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悦加财经创始人李悦 对话 《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未来军工的核心资产》。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当代军工科技的突破

李悦:从今年美伊对抗等全球军事冲突热点来看,当代军工科技在最新实战应用中,有哪些重大突破?

何岩:从技术上讲:军工新材料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技术、超高音速技术、精准定位与识别技术、太空技术等不断在推进与突破,在实战中持续在应用。

在有形的战争中,主要是以导弹为核心打击武器,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的精准打击越来越得到实战的检验,而无人设备承载的打击模式也经受了检验,而且这两者可以有效结合,就更加具备威力。

从无形的战争形态上看,网络战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首选,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大国之间未来很难再发生直接的大型重型武器冲突,因为谁也无法承受这样的互相打击,尤其是可能的重创,谁也没有绝对把握获得胜利。这样的背景下,未来战争的表现形式更多的可能是网络战。网络战已经成为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核武器”。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网络攻防”与“超限战”

李悦:20年前,中国曾横空出世一本奇书《超限战》引起全球关注,其中就提到“网络超限战”,目前的“网络攻防”是否已达到“超限战”的级别?

何岩:超限战更多的是指一种全新的战争理论。目前而言,局部的战争,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之间的战争,更多的还是传统意义的战争,只不过在技术上有很大的进步。

目前的网络战,大多是小规模、非持续性,强国对弱国以及强国之间试探性斗争,这样级别的网络入侵与防守,无论对抗级别还是对抗形式,还不够“超限战”的级别,真正意义的持续公开的大规模网战尚未出现。

真正的大规模网战无声无息,但会引发全球震动,目前看还需要更多的契机与背景,但大国之间已对此保持高度警惕,都在做积极战备,谁也不愿意轻易挑起大规模网战。一旦真有大规模网战发生,那一定是大国之间全面战争的开始,只不过是转换了形式。所以,对未来战争形势正确与超前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未来战争比拼的可能是智慧与技术,而不是体能与数量。比拼的是整体攻防与协调能力,而不是单兵能力与局部战力。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网络攻防”的军民界限

李悦:网络攻防在民用和军用领域的应用有无明显界限?在军用领域的发展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何岩:从技术上讲,网络攻防没有明显的军民界限,在应用上有一定界限。

第一,网络攻防离不开网络服务商,军民网络服务商不一样。民用网是一般我们的电信服务商,军用网的服务商是军队。

第二,网络攻防的用途也不一样。民用的网络攻防主要是针对黑客对个人、企业、一般机构的网络攻击与防护,而军用网络攻防针对军队与政府核心部门、核心行业。

第三,安全级别不一样。民用网络一般安全级别很低,各个终端很容易被攻击,军用网由于限制了用户身份,所以安全级别非常高。

第四,军用领域的网络攻防技术与装备的研发、生产与使用有特殊的渠道与门槛。政府、央企、特殊行业等网络安全应用也有严格的门槛。而单纯的民用则无很特殊要求。

第五,技术等级也有区别,军工高于民用。

在军用领域,网络攻防以直接摧毁、扰乱对方指挥系统,或者夺取指挥权为目的。同时也以最大限度防卫自身系统不被摧毁、篡夺为目的。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形成了边界防卫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安全反应技术。在网络进攻方面,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目前而言,防卫技术是首选与关键发展的。

在军用领域,更加注重自主可控,全方位应用全国产技术与装备。在实战中,更加注重网战的隐蔽性、无边界性、突发性。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网络攻防”的技术与实战

李悦:目前,网络攻防在世界军事强国中有哪些领先的技术发展?有哪些实战应用?

