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历史(20)

文学是什么?

我觉得文学就是文化人赖以生存的一门手艺,文化人也要活着,也要养家糊口,如果一味地清高,成为饿殍,那还搞什么文学创作啊?

看《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和肖子升去农村搞调查研究,就是靠文学的本事吃饱喝足之后,才有能力干自己想干的事。如果自恃书生出身,就不能肩挑手提,又不能低下头、丢掉矜持,那他们除了当官一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看一篇头条文章,说路遥穷的要命的故事,写出了一部人人称颂的《平凡的世界》,却连去领奖的火车票都没有的窘境!

文章中还说路遥还托关系准备写几篇有偿文章,挣俩儿稿费什么的。

我觉得只要方向不走偏、只要不饿肚子、生活不受难,什么路子都是要试一试。

文学本来就是表演给有钱人看的、赚吆喝的买卖,如果一味地好面子、总是哈不下腰、总是羞于见人,无论是大作家还是小作家,都要饿死人的!

文化人他应该是最有办法的人,他最不应该被贫困饿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被饿死的人很多都是写作的人!

这就很可怜了!也很可惜了!

文化人头脑僵化了,也很愁人!

但是现在的许多书上都说一个作者挣多少钱挣多少钱,这是不是成功学在作祟?

我第一次听说《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应该是收音机里。但是当时我没太注意听。

后来我在父亲从单位里拿回来的《中国青年报》副刊上看到各种报导,算是知道中国现代文学界出现了这么一号人物。

再后来我就看到了12集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少安艰苦创业的那一段——少安又当骡子又当马,拼了命挣钱。他的妹妹过来给他做饭,照顾他生活。有一天他看到一碗面条摆在桌上,他妹妹说——今天是你的生日……

多少年我都不会忘了这段记忆的。

但是很多年我一直没有看过这套书。

应该是我学会了铲地的那年夏天,应该是1996年吧,我随许多人去附近的连队铲地挣钱,中午吃饭休息的时候,在雇主家里看到一本没头没尾的书,还是盗版书,但是书中的内容挺吸引人的,我就向雇主借这本书准备回家看,看完了就送回来。

雇主说这本书是他家孩子的,我就向他家孩子借书。他犹豫了半天,还是把书借给了我。

我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七八点钟了,我一夜没怎么睡,这本书也没看完,第二天早上又跟着去干活,那家雇主就通过带工司机向我讨要那本书。我说我没看完,明天再还。带工司机让我自己去说。我也就趁中午休息时间,走着去了雇主家,说明了情况,说实在不行,也可以买了这本书。雇主说这本书不卖。说好了,明天一定要把书还回去。

我当天晚上就被带工司机辞退了!

我在家又看了一晚上书,第二天一早,托带工司机把书捎回去。

我能断定这本书就是《平凡的世界》!因为许多年前我捡到了一本残卷《女友》,上面有路遥写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虽然是下半部分,但也对了解一部长篇小说的内容已经足够了!

我兜里有了几个钱,我就骑车去县城找这本书。

但是在新华书店里根本找不到这样的盗版书。

我在街北的邮局外销柜台里买到了《路遥中短篇小说集》。里面就有我曾在《女友》上看过的《早晨从中午开始》!

这一天,我买了《池莉文集》散文卷回家。

我看了《池莉文集》散文卷之后,感觉这套书我不能缺了其中任何一本,我赶紧再次去了县里卖《池莉文集》的那家书店,买了剩余的几本《池莉文集》,正好也看到了那本盗版的《平凡的世界》,我也不嫌弃,也买了下来!

这套长篇小说是我精神力量的来源,我看了不止一遍。

这本书里有太多的穷小子想翻身做主的理想精神,而且整个故事也是正能量满满的,而且结尾也是个大团圆结局,我觉得一个年轻人的人生理想也莫过于此吧。

这本书虽然是盗版书,字小儿,纸张不好,错别字比比皆是,但是内容向上就行了。

我去大连,第一次走出乡土,身上带的两本书就是《平凡的世界》盗版本和《花季雨季》。

我去沈阳、去牡丹江、去密山,兜里带的书都是这本《平凡的世界》盗版书。

后来,我在密山终于扎住了脚跟。晚上打发时间的书还是这本《平凡的世界》盗版书。

以后我手里的钱多了,就四处买书,有一年春天,就在物资城附近的废品收购站看到有旧书卖,以后我就经常到这家店里买书。

店主很好说话,看我爱买书,说他家屋里还有一些书,于是,我经常干完活儿,拿着钱就去他家转悠一趟,有时买很多书,有时看不到相当的书,就兀自走人。

终于有一天,我就在一堆书里看到了这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平凡的世界》!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我问店主多少钱,店主说了一个价,我拿了钱就把书买下来了。那一晚我都兴奋的没睡好觉,动不动就把书拿出来看看,都担心这是一个梦!梦醒了,什么都不见了!

这本书拿回家放着,被徐看到了,想借回去看看,我不舍的,就把那本盗版书送给了徐。徐在书上做了许多眉批。许多处眉批深得我心。

这套书我拿到了济南,但是那一年穷的要死,为了一口饭,就把这套书转让了!

后来,我又在中山公园旧书市场把这套书又买了回来!

这么多年,这套书我买在家里有好几套了,有各个出版社的,有精装的,大多数是平装的。

那些年生活不稳定,到处搬家,我身边只有一套《平凡的世界》。每次回到家里,看着看着,书一滑落,我就睡过去了。睡醒了再把书收拾好,把灯关了,继续睡。

那几年我真是把《平凡的世界》当《圣经》看。这几年经历的事情多了,看的书也多了,我不怎么迷信这本书的力量了。

17年年末,我在威海荣成石岛明白了——我不能这么不死不活的活着。我在荣成火车站里看《平凡的世界》,我顿悟——我要做我最想做的事!我要做我最喜欢的事!我要做我最熟悉的事!

我一直很喜欢的事是什么?就是一直拿起来就没放下的写作啊!

从此,我又走回了写作之路。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理想之书,也是一本心灵鸡汤之作,书上也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自己想象的《平凡的世界》,至于别人怎么说,随便吧!

我的读书历史(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