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家校合作意识?

小鱼儿195716613


家校共育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要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创建良好的家校关系是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如何创建沟通良好、和谐发展的家校合作关系,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稳步发展,求大同存小异

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首先就是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发展尊重意识、信任意识、锻炼意识、适应意识和发展意识的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大方向对了就可以。

意识决定心态,心态决定一切。良好的教育意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现在的孩子读书很好,但是做人的道理方面差了很多。在基础教育阶段,教书很重要,育人更重要,我们要教的是价值观,一定要教他怎么学会做人,通过做人的道理来学知识。育人的主体是家庭,学校当然责无旁贷,当家长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德育工作方能事半功倍。

二、尊重平等,消对立固同盟

不要把家长有意见或人家提过意见、挑过刺,我们就跟他针锋相对,不用这样,我们要“化敌为友”。就是要利用家长的正能量来帮助我们引导和管理好孩子。学生与家长发生矛盾,是教育中的常见现象,我们要因势利导,层层深入,选取诸如“是爸妈不爱我们,还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他们已经表达了而我们却未察觉”、“如何平衡自己的隐私权和父母的监护权”等两难问题,让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碰撞,激起个体内心的价值冲突,如此,班主任不再是“消防员”,而是“调解员”。

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远胜于苍白无力的空洞说教和坐视不理的漠然行为,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家校合作的观望者,而是携手努力的创造者,同时也会收获家长、学生双方的认可,消除了家校对立,巩固了家校同盟。

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学习、思想上的问题是正常的,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引导,让他们学会思考,做出正确的分析,逐渐体会到老师和家长的用意,这才是他们真正应该学到的东西。莎士比亚说:“聪明人永远不会为他们的损失而哀叹,却用情感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们的损失。”这句话,值得学生,家长,老师一起深思。

三、身体力行,展魅力献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过“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因此告诉家长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分析对待子女的态度是专职还是迁就,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体谅还是相互指责,指出家长教育孩子时的问题、误区,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和建议。

在家长面前,在学生面前,教师都要拥有个人魅力,无论你的审美,无论你的着装,无论你的能力,兴趣、爱好,总之把你的浑身解数展现出来,让学生佩服你,让家长觉得有这样的老师来教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会多才多艺。

四、携手共进,靠引领求创意

在班级活动中,要积极挖掘家长这独一无二的资源。班主任导演,学生编剧,家长做演员,学生搭台,家长唱戏,学生意图让家长表达……这些,让平淡无奇的教育生活生动起来。如“我老爸最棒”活动(爸爸们展示各自绝活)---活动时学生眼中的父亲形象瞬间高大起来;“老妈,加油”……不同的形式,同样的精彩。

十几岁的孩子,会对佩服的人怀有一种敬意,佩服谁就更听谁的话。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家长要勇于表现自己,要树立起自己的权威,要让孩子了解到我的父母很不错。对孩子教育问题,不仅学校要用心,也要教会家长如何用心。

五、互惠双赢,助成长促发展

我们要的是带动家长这个团队,让他们一起拉着他们的孩子,和我们一起奔向一个理想的目标。

老师在某方面的学识,一定要有品位,让家长能够服气。教育者不仅对好学生视如珍宝,谈起孩子们的学习,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对待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不放弃,树信心,给方法。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教学上,希望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先生提高成绩,对办班想方设法挣孩子们的钱没有感觉,把本职教学当做自己人生的事业来开拓,这就足够了。筑梦教育,家校合作,有热爱,有坚持,有理想,有担当,善美同行,互惠双赢。


教苑杂谈


关于家校合作或互动问题,是一个很重要却又很难搞好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一定离不开家校互动与合作,就如一幢房子🏠,家就是这毛胚房,而学校则是这家的装修!要想房子🏠漂亮,是不是需要与装修工不断磨合和构思?从装修设计到材料到施工,只要一个环节疏忽结果就千差万别!

