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陸路碼頭”,“金騰衝、銀思茅”


“東南亞陸路碼頭”,“金騰衝、銀思茅”


“東南亞陸路碼頭”,“金騰衝、銀思茅”


“東南亞陸路碼頭”,“金騰衝、銀思茅”

雲南大葉種普洱茶是中國茶葉的正宗始祖。千萬年來,隨著氣候和地理位置的改變,茶葉的形態有所變更。有的變為中葉種茶和小葉種茶。遠在兩千多年前,生存在普洱一帶的濮人就已經種茶了,唐代鹹通三年(公元862年),唐吏樊綽到過南詔地,他在《蠻書》卷七中的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清光緒《普洱府志》載:“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樊綽所說的:“茶出銀生城界諸山”,包括有茶樹的景東、鎮沅、景從、寧洱、思茅、瀾池、勐臘、景洪、勐海一帶。

普洱茶歷史上最早生產加工的集散中心在昔日的普洱府城(今寧洱)。普洱建城,始於八世紀中葉唐南詔時,派蘇、張、周、段等姓族官員到此鎮守建“奉逸城”。明代時,普洱茶生意大旺,外地遷入的“客籍”戶,大多與茶葉貿易有關。史書記載、民居、茶莊及其與茶葉經貿相連的馬棧、鐵匠、鞋匠、皮匠鋪等在城外集中連片,形成新的街市。

清雍正七年(1729年),設普洱府後,將其土城外牆改建磚牆,並在普洱設茶局,專辦“茶引”(即執照),茶稅及督辦貢茶茶廠,選取最好的女兒茶,以製成團茶,散茶和茶膏,敬貢朝廷。茶局管理貢茶加工,茶葉生產和運銷,每年4月為“花茶市”,交易會10天。各民族男女挑著、揹著茶葉進市交易,各路馬幫也進入普洱府收購茶葉,場面十分熱門、壯觀。雍正十三年(1735年),普洱茶名震京師,清政府題準徵收茶捐,普洱府當年發出“茶引”(執照)“三千引”(三千擔),秦晉、兩廣、四川、江西、兩湖以及石屏、騰衝、下關、玉溪、通海、思茅等地茶商紛紛在普洱府署寧洱城建立茶莊,建立商業會館,對茶葉進行加工、精製、包裝、運輸。清道光、同治年間,寧洱城的普洱茶經貿商務活動達到高峰。據寧洱縣誌載,城邊城外,眾商雲集,足有300餘家堂館店鋪,僅茶莊就有六七十家,每年銷茶約570-600噸之多。

清朝道光元年至三十年(1821-1850)間,已開始鋪設石鑲路面。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思茅被闢為陸路商埠,到光緒二十三年(1897),設立思茅海關,經營普洱茶的商賈雲集,馬幫絡繹不絕。據史料記載:“年有千餘藏族商人到此,印度商旅馱運茶葉、紫膠者絡繹不絕。”滇南商道已成為一條茶葉商道,思茅被譽為“東南亞陸路碼頭”,此時已有“金騰衝、銀思茅”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