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原定发掘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为何最后发掘了万历的定陵?

gaoyan1989pm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在北京的昌平,因为葬有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而得名。十三个帝陵里,修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朱棣取代建文帝成为皇帝后,第一件事就是迁都,把首都从原来的南京,一下子搬迁到当初自己的封地北京去。

至于为何朱棣要坚持“天子守国门”定都北京,一直众说纷纭。


明成祖朱棣的年号为“永乐”,其开创的永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五大盛世之一。朱棣在位期间,除了修建北京故宫和长陵,最为著名的事件,还有郑和下西洋和编篆了《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号称是囊括先秦至明朝永乐年间,所有经典的最为完整的书。

就是这样一位既开创盛世,在位期间又取得众多成就的皇帝。不难想像,他与皇后的合葬墓,作为十三陵中的首陵,明长陵里,势必会藏有不少珍贵的宝物。


挖掘明长陵的目的

1955年秋,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邀请了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文化部部长沈雁、人民日报社长邓拓和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张苏等人,联名上书到政务院,请求同意发掘永乐皇帝朱棣的长陵。

发掘的目的,是将发掘出土的文物加以利用,在原址上成立博物馆。促进历史研究,并为北京开辟一个新型的文化场所,向广大群众传播历史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

这一请求,很快得到周总理批准,并组织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同时,还增聘了文化部副部长兼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等人。


原定挖掘明长陵,后又改为挖掘定陵的原因。

明定陵里埋葬的,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按原计划,应该挖掘长陵才对,可为什么最后改为挖掘定陵?

因为,明长陵在十三陵中是规模最大的,应该是考虑到当时的资金不足,还有之前从来没有挖掘过帝陵的经验。若首先贸然挖掘长陵,显得把握不大。

以现有的资料来看,当初的工作组是有备选方案的。首先,第一步是在十三座帝陵里,先选出一个比长陵的规模小一点的陵墓进行试掘,其次,等试掘工作完成,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后,再挖掘长陵。


工作组经调查后,挑出了两个试掘的陵墓进行选择。一是仁宗皇帝的献陵,二是万历皇帝的定陵。 最后决定挖掘定陵,还缘于发现了在宝城内侧的石条上,刻有“隧道门”三个字,并据此认定此处就是进入玄宫的起点。

到了1956年5月,定陵的挖掘工作正式开始。至1958年7月,历时两年两个月,挖掘工作结束。随后,在定陵原址上修建定陵博物馆,于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




(鉴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在掘定陵后,致使很多珍贵文物出土后,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坏。周总理下令十年之内不得挖掘皇帝陵墓。这道命令一直沿用至今。)


夜不闭户深耕半夜


原定发掘长陵,最后变成发掘定陵,可谓阴差阳错,赶上了吧。

我们看看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清楚万历是多么点背了。

很多人常在网上骂郭沫若挖定陵,导致有些文物损毁。平心而论,有失公允。他只是参与者之一,并非所谓的主谋。

最热心发掘者实则是吴晗,他是明史专家,又是北京市副市长,挖掘长陵的最初想法是他提出来的。

发掘明陵的由来,锁定长陵

1955年10月9日,吴晗和两位副总理以及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等游览十三陵,吴晗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发掘明长陵!

两位副总理和郭沫若都表示赞成,郭沫若提议让吴起报告给总理,并商量报告的大致内容和署名等问题。

定陵出土的金托金爵

同年10月13日,吴晗把写好的《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报给郭沫若,并请郭沫若领衔签名。郭对报告作了些文字修改,并领衔签上名字。第二天,沈雁冰、张苏、范文澜、邓拓在报告上签名,15日上报了发掘长陵的请示报告,签名的顺序是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

当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得知要发掘长陵,报告发起人是吴晗时,便劝阻他收回报告,因为发掘条件还不成熟,3人争论一下午,吴晗作为主管市文化教育的副市长,决心很坚定。

12月初,在吴晗的主持下,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为:

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夏鼐、郑振铎、王昆仑

下设一个9人考古工作队,队长赵其昌,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人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1人南开大学历史系肄业,5人初中毕业,1人小学毕业。

定陵出土的金托玉执壶

苦苦寻觅,突破口在哪里

1955年12月31日,赵其昌带一名探工来到长陵,进行三天勘察,没有发现发掘线索。

回京后,赵其昌向吴晗和夏鼐了具体情况,提出给他两个月时间查文献,特别是弄清楚那些皇帝生前已建好陵的,入葬时如何挖开的问题。吴晗和夏鼐表示同意。赵其昌顺势向吴晗提出一个问题:长陵太大,能否找个小的试掘?

