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留存的6处名人故居 管窥大漠草原群雄崛起的壮阔史诗

内蒙古是北方游牧文化的摇篮,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和灿烂文化。内蒙古广袤的草原天高地阔,造就了草原人仰望星空、自由勇敢的一代代英雄豪杰。以勇武闻名的东汉名将吕布,南北朝杰出军事家改革家宇文泰,一生辅佐顺治、康熙两代英君的清初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晚清名将僧格林沁,蒙古大英雄嘎达梅林,以及党和国家优秀领导人、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等等,当代从内蒙走出来的我国文化艺术界名人也是星光闪耀,不胜枚举。由于内蒙古历史上毕竟是游牧民族,留下的名人故居不多,历史也不久远,但更显弥足珍贵。虽然这些少量的名人故居无法反映大漠草原悠久的历史文化,那就让我们以此为导引,激发起对这块热土群雄崛起的壮阔史诗探寻吧。

NO1.乌兰夫故居

内蒙古留存的6处名人故居  管窥大漠草原群雄崛起的壮阔史诗

地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村

描述:故居是上世纪初我国北方地区具有浓郁民俗特点的民居,包括正房、东西厢房、碾房、磨房、粮仓等20余间,总占地面积20亩,乌兰夫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乌兰夫(1906~1988),曾用名云泽,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人,蒙古族,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将军衔。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乌兰夫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

NO2.荣耀先烈士故居

内蒙古留存的6处名人故居  管窥大漠草原群雄崛起的壮阔史诗

地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博彦路西园街4号

描述:故居是一处四合小院,为一般民房。2008年整体修复,新建了陈列室、展厅、音像厅等。荣耀先(‪1896-1928‬),蒙古族,土默特左旗人,黄埔军校一期生,1926年参加北伐,任北伐军第六军突击团团长,在第二次北伐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2岁。荣耀先是内蒙古革命运动的先行者,是内蒙古地区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蒙古族青年,是多松年、乌兰夫、奎璧等一批内蒙古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引路人,是内蒙古最早牺牲的革命先烈之一。

NO3.贾力更烈士故居

内蒙古留存的6处名人故居  管窥大漠草原群雄崛起的壮阔史诗

地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把什村

描述:故居是一处四合小院,正房5间是砖木结构,为一般民房。贾力更在此出生,并在这里度过少年时代。贾力更(1907—1941),蒙古族,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到广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返回内蒙古,组织农牧民协会。1938年秋,贾力更任中共土默特旗工委书记和察绥行政公署蒙政处处长。1941年3月19日,在带领一批蒙古族青年从大青山出发赴延安途中与敌人遭遇,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4岁。

NO4.多松年烈士故居

内蒙古留存的6处名人故居  管窥大漠草原群雄崛起的壮阔史诗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麻花板村

描述:故居正房5间,东房3间,南房2间,是一处普通的农村院落。多松年(‪1905-1927‬),蒙古族,呼和浩特市归绥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系中共早期党员,曾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1927年曾代表绥察二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返抵北平时叛徒告密,不幸被捕,严刑拷打后被杀害于张家口清河桥畔,后被特务残忍地钉在张家口市大境门上,牺牲时年仅22岁。

NO5.荣祥故居

内蒙古留存的6处名人故居  管窥大漠草原群雄崛起的壮阔史诗

地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一中后街14号

描述:故居建成于清末民初,具有北方民居的传统特色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风貌,四合院布局,正房面阔五间,东西厢房面阔各五间半,南房面阔五间,高低错落,用料讲究,工艺精湛。荣祥先生在此居住约60余年。荣祥(‪1894-1978‬),蒙古族,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人。因其人品文品俱佳,从政从文均取得一定的成就,在内蒙古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被誉为“塞北文豪”。

NO6.绥远将军衙署

内蒙古留存的6处名人故居  管窥大漠草原群雄崛起的壮阔史诗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

描述:将军衙署是清代绥远将军管辖归化城、漠南蒙古及统领大同、宣化等地驻兵的办公衙门,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营造,砖木构制,占地约3万平方米。它的营建是清王朝为巩固西北疆边陲的稳定,奉行对大漠南北蒙古地区实施政治、军事统治的产物,先后有67位将军在此居住过。解放后,衙署为绥远省人民政府并内蒙古人民政府办公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