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己养一两头猪的人基本没有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潮流时代~1688


我是村官阿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明确一点,在农村,如今农户家庭养猪的人确实少了,个别户养1~2头猪,也是自己逢年过节宰杀,自己的亲戚朋友食用。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阿丽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种地减少,粮食涨价,导致养猪成本高,赚钱少。


记得小时候,阿丽家每年至少养两头猪,那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猪。那时村里外出人口少,每家每户都种很多地,自家的地,很少有抛荒现象,能种就种。收获的粮食也多,尤其是玉米,每年除养猪外,玉米还能剩余不少,用来卖钱。

那时候玉米、土豆、菜叶子是喂猪的主要食源,由于种地的人多,当地粮价也低,所以养猪是很不错的家庭养殖。每年下来一头猪能赚300元左右,那时候的300元,当现在的2000~3000元花。

到现在,随着人口大量外出,种地的人越来越少,靠种地生活的一般都是50~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种的粮食不会很多,有时候养个两头猪,自家种那点粮食也不够养猪,还要去买玉米等,如果养猪还要买粮食喂养,那多少有点不划算了。现在粮价见长,到猪出栏时,抛出去粮食成本及人工费,自己能赚的钱真的没有多少了。

二、猪价不稳定,养猪风险大。



在农村养殖里,比起养羊,养牛等,养猪算是风险系数较高的。猪价近几年来一直不高,不太稳定,忽涨忽跌,去年还来个非洲猪瘟,让养猪人现在都心有余悸。农民养殖是赚得起,陪不起,所以渐渐的也就放弃养猪了。

三、养猪赚钱少,农民选择其他养殖业。



农户养一两头猪,基本都要喂粮食,虽然可以喂猪草,但基本都要人工去割,不像牛羊,可以去山上、沟里放养。遇到春秋,尤其是夏季,草木旺盛,牛羊放出去吃饱后,不再需要喂养粮食,但猪就不行,必须每天要喂粮食才行,这样导致养猪赚钱太少。

基于以上原因,现在农村农户家庭,更愿意养羊、养牛等,而养猪的寥寥无几。

总结:如今,农村自己养一两头猪的人基本没有了,根本原因还是养猪不划算、赚钱少。比起养猪,农户更愿意选择价格稳定、收益客观的其他养殖业。

我是村官阿丽,欢迎大家关注!

村官阿丽


以前比较小的时候,方圆十里的人家都会养上两三头猪,最普遍的配置就是两头生猪和一头母猪。如今十多年时间过去了,村里面养猪的人开始变少了,很多人家最多只会养一头。根据我的发现,我认为这跟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因此而转变。


以前养猪的情况

我们小时候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野外割猪草,回来之后再弄碎喂猪,这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因为那时候的人们家家都养猪而且还养的不少。

大多数人都会养一头过年,一头母猪下崽,以保证每年都会有猪养。有吃猪肉比较厉害的人家甚至还会多养两三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为什么现在养猪的人少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养猪似乎不是那么看重了,养猪的人也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

1、大家有钱了,口袋也鼓起来了

以前的农村人家没有赚钱渠道,要吃猪肉就只能自己养,否则根本没有钱去集市上买猪肉,而猪肉又是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现在农村人开始进城务工,手里的闲钱多了起来,就不一定要自己喂猪才有猪肉吃,随时都可以去商场买。

2、养猪成本高,不划算

一头猪要喂到宰杀的时间最少需要一年的,而一年时间一头猪需要消耗的粮食需要4~5百斤粮食,按照每斤粮食1~1.3元左右来计算,大概是500多元的人民币。再算上其他的猪食,以及生病需要的花销,人工费等等,一头猪最起码要800元以上的成本。但是按照整头猪价每斤8元左右来计,一只饲养猪大概200多斤,能卖的价钱大约为1700多元,再除去成本,一头猪,一整年能赚取的利润相当少。如果要真正算上平时的人工费,按照当今市场价格,就更加不划算了。