对于试掘,吴晗和夏鼐意见一致。调查好了再定,然后上报批准。

后来,经过探访,目标定在了献陵。进行了近半个月的勘察,从哪里挖掘毫无线索。

工作队分头探访,访问附近的村民,走进监狱,向曾经的盗墓犯询问情况,也没有理出头绪。

后来,工作队把目光转向了定陵。因为吴晗认为,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会多一些。

定陵出土的金锭

定陵是个倒霉蛋

清军入关后,放火焚烧了万历帝的定陵和天启帝的德陵。

李自成进京,捣毁了定陵、庆陵、德陵宫墙与宫门。

清末民初,一闲汉王某想当陵户未成,把油泼在定陵的祾恩大殿上,放火焚烧,大火冲天,祾恩殿变成废墟。

定陵三经大火,这次又来了发掘工作队。

1956年5月19日,定陵发掘正式动工,1957年5月19日找到金刚墙的封口,10月5日上午,发掘队人员进入地宫,打开了第一道石门……


郑国柱


事情的大体经过是这样的:

当年向国家申请挖掘皇陵并主持挖掘工作的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参与到国家的文化建设中,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向国家提交了挖掘皇陵的有关申请,阐述了挖掘皇陵的必要性。而郭沫若本人也曾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参与到对秦始皇陵,唐乾陵和明长陵的挖掘工作中。



所以出于对这三座陵墓的“情有独钟”,郭沫若当年最先向国家提出挖掘的帝陵就是朱棣的长陵。虽然在郭沫若提出挖掘帝陵后,国内很多考古学者纷纷表示反对,但由于郭沫若在文学界的地位很高,再加上在他声情并茂的说服下,国家最终还是同意了郭沫若的申请,于是在1956年郭沫若带队进入明十三陵,开始挖掘长陵,但他们挖了几天,却迟迟找不到地宫入口,于是郭沫若决定放弃对长陵的挖掘,转而挖掘同属明十三陵的定陵。

根据他当年的想法,郭沫若此举是为了积攒挖掘帝陵的经验,为以后挖掘长陵做准备,毕竟就郭沫若而言,长陵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高于定陵的,至于郭沫若为何那么想挖长陵,原因是长陵是明年十三陵里规模最大的帝陵,陵墓里陪葬的文物一定不少,甚至《永乐大典》的正本极有可能也在里面,郭沫若一生对文化追求的标准是很高的,尤其对遗矢的我国古代典籍,他更是倾慕已久,做梦都想一睹它们的真容,所以只要有任何能发现它们的可能性,郭沫若都会想尽办法去验证这种可能性的真假。


只是,郭沫若小看了古人的智慧,高看了当年参与帝陵挖掘的人员的经验与能力,其结果就是连长陵的入口都没有找到,而由于当年挖掘条件的不成熟包括文物保护技术的落后,导致定陵被挖后,大量文物遭到毁灭性破坏,连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也是如此,甚至万历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最终也被挫骨扬灰……

当国家知道定陵遭到如此浩劫之后,便紧急叫停了对定陵的挖掘,周总理更是定下了“除非进行保护性挖掘,否则禁止挖掘帝陵”的规定。

然而郭沫若对挖掘帝陵的决心太大了,没过几年,他曾再次提出挖掘长陵,但周总理断然拒绝,此后虽然他依旧念念不忘挖掘帝陵,但最终还是再没有得到过任何机会,毕竟挖掘定陵的惨痛经验尚在眼前。


其实关于挖掘帝陵,本人也是非常反对,尤其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初建,百废待兴的时候,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国民的整体素质也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技术更是不成熟,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具备,挖掘帝陵注定会以失败告终!我甚至怀疑郭沫若当年执意挖掘帝陵更多的是出于私心,当然了这也只是我个人主观上的猜测而已。


咸鱼闲聊


明定陵里埋葬的,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按原计划,应该挖掘长陵才对,可为什么最后改为挖掘定陵?

