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大气微塑料”研究获进展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西北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康世昌团队对大气微塑料相关研究取得了最新进展。

微塑料通常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主要分为初生微塑料及次生微塑料两种。微塑料污染在食盐、海产品、外卖食品、瓶装水中普遍存在,家居生活如衣物洗涤、洗护用品使用等也会排放大量微塑料,微塑料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归趋和生态毒理效应备受关注。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和近岸带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最新研究发现偏远地区大气及冰川中也存在微塑料,微塑料污染全球化趋势明显。而大气传输是微塑料全球传输与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对于大气微塑料的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地区。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康世昌团队及其合作者通过综述现有关于大气微塑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大气微塑料的丰度、尺寸、颜色、形状及组成等特征,发现纤维状和碎片状微塑料最为常见。研究发现,大气微塑料可传输到偏远地区,特别是在冰冻圈地区,雪冰中微塑料的发现进一步表明微塑料的全球传输特性。研究指出,相对于海洋及陆地微塑料的研究深度与广度,目前对于大气微塑料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气微塑料的溯源及传输模拟亟待加强,大气微塑料对人体的潜在影响尚未进行系统评估。

该成果获得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等项目共同资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