3、思想观念变化

以前大家生活条件有限,要吃猪肉就自己养,这是千百年来农民的生活习惯,如今大家不再墨守成规,自己没有就买,反正市场的猪肉供给比较充足,不必担心没有猪肉吃。

现在的农民不再只是种地、养殖了,很多人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去养猪,所以说,农村养猪的人越来越少就不奇怪了。


红叶知秋


我们村还养猪,因我村人住的分散,我走你最近半里路的二里的,谁也不影响谁的环境卫生,种的玉米我们都不卖,我老俩玉米荞麦就产近万斤。价格底不卖就养三头猪,过年吃的羊鸡都养。留一头卖二头,因为玉米荞麦二样混和喂养,都是十个多月才杀,猪肉二十元就定卖了。二头猪卖一万多元。我老俩一年开消就没问题了。我们村一到腊月初十以后,就开始杀猪了,组织杀猪组,家家买酒菜烟,那热闹的经儿真是让感叹:盛世啊!盛世,让我们村五零后赶上了!共产党万岁!!!


用户3429056269091


你好!很高兴与你交流!

说起来垚哥自己家养猪应该是2003年以前的事了,再往前追溯的话,那时农家大部分会在自家院子里圈一个猪舍养一两头猪,猪粪可以撒地里种庄稼,傍晚干完农活回家的时候可以顺便打些猪草,那时养猪其实不挣钱,只是把零散的钱最后积攒一起在猪卖掉的时候变现而已,不要小看这个变现,农家养猪是一个长期费时费力费心的过程,前几十年都是打猪草,后来慢慢的用饲料,猪的成长过程不生病还好说,万一生病或者中途死亡,农户前期投入的劳动力和心力都白费了,好不容易等猪长到了能出售的斤两,实时的价格又不好说,遇到行情好还行,不好的话不赔钱就不错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价值的提高,农村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在城市就业,有劳动力的中年壮年会到外地打工,村里的地和房子都有很多闲置,庄稼地没人种植。农村现在的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几个篱笆围成的院子现在基本都没有了,弄个草棚养猪喂牛的也几乎不存在了。如果村里偶尔有农户养一两头猪,猪粪的臭味不但会引起邻居的反感,猪粪处理也是个问题。

所以,现在农村自己家养一两头猪的农户基本没有了





乡村振兴专员刚哥


乡村黑嫂为您回答。

以前的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喂上一两头猪,山区里习惯到过年时几家一起吃肉,平原地区大多是过年时卖钱。现在呢?就像题主说的这样,基本上没有人会在家喂一两头这样子了。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黑嫂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题主参考。

一、现在人嫌弃在家养不卫生

以前的农村,基本上每家都有猪圈,里面放上一头或者两头猪,而且这一两头猪吃的东西也都不是饲料,平时去地里回来时捎来点草,家里吃剩下的饭,刷锅水拌一些麸皮,这些都可以喂它们。

我们可以看出来,就是地里的草,剩饭和刷锅水就把猪喂了,而且那时候的人也不着急着出栏,这猪是有可能喂一年的,反正就用这样不起眼的东西喂,不用买饲料,什么时候长大了或者吃肉或者卖。

可现在呢?如果在家里喂头猪,平时会有很大的味道,现在每家都是干干净净的,谁家里有个猪圈,不但自己家难闻,左右邻居也会受不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这样散养猪了。

二、人们不指望这个卖钱过年了

以前很多人过年时花的钱就是一年下来喂这一两头猪卖的,喂了一年,卖上几百块钱,拿着这些年再买自己过年的年货。

可现在呢?人们不会因为过年需要花钱而去特意的喂猪,人们不缺这个过年的钱,不会因为这个在家里建个猪圈。

另外还有个重要原因,你岁数大的建个猪圈,家里有新媳妇的会跟家里孩子生气的,人家嫌弃难闻,人家不乐意。

这不是胡说,我们这边前几年就有一例。

总结:以前家里喂猪和现在不喂是农村的一个大变化,说明人们不再指望着这些猪来卖钱,人们挣钱的门路变多了。另外也说明了农村逐渐开始讲究卫生,人们对自己本身的生活环境要求也高了起来。