很多家长往往忽略装修质量,抱着“全包”的思想什么也不管就一股脑儿丢给装修公司(学校)对装修问题或过程完全不参与,这样的结果就是装修材料短缺没钱补、装修设计出问题没钱改,装修工人也无人监督……最后交房问题一大堆!

如何才能让装修设计实打实落地变成装修结果?最关键也是必须的一点就是装修公司与房东要紧密配合!切实增强家校合作意识!

那如何增强呢?

1是积极主动。家校配合与互动,需要双方的积极主动!互动才是王道!而不是你动它不动或它动你不动!被动就会导致沟通障碍,直接影响互动效果!

2是认真高效。家校互动与沟通一定要认真,不能嘴上哼哼,行动寥寥!这样蜻蜓点水式的家校互动是没有效果和意义的,必须认真!除了认真还必须高效,所谓高效就是立说立行!立行立改!不让沟通情况过夜,不让互动结果无疾而终!

3是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家校沟通出问题,很大一部分就出在彼此不够尊重上!出问题就推卸责任,久而久之吐槽、甩责任、推诿代替了良好互动!和谐互助的家校关系变成了冷冰冰的你推我搡!

4是真诚建议、有效监督。家校之间不能完全的一团和气,如果那样大家的互动与交流就流于形式了!对出现的问题也不敢反馈与监督,变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圆润局面!对发生的问题必须积极互动真诚提出改善办法及建议,对互动达成的方案也必须予以有效监督,不能放任不管!

我想做到如上4点,家校意识必定强上强👍






悦来悦好福建梦龙


如何增强家校合作意识?

一,改变家长委员会的尴尬处境。

现状:曾经家长踊跃报名竞聘上岗成立的家长委员会——当初成立时曾把它比作家校沟通的彩虹桥,现在似乎成了独木桥,学校在桥的那一端唱着独角戏,家长在百忙中勉强的过去捧捧场。

戏的节目内容,大多是学校收取点必不可少的教辅费,让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监督,家长们成了学校似乎“不违纪,不犯错”的证明人;或者填些“学校的伙食怎么样?答:还不错。你对学校的发展还有哪些意见?答:没有意见”等诸如此类的预防老年痴呆症的调查表。

改变:每月定期举行家校“政协”会议的召开,相互提出和相互吐槽双方在管理学校和孩子方面的问题,让有志之士真正为学校发展、家庭教育、孩子的未来出谋划策。

比如:学校布置多少家庭作业孩子才能够完成,如果完不成作业应该怎样处理等等,共同制定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以及规划孩子成长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二,家长与教师都应该具有大教育观,形成“你呼我应”的局面。

现状:学校放假,教师偷乐:放虎归山;学校开学,家长长舒一口气:神兽回笼。家校关系冷漠,要么是家长对老师毕恭毕敬;要么是敬而远之,彼此互怨互怼互看笑话,没有“同行远”的同向而行,而是背靠背的各自为营。

改变:学校家庭应该是水火相容,你呼我应。比如,学校开展感恩父母长辈的活动,号召学生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同理家庭应该开展感恩教师同学的活动,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多讲讲平凡的老师同学身上的人性之善,微光之美。从而,把孩子培养成在家是“生龙”,到校是“活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同行远,独行快”,只有家长老师学生彼此成为生命中的贵人,家校合作才能培养一个高素质的孩子,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灿烂!


