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河南人都愛說“中”?

萬梨露


中不中,這句話,幾乎成了河南話的代表,可是我們地處河北的邯鄲也這麼說,包括邢臺市的部分縣也都這麼說。有人會說,邯鄲話是屬於中原官話,這是不對的,邯鄲話從語音學上分是屬於晉語系的邯邢片。

這樣說,或許不太直觀 ,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王寶強是邢臺南和縣人,南和縣是邯鄲和邢臺交界的一個縣。我們回憶一下,他在電視上說的方言和我們普遍認為的方言一樣嗎?細聽,從語調、用詞、句法上與河南話是迥然不同的。

回到中不中這個問題上,邯鄲話中不中應該和河南話的意思是一樣的,表示行不行,肯不肯願意不願意的意思。據明崇禎版《永年縣誌》中記載,就有中不中的方言記錄,解釋的意思是相當於古文中的“堪不堪”,堪代表能夠,意思和行不行也是沒什麼差別的。邯鄲市現在大部分屬於明清廣平府的下屬縣,而永年縣恰恰是廣平府的治所所在地,《永年縣誌》中的記載,也說明了明代就有這個表達方式。


柔城居士


應該是流傳很廣的一句方言。我老家在河北,後來移居到東北某地。我不知道是其中一個地方還是兩個地方都這樣,就是把“行(“可以”的意思)”說成“中”。例如一個人問另一個人“行不行”,很多年紀大一點的,就會用“中不中”來表達。想想這麼說也確實有它的道理;例如打靶的“中的”,買彩券的“中獎”,說的都是結果跟目標相一致。給“行”說成“中”,那也是表明兩個人想法達成了一致,跟“行”在這一點上毫無二致。當然,由於普通話的推廣和從小就這麼說的人越來越少;現在五十歲往下的,已經很少有人再這麼說。河南只去過洛陽和開封、經過鄭州,對有多少人還這麼說缺少估算。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河南人這麼說的也會是越來越少;畢竟普通話是我們的“國語”,人人講普通話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響箭6


我是地道的河南人,平時生活中也要說大量的“中”,我想這是一種方言習慣和傳統吧。而河南人愛說中也與河南是中原腹地的概念分不開。

關於河南人愛說“中”,有人還專門寫過論文來說明,大致第一種觀點是:因為中國古稱九州,在古代人們為了方向和地理的劃分,總要劃定一箇中心,當時的豫州剛好位於九州中間,於是也把豫州當做天下之中,這樣久而久之,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就習慣說中了。

第二種觀點是:中字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當時的都城是陝西西安,但到了東周時代人們漸漸形成了中國的概念,也就是國之中心的意思。在周朝末期為了測定天下的中心,當時就在嵩山上修建了中嶽廟,這其中就問到中不中,於是中也就流傳了下來,這一觀點的直接證據是嵩山上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後來雖然歷經千年,河南這片土地上也經歷了很多的遷徙和人口變化,但是中作為一個方言和習慣代代相傳流傳了下來,時至今日,我們還是習慣說中。


總之,我認為河南人愛說中,與河南所處的地理位置和人們所理解的地理概念有關。

我是海域藍豚,河南自媒體,持續更新更多本地問答,喜歡請點右上角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中"是河南標誌性方言,表示“好"“行"“美"“可以"之義。說“中"的地方還有河北唐山,比如:趙麗蓉小品裡時常出現。還有東北遼寧等地,一些東北籍的小品與二人傳演員,也不時地冒出一個酸溜溜的“中"來。顯然,走了調。這都是豫魯交界地一帶說“中“的移民,把此方言帶過來了(有紙媒介紹,在東北,山東移民佔92%,河南移民佔3%)。 在豫東之商丘、周口、開封一帶,與“中"同義的方言還有“沾“(音zhan),不過開封的音調與上述兩地略有不同。在開封等地,也有說“管“的,其含義同“中"“沾“相同。

有網友稱“中”與大禹時設九州,河南大部分面積為豫州,處於九州之中,故而慣於說“中“,應當說是言之有理。之所以說“居中",是因為當時,甘肅大部分地域以西等邊遠地區之西戎,還未平定、收歸,豫正處其中。