乡村黑嫂为您说些农村事儿。喜欢我,请点击关注。

乡村黑嫂


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

以前大家生活在农村,院落大有足够大的空间去饲养一些家禽,而且会专门留出地方盖个猪圈,专门养一两头猪。可是现在你会发现,基本上没有一家盖房会盖猪圈,也没有盖猪圈的地方,所以就不会有养猪的了。

二,养猪不挣钱

由于不是成规模的养殖,没有学过专业的养殖技术,需要投入更大的金钱时间,却收获的很少,有时还没有在工厂打工,一两个月挣的钱多,还要操很大的心。所以人们不愿意养猪。

三,土地被承包出去

以前自家种地地里会种一些猪吃的农作物,可现在地被承包了,没有了喂猪的食物,不能因为为了一两头猪去购买,喂猪的石榴,那样的话更加不划算,所以不养了。

四,年轻人不愿意养猪

有养殖经验的老一辈已经年龄大了,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喂养猪了,而年轻人不愿意养猪,因为养猪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而且又没钱赚,年轻人也没养殖经验。

五,物质生活的丰富

以前大家养一两头猪,有的是等到过年的时候杀掉留改善生活,把吃不完的做成腊肉腊肠,够吃一年的,而现在如果你想吃每天都能买到,而且猪肉制品更加丰富新鲜。

综合以上几点,小编认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减少了喂养一两头猪的发生。如果是你还愿意养猪吗?





我家生活在农村


首先要讲,农户养一两头猪,卖了能赚钱吗?阿龙告诉你们,不赚钱。

那么养猪不赚钱,以前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养呢?一个字“穷”,农村人都知道,每到过年杀一头猪,有的是没钱买肉,有的想能省一点是一点,一家人团聚,开心过个好年,不用买肉,也不怕不够吃,两头还可以卖掉一头。

那现在不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缺少劳动力,农村年轻的都出去打工,可以说六十岁以下老人也会出去打工,直到干不动,家里一般只有爷爷奶奶在家,而且还要带孙子。 2,生活水平提高,买点肉钱,每家都是买的起,不必要浪费精力。 3,不赚钱,成本太高,养猪期长(一年),消耗农作物:玉米/红薯,还有割猪草等精力,现在玉米市场价1元/斤,红薯市场价0.9元/斤,一年要吃几百斤玉米红薯,还要静心照顾,付出大于收获。农民都说:卖掉的一头猪,是一年劳动的钱存在里面,卖了猪手拿着一小叠钱,心里高兴😄


湘西采药阿龙


想必大家都听过《杀年猪》这首歌吧,这首歌形象的展示了那些年家家户户养头猪,等到过年时杀猪的场景。那些年由于物质匮乏,平时农村每个家庭也很少吃肉,所以那时的小孩都总盼望着过年,过年了,就可以杀年猪吃到猪肉了,还可以穿上新衣裳,放鞭炮等。不过这一两头猪可不是杀了自己全部吃掉,只是自己留着吃一小部分,大部分卖了补贴家用。那现在的农户怎么很少养了呢?


一、你看现在农村里除了过年,平时还能看到5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吗?人都很少了,谁来养猪?

随着外出务工潮队伍的不断壮大,农村里除了春节外,已经很少能看到5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啦,为了能挣更多的钱,都到一些发达地区打工去啦。人都不在家啦,谁还会养猪呢?