aft秀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是联系家庭和学校关系的桥梁。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两者之间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家长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呢?我认为应该作到以下几点:一、不断提高理论认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和学校两项因素的总和。”由此可见,协调与调动来自家长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二、营造和谐健康的家校关系。当今社会,不良诱因、教师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当、家庭情况的差异等导致出现了家校关系的紧张局面,班主任应严格遵守师德规范,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营造和谐健康的家校关系,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把工作做细、做实,取得家长的信任。三、讲究形式和方法。(1)、进行家庭访问。这是班主任联系家长、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家访要尊重家长,要正确地反映学生实际,切忌不能搞“告状式”家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介绍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使家长能与学校协调一致的教育好子女。当前,由于通讯条件好,有的班主任用电话联系的方式代替家访,这是不恰当的,应深入走进学生的家庭,实在地掌握第一手资料。(2)举行课堂教学开放活动。让家长参与听课,使广大家长深入课堂,深入到学生中去,听课、评课、了解老师、了解孩子、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好多家长拿起孩子的书本开始犯疑,不知如何辅导学生的学习,举行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将有力的解决这一难题。(3)参与“学生评价”。新课程倡导多元化的评价,请家长参与对学生日常的、阶段性的学习、习惯、行为等的评价,既可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包括学业、活动等)任务,又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我在举行了“感恩主题班会”活动后,请学生回家问候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给妈妈唱支歌……请家长写活动感言,对学生活动进行总结评价。(4)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以及小学的培养目标;介绍学校和班级以及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达到相互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统一;宣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宣讲新的人生观、育人观,帮助家长走出家教误区,转变观念,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举办家教经验交流活动,请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家长现身说法,交流他们成功的教子经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5)举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帮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及学习发展变化规律,让更多家长从成功的家教范例中总结经验,寻求方法,从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以便统一认识,制定统一的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最后,班主任要协调社会进行教育。社会是一所大学校,既存在着真善美、又存在着假丑恶。学生的鉴别能力还不成熟,很容易被侵蚀而坠落,班级要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教育,协调各方面力量抵制和消除不良影响,抵御多种落后、腐朽的思想对学生的侵蚀。


哈尔滨数学教师宋鹏程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尤其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的未来正充满希望地注视着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和学习能力,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的良好心态,勇于负责,独立思考,能用适当的方法处理问题和危机,对于我们小学教师来说,是那么的迫切。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有目的地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逐步使学生成为现代班集体的主人。

一、在制度建设中体现“主人”意识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是现代班集体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要学会自我教育,教师就要让学生处于主体位置,进行自主管理。建立和健全班规制度,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有“法”可依,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班级制度是班级全体学生在充分民主、自由讨论的基础上,从品德、纪律、学习、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把班规转化成行为,班主任要健全外在强化监督机制,使学生行为由监督到自觉到自我教育逐步过渡。

首先,在班干部竞选时可采用“优胜劣汰制”。班干部队伍是集体的先行部队,核心力量。学生干部由自荐到民主选举到聘任,在队伍渐渐趋向稳定的同时,从全班学生中不断选拔后起之秀,补充队伍的“新鲜血液”。其次,还可根据班级实际,丰富班级中的管理角色,让更多的学生担任集体职务,服务于集体,为学生获得管理班级,成为小主人的积极体验创造条件。在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这是一种岗位上的自我激励。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一人一岗制,班主任不是指定某学生任某岗位,而是让学生发现岗位,引导学生设立岗位。如:课间巡察员、讲台美容师、个人卫生督察官、桌椅整齐挑战队、黑板报设计师、各科作业收发员等。岗位定位后,半学期再实行竞选上岗,能者上,弱者汰,使全体学生都长期保持竞争意识。角色互换,换位思考,提高了学生自我约束的自觉意识。实行“值日班长制”,用班长职位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按学号轮值,设“值日班长登记本”,对当天情况进行书面填写,并在全班述职,自我总结,谈当天工作体会及存在问题,全班评出值日班长当天优良中差等级,并把值日优秀者作为下一任班干部聘任的参考,形成竞争机制。通过角色体验,班级人人都是主人,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主体性、自主性大大增强。为更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定期评出“优秀值日班长”、“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爱心小天使”等。平时,还利用“悄悄话信箱”等阵地来广泛采纳队员们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健全每两周班干部会议及小组会议,由班长主持,班干部讨论存在问题,班主任背后点拔,听取意见,肯定并采纳一些别出心裁的建议,逐步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通过晨会、午间活动、班队课等,为学生创设施展个性才华的大舞台。

在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氛围下,班主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合理的管理方法,寻找适合学生自己的管理模式,使学生乐于成为班级管理中的小主人。