“中"最早見諸於書籍,有據可考的是出現在《詩經》裡,與“原"組成“中原"一詞,此時只表示“原野““野外"之義。表示地理方位之義,是後來郭守義測量大地時,把天中山稱為“天中”,是指天下之中心。後來又把河南洛陽之嵩山(原稱崇山,“嵩"是“高”“大"“偉"之義。嵩山即高大的山),稱為^天地之中”。是唐之武則天常住洛陽時,才把崇山政名嵩山,並將之提高到了神山地位。每年在此祭祀,喊“山呼萬歲”(不是三呼萬歲)。

“中"是中國古今哲學思想的精髓,是唯物辨證法的集中體現。最有代表性的經典詞句是“中庸之道",其意義擴展開來,,主要是不偏不斜,不大不小,不高不低,不長不短,不早不晚,不輕不重,不前不後等。此充滿真理與智慧的光輝思想,體現在大大小小的方方面面:大至治國謀略,小到吃喝穿戴,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的各個領域。

體現在言論上,是聲音不高不低,不衝不娘腔:不過頭,不要滿,掌握分寸:不說空話、假話、大話,要說實話、真話、謙恭話:不說損人話、諷涼話,要說和氣話與友善話:不說背後話,要有話說當面……

體現在行動上,事先有計劃、安排,不盲目行事:要言行一致,不口是心非,言而無信:要三思而行,沉穩老練,不急躁、魯莽:既敢說敢幹,又瞻前顧後(思前顧後),做一完美行動者。

體現在做人上,講誠信、大局、友善,不奸猾、利已、坑人:要自重自愛,不自辱自賤:要清廉潔身,不謀私損人:要嚴以律已,寬以待人,不要反其道而行之……

體現在治國、強軍、富民上,更要以“中”為最高準則。在方針、政策、理念上,要符國情,合民意,適應世界環境與與情。主要著眼於:既考慮長遠,又兼顧眼前:既富國又強軍:既強國又富民:既講政治,又抓經濟、文化:既抓發展速度,又講實力質量:既重開發,又保環境:既講寬鬆、自由,又講法制、紀律。總之,要同步、闊步、穩步。

體現在人生、家庭、事業、生活、保健等方面,“中”了才好。


齊聲喚賢


其實,“中”是一種認可,是一種文化,也是一個地域性的人文歷史傳承。這個“地域”,就是華夏人文歷史上最早的“中國”。

“中國”之名,來源於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央之國”的簡稱。“中國”之“中”字,不僅是華夏“太極”、“五行”等樸素唯物主義理論組成的核心內容,也是對華夏文化發源的最高和集中表述,更是對現代“中原”、“中華”最早產生地理方位的歷史傳承和認定。三皇五帝等華夏先祖把最早共同居住的“中國”傳承給了“中原”河南,“中原”河南又將其傳承給了大“中國”。可見,“中原”是“中國”人文歷史的傳承地,是現代中國人文歷史的核心地區和發源地。

因此,河南人說話離不開“中”字,生存觀念捨不得“中”土。他們把“中”視作自己民族的根,文化的根,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中”文化觀念也影響整個中華民族,即便是海內外的炎黃子孫,也在苦苦尋覓自己“中”文化的根,因為這裡是他們先祖的故土,也是他們世代皈依的精神家園。

但是,這個“根”自商末周初時期被遺失了,以至於讓當時追求理想、文化和道德的赤子們在精神上感到十分不安。商代末期的西伯侯姬昌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姬昌,後稱西周文王,他雖居住在陝西岐山“少陰”之地,卻念念不忘先祖的“中”土,臨死之前還為次子周武王姬發留下遺言:一定要找回“中”,回到夏代先祖后稷的故鄉“中”土。這個遺言,就是清華大學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李學勤先生最近組織破譯的清華簡《保訓》。

“中國”之“中”,也指“中央”,是“太極”、“崑崙山”、“五行”中的一個方位名稱,代表“東西南北中”的“中”,“金木水火土”的“土”,“青赤白黑黃”的“黃”,也是天象中“天一”、地形中“泰一”和氏族領袖“帝一”天、地、人合一之處。