二、养猪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过去农户家里养上一两头猪杀年猪,可以平时让猪吃些剩汤剩饭加点麸皮,喂上一些菜叶,差不多长上10个月,就可以换钱了。那时候,农民除了养点猪、鸡鸭鹅什么的,其它的也没什么养啊,再说养猪在当时除了自己家过年杀肉外,其余的在养殖项目中卖的钱也是比较多的。

现在人的收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家家户户养猪的目的已经不存在了。在农村养猪已经变成了一个专业的致富产业。

还有就是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吃肉已经不再是一种天天盼望过年才能吃到的事情,想吃肉天天都可以吃到。

三、农村的生活条件好了,自然对卫生环境的要求也就高了,院子里养猪,人畜同院毕竟太脏。

过去没办法,不像现在可以出去打工挣钱,大家基本上都是麦茬豆、豆茬麦的在家种地,没有太多的收入来源,只有在自己院子里喂点鸡鸭鹅猪羊,养大了卖点钱,补贴家用,现在挣钱的门路多了,农民相比于过去富裕了不少,农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物质发达了,生活条件好了,自然对卫生环境的要求也就高了,所以,过去人畜同院的现象现在在农村很难找了,特别是中青年这些家庭中。

以上就是现在农村自己养一两头猪的农户基本没有了的原因。

聊聊三农的人和事,分享种养殖的实操经验,欢迎关注@我和我的小农庄。

我和我的小农庄


这种现象也不能一概而论,经济比较好的农村这些年确实没有什么人养猪,而相对落后山区里的农村人还是有养猪的习惯。为的就是过年的时候可以杀头“年猪”。像三农领域创作者“农村四哥”,“小英子和小萍子”家里就有养猪。自家用米糠喂养的猪是做腊肉最好的选择。

我们老家大概07年这个样子就陆陆续续没人喂养猪了。造成这个原因:


  1. 县域经济发展迅猛,大量工业园的崛起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家门口都能就业,吸引了一批40—50这个年龄段的去上班挣钱。当然年青一点早就去了“北上广”等大城市就业。现在的农村人普遍有这个意识,辛辛苦苦养几头猪的利润还不如在工厂上班一个月的工钱。
  2. 城镇化进展迅速,县城面积不断扩大。这些都离不开建设者,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发挥着积极作用。工地上你会看到挑沙石,扎钢筋,搬运水泥,内外墙粉刷等等农民工的身影。干着这些朝九晚五的工作,谁还有精力养猪。这也进一步导致农村完全没有养猪的。
农村物质经济条件不断改善,养猪已经没有吸引力。这些年农村也的的确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村村通,太阳能路灯亮起。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转变了以前家家户户养猪的观念。笔者所在的村里,因为很多年农村人不养猪了,留下许多破败的猪圈。为搞好农村环境,去年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把破败猪圈,破败的化粪池全部铲平。村民也是积极配合。


时代在进步,农村人有大量就业机会,从而改变了农村人单一的养猪赚钱的观念。归根结底,农村在不断发展,经济创收的活路越来越广!农村人现在不养猪并不代表农村人现在懒了,而恰恰反映农村人思想的进步!


老铺子


农村人现在不愿意养猪主要因为以下几点:一:大量农民外出谋生。养猪需要很多的时间成本,现在靠在家种地来养家糊口的农民已经很少了,几乎都到外面的建筑工地做农民工,或者去城市谋求一份职业来赚取收入。主要原因是农民靠种地赚不到钱,甚至还会往里面贴钱。二:养猪的成本和卖猪的收入不成正比。现在养一头猪,从买小猪开始算,300元左右一头小猪买回去,如果不喂饲料只吃粮食,至少需要将近一年才能出栏。这一年猪所消耗的粮食以及成本远远高于长成后卖猪肉所得的钱。三:环境污染:现在的农村人,从城里赚钱了就回家盖小洋房,小别墅。内部的装饰更是按照城里人 的住房标准来装修,整体居住环境质量大大提高,而养猪需要固定场所而且比较污染环境,臭味也比较浓烈,再加上现在农村人普遍种的粮食都很少。即便是种粮食也就是种够一家人的口粮,所以这也是导致很多农民现在不养猪的原因。综上所述,粮食少,农民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以及农民几乎都是外出讨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成本在养猪上面,导致现在农村养猪的人越来越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