二、在班风创设中贯穿“主人”意识

良好的班风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我们知道,竞争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没有竞争,无以求生存,没有竞争,无以求发展。竞争也告诉我们,传授知识不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唯一的目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合作。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经常为他们设置竞争的班级氛围。现在的多数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在生活上他们不用主动去“竞”,去“争”,因而竞争意识相对薄弱,有的只是短暂的好胜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在班级中创设主动竞争比拼的氛围,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显得十分有必要。比如班级结合学校活动向学生提出“学习进步我能行”、“遵守交规我能行”、“互相合作我能行”等倡议,让学生在比赛中你争我赶,在竞争中争做班集体的主人。从多种角度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他们树立竞争目标,帮助他们确立竞争对手,让学生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中,时常有急迫感,逐渐主动地参与到竞争中去。在这一心理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关键。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班集体主人的价值。对班级有突出进步的同学记功,在家长会上集体表扬,你一“评优”,他去“创”;你一“记功”,他去“争”。小主人翁的身影不断涌现,榜样不断树立,事事讲集体,人人是主人,自我激励真正调动学生竞争,迸发个人力量,争做小主人。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每时每刻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它发扬光大,成为主流以驱除、克服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学生的思想上贯彻“我能行”的教育,逐步提高主人翁的竞争意识。有些同学由于成绩不好、纪律较差、自制能力不强而经常感到自卑,不敢参与竞争,更别说树立主人翁思想了。因此,他们自信心极差,性格也变得冷漠、孤僻,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及其他同学对他们身上的长处予以充分的肯定。以坚定其信心,大胆参加竞争。对他们在竞争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也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同时指出其不足,以利再战。思想上的矛盾解决了,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学生慢慢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学生敢于面对竞争,把自己当作主人,才会有班级之间的力争上游,才会有同学之间的你追我赶,“竞争意识”才会在学生的思想深处扎根。才会真正懂得“我是班集体的主人”。

三、在日常小事中渗透“主人”意识

“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在日常的小事中,渗透着无限教育良机。学生也更容易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现在,班级中的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倍受父母宠爱,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不少学生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因此,不难发现,在一个班集体里,同学之间往往会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告状”现象时有发生,让班主任十分头痛。这时候,学生如果把自己当成班集体的主人,遇到这样的事,问自己:“我是班级小主人,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为好呢?”有了这一种意识,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解决。效果也截然相反。我们实践以后的结果也正是如此,让学生时时处处有一种以班集体利益为重的意识,才能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具有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人具有主人翁精神。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知道了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互相宽容和谅解;学会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同学相处,由于个性、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不一样,矛盾纷争在所难免。因此,一旦矛盾产生,教育学生即便错在对方,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当时的情势,多问问自己“我如果是他,我应该怎么做”,而不应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更要学会审视自己,看看自己哪些行为触犯了对方,然后主动承认错误消除隔阂。总之,以小主人的身份看待自己,同学之间就能相互宽容,就能增进团结,促进班集体建设,使班集体到处洋溢着美。这时候的小主人意识,更是一种宽容,一种换位思考。实际上,给予这样的主人角色,很多学生都会欣然投入其中。

四、在班级活动中强化“主人”意识

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培养主人意识的重要途径。集体活动能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已的机会,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能为学生之间架起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起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

有些学生自身能力不是很强,对集体活动中独立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信心不足,尤其是面对难度较大的任务畏缩不前,不敢承担;还有些同学受社会影响,存有“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的想法。对这类学生,在布置任务时宜采用“点将法”,即直接指派某同学完成任务。点将时,班主任老师要充分肯定该学生的能力,完成该任务的有利条件,甚至可以夸大他的能力,使其认为非己莫属,以增强其信心,使其心情愉快,信心十足地接受任务。这样变被动为主动,既解决了学生自身乐于取得成绩又不愿付出艰苦努力的矛盾,同时也避免了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百呼不应的难堪局面发生。学生的性格是多方面的,但由于社交范围狭窄,遇到一些抛头露面的机会或偶发事件便措手不及,神情慌张,心情郁闷。针对这种情况,班集体搞一些诸如水果拼盘比赛、诗歌朗诵赛等活动,让一些胆小、害羞的同学担任主持人或组织者,把深藏在他们心灵深出的能力挖掘出来,让学生成为自己班集体的主人,按照自己的心愿点缀自己的业余生活,让一些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同学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保持自我独具本色,不为别人指责而感到不快。在轻松的心境下,学生更容易打开心窗,增强进取心,逐步增强“我是生活的主人”的意识,消除心理障碍,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