這裡又是古人記載四時所交,風雨所會,陰陽所和的皇、帝、王建都之地。西周公旦在《周禮·大司徒》中記載說:“地中(也指中國),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其中“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之地,便是“太極”的發源之地。

“中”還是“三皇五帝”的居住地“崑崙山”,是華夏人文歷史最早的發源地“太極”,以及“五行”“中、土、黃”等“中央”之位。在“中、土、黃”稱帝的氏族領袖被稱作“黃帝”;在“中”流經的濁水稱作“黃河”。“黃帝”、“黃河”之“黃”字由此而來。這裡的“崑崙山”,並不是中原地區最高的山,卻是華夏人文歷史發源最早的山,又稱“神仙之山”,“萬祖之山”、“父母之山”、“天地之山”、“陰陽之山”等等,也是“四海”、“五嶽”、“四瀆”、“九州”、“九天”、“中冀”、“天齊”、“荊楚”、“夷魯”等文化的最早發源地。

“崑崙山”地處東部日父“考”地(蘭考古考城)與西部月母的“敝(妣)”地(鄭州東古城)之間。黃帝出生的軒轅丘在“崑崙山”東部羲和佔日(開封古陳、留)與西部常儀佔月(中牟魏王臺)的中央對稱位置。中國最早的“道教”發源於這裡蘭考縣西部的“白雲山”、開封縣北部的“蒼梧山”和開封“大梁”之地,並以“太極”圖為標誌。古《易》書《歸藏》記載這裡“有白雲出自蒼梧入於大梁”。

“崑崙山”也是戰國時期《尚書·禹貢》記載的“華陽黑水惟梁州”之地。其中“華陽”,在開封縣萬隆鄉仰韶文化遺址、古“華陽寺”一帶,後遷往鄭州南部的“華陽”古城;“黑水”,為原陽西北黑陽山流經封丘北部的“黑水”;“梁州”,為南北朝時期,東魏在開封浚儀設立的“梁州”,位於華陽、黑水兩地之間。

上古時期的軒轅氏最先在這裡築建五個城邑,選擇中間一城作為帝都,並在此胙(祚)土封氏 。因而此地至今仍有“封丘”(歸屬今新鄉)、“胙城”(歸屬今延津)的地名存在。漢代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說:“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所以,黃帝軒轅丘,又稱“軒轅樓”(在今開封北約8公里處),為黃帝“五城十二樓”之一。黃帝在“軒轅樓”北部的“封丘”(又稱荊山、景山、方山)鑄鼎後羽化昇仙,被稱為“玄圃真人”。“玄圃”被道教認作是“道家仙地”,在開封、中牟、封丘一帶的崑崙山上,因這裡古代一地多名,又稱“苑圃”、“原圃”、“縣圃”、“圃田”、“懸圃”等等。

“太極”、“崑崙山”、“五行”的產生,與“三皇五帝”、“帝一”、“中央之國”、“中土”、“黃帝”、“天地之中”的發源同在一地,具有地理上的不可分割性。“天地之中”,即“天下之中”,是“太極”和華夏先民最早的發源地。華夏先民用圭表測景的方法傳承著尋找“天地之中”的地理位置,現代人完全可以仿照古人的器具和方法進行測量、認定。

我們之所以不同意“中央之國”,即“天下之中”在洛陽、登封一帶的原因:

一是有些人引用記載“天下之中”的史料難做依據。據西漢劉向整理戰國時期遊說之士的著作《戰國策·卷五·秦三》記載:公元前271年(秦昭王三十六年),魏國人範睢投奔秦國,向秦昭王提出了遠交近攻、謀霸“中國”的策略,主張將魏國國都大梁作為秦國兼併的主要目標,因為“今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若欲霸,必親中國而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

由此可見,“楚趙”並非“中國”天下樞之地,《戰國策》僅僅將韓、魏交界之地的開封、中牟一帶視為“中國”,將魏國國都大梁,即開封視為“中國”的心臟地帶,處於天下的中樞位置,而成周洛陽沒有被提及是“中國”之地,也非“天下之樞”。

