2020年世中運標識一樣的出磚入石牆

既傳承了閩南先輩的建築技藝

也使傳統建築得到了新的演繹

閩南建築中獨特的“出磚入石”,不一樣的閩南混搭

▲晉江出磚入石微景觀



在金井鎮福大晉江科教園

有這樣一堵出磚入石景觀牆

每日潮起潮落,圖書館倒影於水面

灰白花崗石與片狀的紅磚穿插組合

"吾為舟,汝為漿,泛舟書海”

閩南建築中獨特的“出磚入石”,不一樣的閩南混搭


閩南建築中獨特的“出磚入石”,不一樣的閩南混搭

▲福大晉江教科園圖書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