综上所述,通过班级建设与管理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全方位的自主成长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现代班集体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感受做一个班级小主人的自我满足与幸福。而每一个具有主人翁意识的学生在班级中必然健康开朗地成长、成熟,真正能成为一个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新一代接班人


幼儿教育教学


校共育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要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创建良好的家校关系是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如何创建沟通良好、和谐发展的家校合作关系,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稳步发展,求大同存小异

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首先就是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发展尊重意识、信任意识、锻炼意识、适应意识和发展意识的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大方向对了就可以。

意识决定心态,心态决定一切。良好的教育意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现在的孩子读书很好,但是做人的道理方面差了很多。在基础教育阶段,教书很重要,育人更重要,我们要教的是价值观,一定要教他怎么学会做人,通过做人的道理来学知识。育人的主体是家庭,学校当然责无旁贷,当家长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德育工作方能事半功倍。

二、尊重平等,消对立固同盟

不要把家长有意见或人家提过意见、挑过刺,我们就跟他针锋相对,不用这样,我们要“化敌为友”。就是要利用家长的正能量来帮助我们引导和管理好孩子。学生与家长发生矛盾,是教育中的常见现象,我们要因势利导,层层深入,选取诸如“是爸妈不爱我们,还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他们已经表达了而我们却未察觉”、“如何平衡自己的隐私权和父母的监护权”等两难问题,让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碰撞,激起个体内心的价值冲突,如此,班主任不再是“消防员”,而是“调解员”。

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远胜于苍白无力的空洞说教和坐视不理的漠然行为,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家校合作的观望者,而是携手努力的创造者,同时也会收获家长、学生双方的认可,消除了家校对立,巩固了家校同盟。

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学习、思想上的问题是正常的,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引导,让他们学会思考,做出正确的分析,逐渐体会到老师和家长的用意,这才是他们真正应该学到的东西。莎士比亚说:“聪明人永远不会为他们的损失而哀叹,却用情感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们的损失。”这句话,值得学生,家长,老师一起深思。

三、身体力行,展魅力献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过“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因此告诉家长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分析对待子女的态度是专职还是迁就,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体谅还是相互指责,指出家长教育孩子时的问题、误区,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和建议。

在家长面前,在学生面前,教师都要拥有个人魅力,无论你的审美,无论你的着装,无论你的能力,兴趣、爱好,总之把你的浑身解数展现出来,让学生佩服你,让家长觉得有这样的老师来教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会多才多艺。

四、携手共进,靠引领求创意

在班级活动中,要积极挖掘家长这独一无二的资源。班主任导演,学生编剧,家长做演员,学生搭台,家长唱戏,学生意图让家长表达……这些,让平淡无奇的教育生活生动起来。如“我老爸最棒”活动(爸爸们展示各自绝活)---活动时学生眼中的父亲形象瞬间高大起来;“老妈,加油”……不同的形式,同样的精彩。

十几岁的孩子,会对佩服的人怀有一种敬意,佩服谁就更听谁的话。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家长要勇于表现自己,要树立起自己的权威,要让孩子了解到我的父母很不错。对孩子教育问题,不仅学校要用心,也要教会家长如何用心。

五、互惠双赢,助成长促发展

我们要的是带动家长这个团队,让他们一起拉着他们的孩子,和我们一起奔向一个理想的目标。

老师在某方面的学识,一定要有品位,让家长能够服气。教育者不仅对好学生视如珍宝,谈起孩子们的学习,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对待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不放弃,树信心,给方法。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教学上,希望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先生提高成绩,对办班想方设法挣孩子们的钱没有感觉,把本职教学当做自己人生的事业来开拓,这就足够了。筑梦教育,家校合作,有热爱,有坚持,有理想,有担当,善美同行,互惠双赢。


象山易学堂


合作则互利双赢,学生受益,家校双方省力!