目前,發現一些人引用記載洛陽為“中央之國”,即“天下之中”的史料僅出自漢代之後。據漢代司馬遷《史記·劉敬傳》記載:“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雒邑,以此為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矣。”北宋晚期文學家李格非說:“洛陽處天下之中,挾崤澠之嚴阻,當秦隴之噤喉,而魏趙之走集。”

這些記載與周公卜洛後的“中央之國”,即“天下之中”存在因果關係,實則源自西周時期。只是明明周公卜洛的“天下之中”洛陽、登封之地已經昭告天下,況且東都成周也世人皆知,可戰國時期的範睢為何對東周王朝洛陽為“天下之中”視而不見,偏偏把地處韓、魏之交的開封、中牟一帶說為“中國之處”、“天下之樞”。這至少說明成周洛陽、登封一帶和開封、中牟一帶的“中國之處”、“天下之樞”、“天下之中”是並存的,而且還有陝西的黃帝陵,河南靈寶的黃帝鑄鼎昇仙地、新鄭黃帝軒轅故里等“天地之中”並存的現象,不知哪一個是“三皇五帝”真正的“天地之中”。因此,出現了亂說紛紜,無法自圓其說的局面。

二是周公卜洛所定“天地之中”已被唐代否定。據戰國時期《詩·大雅·民勞》記載:“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小雅·六月序》也記載:“《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這裡並沒說明“中國”在何處,但依據“以綏四方”、“四夷交侵”之地的記載,開封符合“四夷交侵”、“四方”、“四戰”、“中繩”之地的特徵。據西晉陳壽《三國志·高柔傳》記載:“(高柔)謂邑中曰:‘今者英雄並起,陳留四戰之地也”。其中“陳留”,即開封,自古被視為“子午”、“卯酉”二繩(線)中部交合的“中繩”,即“四時之所交”之地。

西周時期,洛陽、登封一帶“天下之中”的存在是一個事實。據考證,“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1963年陝西寶雞縣陳倉區賈村鎮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何尊》中:“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大意是武王滅商後則告祭於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一般認為,銘文“中國”,是指周公旦卜洛測定的“天地之中”,即成周,即今天的洛陽一帶。

周公卜洛測定“天地之中”在洛陽、登封一帶也是一個事實。周公旦測定“天地之中”的方法和依據,在《周禮·大司徒》中有記載:“日至之影,尺有五寸,謂之地中”。我們分析認為,周公旦所記載的方法和標準,應該是從華夏先民傳承下來的經驗總結。西周遷徙到洛陽、登封一帶的“天地之中”,是實現周文王在清華簡《保訓》遺願中要求周武王“求中”、“歸中”,即迴歸“三皇五帝”“中央之國”祖地的具體行動。

但是,周公旦對測量“三皇五帝”“中央之國”,即“天下之中”的正確方法和選擇,卻遭遇了測量技術誤差過大帶來的嚴重後果,導致在洛陽、登封一帶的所選擇的“天下之中”,與華夏人文歷史上實際存在的“天下之中”直線相差約260裡。儘管在當時科學技術水平比較落後的情況下,這一誤差容易被後人理解和寬容,但遺憾的是,這一重大歷史文化傳承失誤直到大約1700年後的唐代才被發現。

公元724年,唐代開元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太史監南宮說在登封陽城測晷(日影)長一點四八尺弱,夜視北極出地高三十四點四度;在開封浚儀嶽臺測晷長一點五尺微強,極高三十四點八度。從此,唐代才將這一重大歷史文化傳承失誤撥亂反正,並將周公旦卜洛誤定的登封“周之地中”,改變為開封“唐之地中”。

雖然“天下之中”被糾正過來了,但是“天下之中”所包含的“三皇五帝”、“帝一”、“崑崙山”、“中央之國”、“中土”、“黃帝”、“軒轅丘”同為一地的華夏人文歷史內含,卻沒有從根本上回歸開封崑崙山一帶。這也是自西周以來,洛陽、登封、汝南等地被稱作“天下之中”的歷史原因,也是三皇五帝帝都、陵墓分散各地,無法辨認狀況出現的必然結果。