因为,明长陵在十三陵中是规模最大的,应该是考虑到当时的资金不足,还有之前从来没有挖掘过帝陵的经验。若首得贸然挖掘长陵,显得把握不大。

以现有的资料来看,当初的工作组是有备选方案的。首先,第一步是在十三座帝陵里,先选出一个比长陵的规模小一点的陵墓进行试掘,其次,等试掘工作完成,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后,再挖掘长陵。


新华通迅


万历皇帝的定陵好挖掘,先了解明代陵墓的结构


品多加电子商务


当年由明史专家,北京副市长吴晗联合郭沫若等人给国务院上书请示挖掘明十三陵的首陵-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在申请书中他们声称可以在陵寝中发现大量有益于研究历史的珍贵文物,并且可以建造供人民参观的博物馆,让人民跟深刻的了解帝王奢靡的生活,从而可以让人们不忘阶级苦,就这样,他们很快的得到了批复,原则上同意挖掘,但一定要注意文物的保护工作。


随后,郭沫若拿着批文马上作出批示,一个考古挖掘组很快的成立了,他们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明长陵,手拿“洛阳铲”来试掘长陵的宝顶,但是由于朱棣的陵寝太过庞大,考古队员整整的忙活了一个月,竟然连地宫的位置都没有探查清楚,就这样,一个有经验的考古队员建议,可以找一个体量较小的明皇陵挖一下,用来搞清楚明代皇陵地宫的具体结构,这样可以积累大量的经验,以便于长陵地宫的挖掘工作,于是乎,万历皇帝的定陵进入了视线,其实朱翊钧的陵墓被选中也是意外,因为在考古队员考察十三陵宝顶之时,意外的发现定陵宝顶有一处坍塌,大家便猜想这是地宫隧道,这样给挖掘就提供了指引,所以定陵便被选中了。

考古队在定陵挖掘几个月,一直没有找到地宫的入口,本来马上就要放弃了,结果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小石碑,在其上有一行字写着:此石距金刚墙前皮xx丈,深xx丈。

无异是一把找寻地宫入口的钥匙,就这样,考古队“按图索骥”,很快的找到了地宫入口,就这样,定陵的大门被发现了,但一场考古史上的灾难也开始了。。。。。。


老猪的碎碎念


本来是要挖朱棣的长陵,结果连续摸索了一个月硬是没找到入口,再拖延怕批文失效。

最终决定拿万历练手,因为万历的陵有一个地方已经塌陷,并且有碑文表示这儿就是入口,但这一挖造成了许多文物史料的永久性破坏,后来一帮人又想挖武则天的坟被禁止,此后百年不动帝王陵的由来也是因为这个。

在当时不具备开陵的条件下开挖定陵算是一件蠢事,原本放在近代开挖可以保存参考的文献文物在当时直接成灰。

幸好当时总理发话禁止开挖其它陵,要不然这一帮人可以称千古罪人。

一直对武则天的陵墓有着神往,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开陵,想必武则天的陵中有上官婉儿等一些人的画像。


仲由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明史学家吴晗吴晗向中央提出了挖掘明代十三陵的考古计划,长陵是首选目标。但是,挖掘长陵的工作进展十分不顺,虽然定陵的规模最大,保存也最为完整,但考古队一直没有探测到墓道的正确位置,最后,考古队决定寻找一座较为容易发掘的陵墓,经过反复研究,他们决定发掘定陵。

由于技术的限制和经验缺乏,这次发掘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墓室里的很多精美珍贵的字画和整匹的丝织品,在地宫金刚门打开后,迅速碳化腐败,再加上考古人员处理不当,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后来中央决定,在技术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不再考虑发掘十三陵的工作。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文革期间,定陵的主人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竟被拖出墓室外一把火烧掉了。金丝楠的棺木,也被扔到了野外,被附近的农民捡回去做了家具。据说,因为木质太好,做成的箱子密封性特别强,后来农民家里的小孩子玩捉迷藏,躲到里面出不来,不幸给闷死了。


风吹草语


简单点,不用想,有不少人反对这是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