不合作势必各订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学生受损,双方费劲!

要想双方合作,就必须有个主次关系的确定,否则以谁为主?谁向谁靠近?以我之见,家庭教育以文明礼貌、待人接物、思想品质之类为主,辅助落实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学校教育以文化知识、学法指导、与人相比之类为主。双方各有主次、分工协作,互补统一,何愁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但如何能够提高双方合作意识,形成家校合力,对双方的要求都高。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的影响。时常有教师说,家长不配合,总是唱反调;有家长说,老师偏心眼,教学方法不对。诸如此类,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个人的看法是:缺乏沟通交流!这也就是增强双方合作意识的根本办法。

那需要怎么沟通呢?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好好说话,想好了再说,不激动不偏激,心平气和。这不单单是一种技能,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为什么有的人一说话,别人就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出来;有的人一说话,上一刻还剑拔弩张,下一秒就烟消云散。这是语言的魅力。

老师需要家长在某些问题上和自己保持一致,就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不是生硬的命令和要求,作为成人,虽然有基本的理智,但也需要尊重,否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希望教师在某些方面同自己步调一致,也需要和颜悦色的说明自己的想法,而不能强迫性地要求。尤其是孩子情况比较特殊的,作为教师要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还有其他很多的工作,难免会照顾不到,家长应该是多一些体谅和等待,不能立竿见影就要结果。家长不能只感觉,我都给你说我家孩子情况特殊,你不仅不理会,你的做法都刺激到孩子自信过自尊,诸如此类,就造成家长和教师的矛盾和隔阂。长此以往,双方互不信任,互不欣赏,根本谈不到合作。

教师要时常召开和利用家长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办法坦诚布公向家长提出来,争取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坚持做一段时间,以孩子改变和提高这一最具有说服力的结果,赢得家长毫无怀疑的支持。个别特殊情况,要及时互通情况,随时对孩子采取相应的教育,以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个人愚见,还望评论交流探讨!


境由心造63863591


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文化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另外对待孩子,我们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科技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




人云亦云谈教育


看到别人的回答要么是大道理,要么就抄袭。没有什么新意。

我是班主任,从老师角度来说两句干货吧。

1、如果是新生,一接手,你要联系所有的家长,至少每个家长的联系方式要保存在你手机里。最好每个家长都能说上几句话。

2、发调查表给你的家长,大约可从九个方面三十个小问题进行着手了解他们孩子的情况。(我每一届接手的学生都是这样子做的)

3、在平时如果孩子一有优点,马上发信息给孩子的家长,缺点就不用了

4、没事多家访了,但不是去告状。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5、多为学生着想,多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

其实方法很多了,家长存在好多问题的。你可以多了解,然后针对进行解答


高中生物生活教育


当今社会教育永远是热点话题,针对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推行家校合作着实很有必要,关于如何增强家校合作意识我想谈一谈个人的观点。

首先要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使家长明白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多数家长都是支持家校合作,愿意配合学校做一些事情,但是仍有不少家长总有各种理由不配合学校甚至不参与家长会,教育意识淡泊,对孩子教育投入不够,所以要通过家访等方式改变这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重视教育。第二要有合理的家校合作制度,建立合理的家长委员会制度,明确家长、学校的责任与义务。班级工作更要公平,公开透明化。其次学校方面还要从家长角度考虑,主动为家长减负,不能让家长觉得家校合作是一种负担。最后可以设置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学生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接受教育过程,从孩子角度出发做一些对孩子有帮助的事情。

我们的职业是父母,请用心做好本职工作。愿孩子们学习进步,愿教师万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