何岩:网络作战部队规模最大、建立最早的首推美国。美国于2010年成立网络安全部队,并在随后几年扩编至4900人,在2013年新增了40支网络部队,其中13支确定为攻击部队,另外27支用于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2016年,美国的网络安全部队已经增至6200人。

英国也于2010年起,秘密组建了一支隶属军情六处,有数百名计算机精英组成的黑客部队。

中国而言,战略支援保障部队应该担负部分网络攻防重任,中国也具备较强的攻防实力。

云计算、云安全已经成为网络攻防世界的技术焦点,最终运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重突破。尤其近年,量子技术、区块链技术、神经技术将为网络攻防寻找到全新的路径与突破点。

在实战方面,2017年6月27日,勒索软件事件曾让全球再次陷入无望的困境。白宫国土安全部的发言人更称,这款勒索软件已经造成美国近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新型勒索软件让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英国广告公司 WPP、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美国医药公司默克等纷纷中枪,乌克兰更是成为了“重灾区”,其国家银行及电力公司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型基建行业无一幸免。它摧毁了全球最大的航运巨头马士基的全球物联网络,只用了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

另外,以世界网络攻击力量最强大的美国为例:2004年,美国曾针对利比亚发起网络攻击,致使利比亚国家顶级域名瘫痪。2019年5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承认,曾于2018年允许相关部门对俄罗斯发动网络攻击,导致俄联邦通讯社相关网络连续瘫痪数天。6月15日,《纽约时报》曝料称,美国政府官员承认,早在2012年就已在俄罗斯电网中植入恶意代码,可随时发起网络攻击。最近的美伊冲突,据报道,美国也进行了一定的网络攻击。

可以想象,未来无论是否又发生传统意义的战争,网络战都将成为选项之一,而且是必选项。传统战争+网络战是一个组合选项,单独的网络战更是一个选项,传统战争模式在未来则可能会很难会再次单独出现。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我国“网络攻防”水平

李悦: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我军在网络攻防方面目前处于什么水平?有哪些强项和短板?

何岩:我们的网络攻防的整体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尚未经历重大的、持续的、大规模的实战检验,部分细分领域还需要持续增强防护能力。

短板方面,基础信息技术水平还有差距,特别是在核心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方面,还需要更加全面的自主可控,还要更加超前的核心技术与产品。网络核心技术的竞争,如同一场时间和速度的赛跑,谁动作快,谁就能占领技术领域的制高点,不但一步都不能拉下,而且要争取领先。

强项方面,我们国家具有高度的协调统一体系,具备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能力与信心。在网络安全与攻防的法律、制度与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体系建设、重大项目与技术攻关方面,持续取得突破,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网络攻防体系、技术与装备,但还需要在国家资本、市场资本的全力支持下,早日建立体系更加全面,实力强大的网络攻防国家队。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目前,我国网络攻防的核心技术体系主要在中国电科与中国电子等核心军工央企。

中国电科旗下已经有中国网安(网络安全国家队,旗下有国内第一家网安类上市公司卫士通)、中资网安(国内唯一专业从事国资国企网络信息安全科技的国家队)、绿盟科技、南洋股份(天融信)等系列网络安全企业;同时也拥有30所,33所,29所等网安与电子对抗强大的研究机构;还拥有类似中电太极(旗下上市公司太极股份)这样的全面系统提供云服务、系统集成服务的综合信息产业与网络安全服务商。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中国电子也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国家队之一,成功构建了兼容移动生态、与国际主流架构比肩的计算机基础软硬件“PK”体系(飞腾CPU+麒麟OS操作系统),上市公司层面,中国软件具体运营麒麟OS,中国长城具体负责飞腾CPU。这样,中国电子拥有从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安全整机到应用系统的国内最完整的自主先进产业链,形成从安全咨询、系统集成、安全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服务体系,中国电子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创新工程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操作系统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全芯片出货量国内第一,也是国内最大的智能卡芯片及UKEY芯片供应商。近年来,中国电子将国内网络安全旗舰企业奇安信纳入体系内,更加增强与完善了网络攻防整体技术与装备能力。

“电子对抗”应用场景

李悦:和网络攻防相比,大家对电子对抗的技术相对陌生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何岩:电子对抗概念是:敌对双方为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障己方电子设备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电子措施和行动,又称电子战。

电子对抗传统分类: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防御。

按电子设备的类型分类:雷达对抗、无线电通信对抗、导航对抗、制导对抗、光电对抗和水声对抗等。

应用场景主要有:外层空间对抗、空中对抗、地面(包括海面)对抗和水下对抗。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现代电子对抗的主要手段。随着弹道导弹和卫星的发展,外层空间是一个新的战场,电子对抗在未来的现代化战争中,将对战略攻防起到重要作用。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我国“电子对抗”水平

李悦:目前我军在电子对抗领域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强项和短板?

