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已成农妇,又生过孩子,抛夫弃女后为何还能入宫成为皇后?

史学达人


我们印象中的古代女性都要恪守三纲五常,不能抛头露面,立贞节牌坊,甚至歧视改嫁,这些都是从明朝以后才有的,当时统治者遵从程朱理学,一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害了千千万女性,虽然朱熹是宋朝的,程朱理学在宋朝就已形成,但只是当时众多学派之一,影响力不大,直到明朝才成为主流,所以宋以前,古代中国女性婚姻是相对自由的,宋朝都有几位皇后也有二婚,在秦汉时期更为开放,秦始皇老娘都是那样的,刘邦也那样的,这都习以为常。

图为汉朝跪坐女俑,展现了当时训练有素、恬静端庄的侍女形象。

所以汉武帝老妈王娡的经历,不奇怪,况且王娡不完全是底层百姓,她们家跟朝廷一直有关系,王娡的母亲臧儿是汉初燕王臧荼的孙女,当年臧荼不安分起兵造反被杀,家族崩析,臧儿长大后嫁给了扶风郡的平民王仲,生了一个儿子王信和两个女儿王娡、王儿姁。王仲死后,因生活所迫,臧儿又嫁给了长陵的田氏,生了田蚡和田胜两儿子,臧儿的长女王娡许配给了当地的平民金王孙,不久王娡生下一女儿,叫名金俗。

图为汉景帝阳陵出土的铜鼻纽“别臧官印”。

秦汉时期非常盛行占卜这种迷信活动,人们出远门、军队打仗都要先占上一卜,当时社会的占卜家也是一大流派,从帝王到百姓都笃信,臧儿见两个女儿出落的如水上芙蓉,天生丽质,就这样老死民间,实在不甘心,便去求了卜筮,结果是“两女当贵”,臧儿喜出望外,果真如此,自己岂不是也终身有靠,坐享尊荣了么。

图为汉景帝与皇后王娡合葬墓,阳陵。

作为大汉开国的7位异姓王之一,虽然家庭变故,但关系应该还是有的,臧儿通过各种渠道把王娡和王儿姁相继送入了汉文帝太子刘启的宫中,两女凭借聪慧美貌,很快博得刘启喜爱,王儿姁生下4个儿子,王娡生了3个公主1个儿子,这个儿子叫刘彻。王娡在宫中既有母亲臧儿的教诲,也有民间生活的体验,所以在宫中不争风吃醋,后来联姻馆陶公主,实力猛增,两女把栗姬拉下马 ,栗太子被废,公元前150年,王娡立为皇后,刘彻立为太子,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为太子妃,也是刘彻继位后的第一任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