這一歷史誤判的慣性,延續至今已有三千餘年,給華夏人文歷史研究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甚至是顛覆性的。它使華夏民族形成了一個、或多個“三皇五帝”、“帝一”、“崑崙山”、“中央之國”、“中土”、“黃帝”、“天地之中”等人文發源中心,誤導夏、商、周斷代工程陷入了“剪不斷,理還亂”的迷茫狀態,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

目前,河南打造“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區”明顯缺乏華夏曆史發源的系統理論指導,也難以在地理上對華夏人文歷史發源地進行定位。在此種情況下,即使打造成一個所謂的“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區”,也難以讓天下的炎黃子孫信服。

對此,開封歷史工作者依據開封華夏人文歷史資料進行了深入發掘,由鄭州大學社出版了《鴻荒開封》一書,並用戰國時期魏襄王墓中出土的《穆天子傳》原文新解作旁證依據,較為系統地解決了“太極”“崑崙山”、“三皇五帝”、“帝一”、“中央之國”、“中土”、“黃帝”、“天下之中”等華夏人文歷史的發源問題,終使河南作為華夏人文歷史發源地有了較為系統的理論依據,也為河南打造“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區”核心地區提供了一個地理座標。

總之,河南人說“中”,傳遞的是華夏先民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弘揚的是上古時期“太極”、“五行”及其“中、土、黃”等樸素唯物主義認識論,印證的是三皇五帝“中央之國”發源於崑崙山,即開封、中牟、封丘一帶的重要歷史。

“中國”的“中”文化,正在開封、中原、中華神州弘揚,不僅會在河南人、華夏炎黃子孫的口中傳誦著,並將永遠銘記在他們的心中。


司司吖


其實河南話的"中.不中"更主要的含意是"中庸"是老子的“道"。中庸之″中"指不偏不倚為之中,是不過無不及,恰到好處,也就是老子之"道"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任何事物都要按其發展規律而發展,人力可以順“勢"而為,決不可逆天道行事,所以,思維要"中".為人要"中".做事要"中",只有不偏不倚.不過無不及.恰到好處才符合"道",才是任何事物的最隹狀態。所以,河南話的"中"極富哲學道理,也是人間理論追求之至境。做事符合規律就中,反之為不中,做的好為中,反之為不中,效果好為中,反之就不中,一切以事物發展的最佳狀態為標準,所以,河南人真"中"。


松之鶴4


我們來分析一下——

中,這個字,具有非常豐富的意義。

我們要找的,應該是和表達“中不中”這種態度接近的意義。

比如說,中意,相中……

這裡的中,本意是內,也就是裡面,再進一步,是代表心裡面的意思。

中意,是探討心裡滿意還是不滿意;相中,是探討心裡有沒有看好。

同樣道理,中不中,就是探討,你心裡是咋想的?也包括上面的意思,滿不滿意?看好沒看好?

個人淺見,望指正。



真相很簡單


“中”已經成為河南人的標誌。

關於河南方言“中”的由來存在三種說法:

一是,中國古稱“九州”,人們為尋求到底哪個是中心,發明一種會發出聲音的儀器。把它放置在各州上,問它“中不中”,但放在很多地方,它都回答“不中”。一直放到嵩山後,才回答“中”,由此“中”傳遍開來。

二是,“中”從嵩山得來,因為它是中原最高的山。

三是,周公將中原地區稱為中國,豫州稱為中州,華夏民族稱為中華。中國、中州、中華、中土、中原、中嶽等名稱由此而來,就連河南方言也有了“中不中”。


五味社


一定要用第三聲


往南靠近你


筆者認為。我是河南人為什麼要說中。從地域上講河南地處中原,國之腹地也叫中原。《就不說歷史了》天地人,三才,三星,人是在中,逢中則和,偏中則失。所以說河南人做人做事都是中。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和睦相處,和則兩利,和平相處皆為中。所以河南人做人處事都是中,中,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