何岩:世界上主要军事强国是美欧与俄罗斯。欧美模式主要是微电子模式,也是世界的主流,也是最成熟的,能够越做越小。威力越来越强。俄罗斯的电子管模式也很厉害,虽然比较粗笨,但抗干扰能力强。现在的中国电子战,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最近两届珠海航展上,中国电科集团展示了多种电子对抗系统,出现了多种为外贸研制的电子对抗吊舱,电子对抗设备产品。例如为巴基斯坦提供,与我国自用型吊舱外观相似的KG-600、KG-300自卫吊舱等产品。

空军方面,解放军自身装备的专用电子战飞机也正在迅速增加。海军方面,水上、水下的电子对抗已经向量子技术水平发展。

具体到资本市场,中国与电子对抗相关的上市公司不多。航天发展有电子蓝军业务,是国内主力公司,有相关性。中国海防有水下电子对抗相关业务。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信息作战方队”的重要性

李悦:在国庆70周年阅兵当中,信息作战方队多达4个,是编队数量最多的受阅部队,这体现了什么?

何岩:整体世界与社会都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社会与世界。军工技术做为前沿技术,也必将走在世界前列。所以,信息化装备与技术的大量使用是一种必然,这也体现了未来战争的主流方向以及形式。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太空化是核心方向。

这些变化一方面体现在具体的打击性武器方面,从传统的打击方式进化到信息化、智能化精准打击,更将转化为无人方式打击。另一方面体现在打击形式的变化:从直观打击转化为无形打击,看不见、摸不着、无边界、很隐蔽,但能够更加深刻体会到打击的力度以及破坏程度。以往的打击大多是局部的、有限区域的。而信息化打击则会有更多选择,可以是无边界的,甚至全球范围的。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投资“国运资产”

李悦:您一直强调:投资就是投国运,要找到与国运相关的“核心资产”。其中,网络攻防和电子对抗是您特别提出的、未来中国军工的核心资产,为什么会如此重视?

何岩:没有国防安全,一定没有国家安全,更谈不上幸福与安康,何来长期稳定的投资机会?在寻找未来的中国核心资产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设定了两大条件:第一,能够让中国强大与伟大的资产;第二,能够让中国有国际话语权的资产。符合这两大条件的资产,我们称之为“国运资产”,也就是能够让中国昌盛与强大的资产。

这其中,军工资产无疑是符合条件的。而军工资产中,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太空化战争形式的发展,网络战、电子战越来越走到前台,未来注定成为核心军工技术之一。

承载核心军工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技术与战备的资产,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国运资产(核心资产)。这类资产,不仅仅在中国是稀缺的,而且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这是行业特殊性决定的。这类资产更是具备天然的高科技特征,稀缺的高科技资产,加上国家需求旺盛,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就自然具备高盈利特征,自然会成为我们投资的重点选择。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军工“核心资产”

李悦:作为“军工核心资产”选项,目前,这两个领域有没有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资产不仅仅是军工核心资产,也必将是中国核心资产(国运资产),其稀缺性是注定的,因为具备此类技术与平台的公司不会很多。另外,其高科技特征也必然让其具备高利润率的特点。而强烈的国家需求更加锁定了市场应用前景。稀缺+高科技+国家强大需求=确定的投资机会。这几乎是未来最确定的,也是最让人放心的投资机会。

这类资产大多存在于央企军工企业,以及少部分强大的民营企业之中。当然,我们首选的投资标的,一定是更加安全可靠的军工信息化央企,以及具备此类资产的十大军工集团之中的部分企业,如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中国船舶等。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我很想讲一句我最喜欢说的话,来结束今天的交流:中国人民一切美好的生活、所有的尊严,都来自以军工技术为代表的中国核心科技的强大,都来自中国国运的昌盛!

作者光临之好书推荐

李悦对话|《中国新蓝筹》作者何岩: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